接触网电气烧伤



《接触网电气烧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网电气烧伤(1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接触网设备电气烧伤主要原因及预防摘要:对既有接触网设备的更新改造 ,通过更新材质 ,提高线索载流和绝缘强度来达到提升接触网供电能力是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手段。近年来 ,通过巡视和检修发现 ,改造后的接触网设备电气烧伤问题越来越突出 , 如何治理接触网设备发生电气烧伤障已成为铁路基层供电运营单位亟待急需解决的问题。经深入调查研究 、不断探索实践 ,揭示了烧伤的成因 ,提出了治理标准 ,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接触网设备电气烧伤的发生 。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接 触网 ;烧伤 ;故障预防引言:电气化铁道中,接触网设备是在力与电的双重作用下工作的,所以机械故障和电气烧伤故障构成了接
2、触网故障的主体。在接触网运行了多年、牵引运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设备的电气烧伤现象已越来越突出,而且电气烧伤问题在事前又不易于发现,危害性很大。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中的主要供 电设备之一 ,一但出现故障将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 ,及时预防和减少接触网设备电气烧伤故障,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 接触网设备电气烧伤原因分析 触网线路的日常运营中,由于施工不严格 、设计裕量不足 、检修工艺不当、连接线夹在长期机械振动下松动、外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电气连接部位接触不良、连接处过热、导流不畅、绝缘性能下降、接触电阻增大,长期运行下去将会加剧这些现象 ,造成主导电 回路不闭合、导电通道迂回、局部
3、载流量过大、零部件分流严重,使一些不具备导流能力的零部件过流烧伤、烧毁 ,从而引发供电故障。11 接触 网设计 、施工原 因 。导致接触网设备烧伤(1)随着近年来铁路不断提速和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目前线路的牵引运能多已超出了设计裕量。虽对线路牵引运能的增加裕量有所考虑,但原采用的一些线索因持续载流量偏小而承受不了大电流的长期运行,发生了电气烧伤。原设计中的电联结的位置和数量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功率机车持续载流的需要。尤其在高坡区段,四跨绝缘锚段关节使用的单根TRJ-95电联结、引线及变电所馈出端各类设备线夹容量不足,锚段内横向电联结安装间距较大的问题更为突出,在机车持续取流时极易导致设备的烧损
4、,发生零部件脱落、断线事故,给运输生产带来很大的干扰。例如云冈沟电气化铁路从 2004年万吨运煤专列运行后 ,牵引电流常达800A以上 ,但其各车站内最初设计的铜接触线 TCG一85允许载流量只有 550A,长时间过负荷导致烧 伤;仅 2009年,云冈沟新高山车站接触网导致 4起电气 烧伤事故。(2)多股道站场内立体交叉的接触网线索 、锚段关节 、线岔处等, 因施工时未能严格执行安装标准,受风力、温度变化 、电力机车通过等因素作用,有压差的带电线索的绝缘距离不够 ,发生弧光放电、烧伤设备的现象。(3)相同或不同材质的线索间的线夹,采用点线式而不是面面式接触 、阻抗较大 ,加之连接件材质和压接工
5、艺不合理 、长时间运行温升过高 ,造成线索和线夹发生 烧伤。(4)电力部门施工时立杆不当,造成短路接地 ;在上跨桥施工的临时电线电缆 、工器具 、材料等脱落造成短 路接地 ;山体喷浆时浆液 、碎石 、锚杆 、临时T具等造成的瞬时短路接地。例如 2008年 6月 17日,云冈沟大西四场至小站分相处 ,因电力部门立铁塔时碰触到分相带电的另一侧 ,造成接触网导线短路接地 ,严重烧伤 、张力下降,无法正常运行 ,停运近 720min后通车。12 主供电回路缺陷 接触网主供电回路由馈电线、隔开、隔开引线、承力索、接触线、电联接器、吸变、吸变引线等组成。各部分间由各种线夹进行连接,使这一回路沿铁路延伸,满
6、足向电力机车供电的需要。也就是说,主供电回路必须良好,才能保证电流的畅通;一旦主供电路中的回路运行状态存在问题,将引起局部载流过大、零部件分流严重,从而烧伤接触网设备。1、 主供电回路导流不畅 接触网主导电回路,由承力索、接触线、附加导线、隔离开关及其引线、分段和分相绝缘器、电连接等设备组成,这些设备之间通过各种型号的线夹连接,总称其为电气连接。1)连接线夹因长期受机械振动、外界环境 、接触线 和承力索张力影响,或年久失修 ,导致连接件处因杂物、 氧化等原因接触不良,电阻增大、造成线夹处过热烧熔, 其它零部件(如吊弦 、定位装置等)烧损,接触线和承力索断股 、断线。2)隔离开关引线与设备线夹、
7、接触网上线夹的接触不良,烧坏线夹或烧断引线、接触网设备。隔离开关未定期检修 ,动静触头接触不良,合闸时大电流使触头烧伤、烧损。 3)接触线 、承力索 、附加导线接头处的导电情况不良,造成接头处烧伤,线索断股、断线。4) 接地线损坏或丢失 ,在绝缘子发生击穿 、闪络造成漏电时,泄露电流不足以使馈线开关保护动作 、跳闸 ,较长时间不能正常放电,致使接触网支柱和隧道埋入杆零件烧毁,设备过热损坏。如图:2.主导电回路不闭合、主导电通道迂回 站场中的接触网结构比较复杂,在进行电气连接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主导电回路不闭合、主导电通道迂回,引起分流严重而烧伤接触网零部件。 2.1 馈电线只对1条股道上网,而
8、未对同馈线的其它股道同时上网 有些站场由于馈电线只在条股道上网未对同馈线的其他股道进行上网致使同馈线的其他股道以及相邻区间机车取流的电流都要通过其上网引起股道上网处局部温升过高,容易照成上网股道的电连接线夹内接触线断线事故。2.2股道间电联接的设置远离软横跨 部分站场在设计、施工时股道间电连接器离此股道的软横跨定位较远。当电力机车在此道取流时主供电电流通过与邻道相连的电连接器迂回流向电力机车而由于此股道的软横跨位于电源侧故定位绳的分流比较大该分流电流从邻道经定位绳、定位环线夹、定位器到本道。而定位环线夹与定位器间为非永久固定性连接。当电力机车通过时受电弓的抬升力使定位器瞬时减载导致定位器与定位
9、环线夹间松动两者接触电阻加大分流电流流过时温升过高时间一长便造成了定位环线夹与定位钩间的烧伤。后来采取加装一股道间电连接的措施,来防止定位环线夹与定位钩间发生电气烧伤。1.3 非正常的电流转换 设计的接触网结构中某些不应有电流通过的地方,而由于某些条件的巧合通过了全部或部分牵引电流。由于这些地方没有保证牵引电流(或其分流)通过的必要的电气连接,所以烧伤了接触网设备。1、立体交叉的线索、线索与支持装置间,由于线路阻抗的不同而形成电压差,在风力、温度变化、振动等因素的作用下,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够,造成放电现象,放电电弧烧伤了接触网设备。1996年4月17日发生的光泽和顺区间带吸变的122#-125#
10、锚段关节处承力索断线事故以及1997年8月6日发生的陈坊站1#-4#锚段关节处承力索断线事故,均是由于隔离开关引线驰度过大,造成隔离开关引线与所跨越的承力索间距不够,产生放电而烧伤承力索。2、两端属同相而不同馈线供电的绝缘锚段关节、分段绝缘器,因供电臂的阻抗不同而形成电压差,当电力机车受电弓在两支接触悬挂导线间相互转换时,在始触点范围内由于电压差会产生牵引电弧,造成机车受电弓、绝缘锚段关节处接触线、吊弦、承力索等接触设备的烧伤(如图2所示)。 1.4接触网连接器的松动 接触网系统是以电线为主,配以各种传递电流的设备,且各电线之间、电流设备之间以及电线和电流设备之间都是用相关器材廉洁的,而且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