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肖微--提高南一区东部萨葡油层动用程度方法研究(2015.6.6)

上传者:2****5 2022-06-13 10:58:56上传 DOC文件 3.25MB
肖微--提高南一区东部萨葡油层动用程度方法研究(2015.6.6)_第1页 肖微--提高南一区东部萨葡油层动用程度方法研究(2015.6.6)_第2页 肖微--提高南一区东部萨葡油层动用程度方法研究(2015.6.6)_第3页

《肖微--提高南一区东部萨葡油层动用程度方法研究(2015.6.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肖微--提高南一区东部萨葡油层动用程度方法研究(2015.6.6)(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厂2015年青年科技人员论文发布会材料提高南一区东部萨葡油层动用程度方法研究 撰写人:肖 微 蔡 姝 刘延昭审核人:上官永亮 单位:第五油矿 2015年6月2日提高南一区东部萨葡油层动用程度方法研究摘 要: 油田注水后,因非均质性造成主力油层和其它发育较好的部位先见效,形成高压层,严重干扰中低渗透层的工作,导致采出程度度低的矛盾,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采出程度的因素,并且重点针对注水问题进行了研究,按照“三个结合”,“三个原则”“三个创新”的调整思路与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调整。改善水驱层间、平面注水效果,扩大了注水波及体积,提高了采出程度,并且使整个开发区块实现了“控递减、控含水”的双控目标。1、

2、区块开发基本情况南一区丙西块萨葡油层1960年投入开发,油水井共计97口,其中采油井66口,开井63口,日产液4873t,日产油385t,综合含水92.1%,沉没度239m;注水井31口,开井29口,注水压力9.8MPa,注水量6644m3,生产到2013年,油层动用程度仅为43.4%,低于全厂水平(全厂采出程度79.2%)35.8个百分点。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三大矛盾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主要表现在油层动用差,层间及层内差异大,从该区块砂岩组动用程度看,SII1-3、SII4-5+6、GI6-9动用程度差,低于20%,而动用程度较高的,SI4+5,PI5-7动用比例达到70%以上

3、,层间动用程度差异在3倍以上。按照有效厚度分级动用程度看,表外储层动用程度差,仅为24.1%,厚度大于2m的动用程度达到58.2%,层间动用程度差异2倍以上。说明油层动用程度不均衡,层间矛盾突出,是影响开发效果的重要矛盾。砂岩组动用程度统计表 有效厚度动用程度统计表 2、影响油层动用程度的主要因素2.1油层发育问题。地层成藏时的成藏条件和成岩作用控制影响了油层自身发育,从而形成高渗透层和低渗透层。南一区丙西萨葡油层位于萨尔图油田的主体部位,由124号、126号断层遮挡形成了一个地堑构造。是入湖的浅水三角洲沉积,而且以三角洲前缘相为主。该油层50个沉积单元共分为七种砂体沉积类型,以坨状三角洲内前

4、缘沉积砂体为主,非河道砂体储量比例高于河道砂,其中以三角洲外前缘不稳定席壮砂储量比例最高。筛选出含油饱和度较高、采出程度较低的10个单位分别为SI2、SI3、SII2、SII4、SII5+6、SII7、SII8、SIII9、SIII10、SIII11可作为下步改造的潜力单元。区域内注水井总井数31口,开井29口,完不成配注井5口,占17%。注水井完不成配注单井表2.2井网控制不住型。南一区丙西萨葡油层自1960年投产以来,先后在1990年和2003年进行了两次加密,目前井网密度为24口/Km2,井距缩小到220m,采用不规则四点发面积井网部分,能够有效驱替,保证合理的采油速度。南一区丙西萨葡油

5、层各套层系井网情况表2.3注水存在三大矛盾问题。从目前注水状况分析,虽然注采比达到了1.12,表面看注采比较高,但是实际注水效果较差,因为地层低渗透层及区块断层发育遮挡等问题,油井受效不均衡。即从注水井注入地层的水,只有一部分在压力作用下,达到油井供液半径内,从油井的生产数据情况看,就可以推断出供液半径内的地层实际上是亏空的。2.3.1压力空间大,很多差油层未得到动用。从注水井压力空间分级表可以看出,全区破裂压力10.4MPa,注水压力9.4MPa,全区压力空间1MPa。并且压力空间在1MPa以上的13口井,占44%,说明差油层未得到有效动用。压力空间分级表2.3.2井间差异大,平面矛盾突出。

6、由于油层性质在平面上的差异,注水后导致采油井压力不均衡,含水上升速度有快有慢,产液能力有高有低。2013年年底,全区按照含水、产液分级统计情况看,含水低的,产液量也低,含水高的,产液量也高,含水差异达到15%,产液差异达到110t以上,说明水线在推进过程中不均匀,造成平面上矛盾突出,井间差异较大。含水、产液分级表2.3.3存在局部低压区,地下亏空。从2013年12月沉没度分级表中可以看出,平面压力分布不均衡,尤其低压井比例达到37.1%,虽然注采比已经达到1.2,但是供液半径仍然有亏空。采出井沉没度分级表3、提高动用程度方法研究前期工作,已经对矛盾问题的提出、影响矛盾的主要因素,都有针对性的进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23269.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