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高速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一、 编制依据1、xx高速南600m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施工图(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2008.1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6、建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二、 工程概况本工程由xx地质建设工程公司进行地质灾害勘察;xx地质建设工程公司进行边坡危险性评估、设计。本边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黄阁路南侧,龙城第十二废品收购站后侧。坡底为龙城第十二废品回收站场地围墙,间距2-3M。其地理坐标为X34
2、8466,Y133154。该边坡为人工开挖而成,西北一东南走向,呈直线形,全长约98.2m,坡高约1.513.9m,坡度约为3050。该边坡土体裸露,没有进行任何绿化和防护。坡顶已较为平缓。由于前段时间连续暴雨冲刷,边坡水土流失严重,在边坡南端形成了深切沟,造成流泥及崩塌灾害。在边坡中部发生了一处小型滑坡,滑坡体高约15m,主滑线长度约20m,滑坡面积约300,体积约600m3,滑动面埋深约为2M,现场地滑坡体已完全清理完成,坡面不规则,局部发育冲沟。该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地表水控制,再次发生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大,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根据该边坡特点,并考虑到安全、经济及施工便利等,拟采用如下方
3、案对该边坡进行治理,该边坡主要分为三个支护段:1、1-1剖面(AB段):该段支护坡底线长度约23.6m,坡高约1.5-11.5m,现状坡率约为1:1.2,拟与中部平顺开挖至1:1.51:2,采用锚杆+人字梁支护。2、2-2剖面(BCDE段):该段支护坡底线长度约55.1m,坡高约11.813.9m,坡率约为1:1.51:1.6,基本保持现状坡形,采用锚杆+人字梁支护。3、3-3剖面(EF段)该段支护坡底线长度约19.5m,坡高约213m,现状坡率约为1:1.21:1.5,拟与中部平顺开挖至1:1.81:2,采用锚杆+人字梁支护。4、坡顶设置600*600M7.5砂浆砌毛石水沟,坡底设置800*
4、600M7.5砂浆砌毛石水沟,沟壁厚均为300,沟底均采用120厚C10钢筋砼垫层。工程主要材料用量:(1)水泥: 175t(普硅32.5R)(2)锚杆、格构梁等钢筋 39.5t(3)C25砼 145m3(4)C10砼 48m3(5)毛石 103m3(6)钢管综合脚手架、安全网 1350m2三、 施工部署1、施工顺序a. 施工进度计划:总工期60天。(后附施工进度计划表)b. 施工顺序办理施工前手续监测点布置、放线坡顶截水沟施工监测坡面土方开挖作业脚手架搭设锚杆施工格构梁施工坡底水沟施工植草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边坡治理施工流程图2、在雨天施工,须做好排水工作设施,场地周边,挖沟疏水以利雨后能及时将
5、场地积水抽排导走。3、施工人员及组织机构详见下图表:劳动力需用计划表序号工程名称数量(人)备 注1机械师22机修工13测量工24锚杆作业工65架子工56格构梁作业工15钢筋、模板、砼7杂工58电工19保安员210管理员311合 计48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深惠高速与嶂背路交点南600m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XXX技术负责人XXX电工XXX材料员XXX安全员XXX测量员XXX质检员XXX施工员XXX锚杆组XXX杂工组XXX砌石组XXX架子组XXX孔桩组XXX格构梁组XXX四、主要机具进场表1、风动式潜孔冲击钻机 1台12M3空压机 1台1T低速卷扬机 1套配套电焊机 2套 注浆
6、机 1台砂浆搅拌机 1台2、手推车 10部3、全站仪 1台4、水准仪 1台5、建筑脚手架 1350m26、其他机具:安全帽、安全带、防护工作鞋、作业安全绳五、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 施工前准备工作1 施工前应做好施工临时用电、用水,施工场地隔离与维护,以及出入口开通、机械设备检修、劳动力安排、场地规化、材料堆放、临时设施、防火、排水等工作。2 详细阅读施工图,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与图纸会审工作。3 按施工要求,搭好施工作业平台与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2、 施工工艺、土方施工根据设计边坡坡面要求,对现状边坡坡面进行人工修整,采用从上到下的施工顺序,确保坡面平整、感观良好。 、锚杆施工、 锚
7、孔定位按设计图要求定位,测放格构梁位置,确定人字梁主梁与次梁交点及人字梁次梁顶(即锚杆孔位),孔位偏差控制在20mm内。、 锚杆成孔采用风动式潜孔冲击钻机干钻法成孔,与水平夹角1520°,孔径130mm成孔深度应比设计孔深长20cm。、锚筋安放、注浆、端头锚固锚杆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制作,放入前应检查钢筋质量与长度,清洁锚杆,长度应与孔深相符,安放时应防止杆体弯曲、扭压,不得损坏注浆管和对中支架,插入深度不小于锚杆设计深度的95,外露长度控制在150-300mm;锚杆灌浆材料为纯水泥浆,水泥为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注浆压力控制在0.50.8Mpa左右,常压注浆,必
8、要时加入速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注浆必须在初凝前完成;锚杆钢筋应在放置前加工90°弯钩锚入格构梁中,弯锚长度不少于50。、格构梁施工、 梁槽开挖根据测量放样的格构梁位置人工开挖,人字梁主梁沟槽宽350mm深150mm,人字梁次梁沟槽宽250mm深150mm,开挖过程中必须对沟槽侧壁及底部进行通线,确保格构梁成型后外观良好。、 钢筋制安、砼施工格构梁沟槽必须确保横平竖直,保正格构梁成型尺寸,偏差控制在5mm内;格构梁主筋为416钢筋,箍筋为6.5200,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35d,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砼为商品砼,强度等级为C25,主梁挡水牙100*50,次梁挡水牙100*50,浇筑时
9、要保持砼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及滑移流淌现象,格构梁每间隔20m应设置竖向变形缝,变形缝宽度约20mm,缝中填塞沥青麻丝,砼终凝后养护期不小于7d。、排水系统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水沟定位要求,开挖槽沟,坡顶截水沟、坡底水沟沟底均采用120mm厚C10钢筋砼。、坡顶毛石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毛石,,水沟内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坡度与山顶现状坡度相同,沟侧壁厚为300mm,水沟内壁采用20mm厚1:1.25水泥砂浆抹灰,每隔20m设置2cm沉降缝,采用沥青麻丝灌缝。、坡底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毛石沟壁,沟壁厚300mm,水沟内截面尺寸为800mm×600mm
10、,沟内壁采用1:1.25水泥砂浆抹面。、梁格内喷混植草、 挂网按照设计坡面要求清理坡面后再对格构梁间坡面满挂2mm网孔50mm*50mm钢丝网,钢丝网利用U型钢筋钉固定,挂网时必须确保钢丝网与坡面连接牢固,网片与坡面土体间距宜控制在60mm;、 基层、种子喷播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将喷播基层土壤采用1020mm孔径筛网过筛再与有机质、肥料、粘合剂、保水剂等按比列混合均匀,再分两次采用喷射机喷射,喷射厚度为80mm,基层施工完毕后再将灌木草种与附着剂、纸纤维、复合肥、保湿剂、水按比列混合后采用液压喷播机械进行喷播,喷播草种厚度为20mm;、 覆盖与养护草种喷播完毕,采用16g18g/无纺土工布进行覆盖
11、,覆盖时应扎紧边口,用U型钉将无纺布固定,在养护过程中应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草苗长到56cm时再逐步揭开无纺布,揭布后应适时观察草苗生长情况,及时补充水分与养分,直至一年后转入常规管理阶段,确保草苗正常生长。 3、监测1、 开工前于坡顶间距约20-30M设置位移沉降观测点(共设肆个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坡顶水平位移警戒值为3cm,允许值为5cm;2、 施工期原则上每周观测两次,竣工后每15天观测一次,三个月后每月观测一次;可根据变形速率调整观测时间间隔,观测期为两年;3、 当出现可能促使变形加快的情况时,观测增加到每天一次;4、 观测精度:水平位移测量变形点的点位误差为±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