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五河口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者:打**** 2022-06-11 17:04:38上传 DOC文件 93KB
五河口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五河口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五河口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五河口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河口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5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五河口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五河口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五河口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五河口特大桥是宿淮公路的重点工程,处于废黄河水系、淮河水系以及沂沭泗水系的结合部。桥梁跨越苏北运河淮阴船闸运调站、淮阴船闸停泊区、盐河杨庄船闸上游引航道、盐河杨庄水电站水渠等航运、水利设施,桥址区的工程建设条件十分复杂、该桥的建成对促进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完善江苏省干线公路网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五河口特大桥起点桩号为K170+269.5,终点桩号为K172+331.5,桥梁全长2062m。跨径组

2、成为:主桥:152m+370m+152m宿迁岸引桥:6×35m+(21+5×35+21m)+6×35m+(21+5×35+21m)淮安岸引桥:5×35m+5×35m+5×35m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引桥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大桥平面位于R5500m的平面线及直线上,纵面位于R140000m以及R220000m和R323074.73m的竖曲线内。1.2 技术指标1 路基宽度:双向六车道,35m2 计算行车速度:120km/h3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4 地震基本烈度:VII度5 通航水位:

3、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5.29m(85国家高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9.30m(85国家高程)6 通航净空:京杭运河二级通航,通航水位以上净空7m,净宽不小于90m。盐河四级通航,通航水位以上净空7m,净宽不小于45m。7 设计洪水频率:1/3008 桥梁宽度;引桥桥宽:0.5(防撞护栏)+15.5m(行车道)+1.0m(中央分割带)+1.0m(波形护栏)+15.5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35m斜拉桥桥宽:1.5m(拉索锚固区)+0.5m(防撞护栏)+15.5m(行车道)+1.0m(波形梁栏)+1.0m(中央分割带)+1.0m(波形梁护栏)+15.5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

4、1.5m(拉索锚固区)=38m9 桥梁最大纵坡:2.41.3 桥址自然条件概况1 地形、地貌五河口地处江苏省淮安市西郊,是淮沭新河、二河、盐河、废黄河、京杭运河等五条河流的交汇处。桥址位于京杭运河淮阴船闸和盐河杨庄船闸上游,距淮阴船闸约1500m,距杨庄船闸和水闸约150m,自北向南依次跨越盐河水闸、盐河船闸和京杭运河,处于盐河和京杭运河分汊处。路线中心线前进方向与盐河、京杭运河的右偏角分别为55°和130°。桥址区属黄泛冲积平原区,河岸堤防稳固,河势稳定,但地形零乱,工程条件复杂,地势开阔平坦,地表水系发育。地面标高一般为10.60-18.30m,相对高差约7.70m。2

5、 桥址区航运情况桥梁由北向南依次跨越盐河杨庄船闸上游引航道及京杭运河。京杭运河在该河段船舶通过量9112万吨,并以年平均12.5速率递增。因此现有的两个船闸的运输能力不够,现在正在开挖河床断面,进行三线船闸的施工,预计2002年8月完工。三线船闸在桥位处几乎不开挖原有河床断面。桥位处有在建的淮阴三线船闸上游引航道远方调度站,桥位上游1.0Km范围内为淮阴三线船闸的引航道,下游至与二河的交汇处约700m为船舶停泊区。3、桥址区水流情况及水文条件1)水文条件桥址区水系发育,以京杭运河及盐河为主,两河均为人工开挖河,河水水量受季节和人工闸控制,洪水期流量6000m3/s。河海大学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

6、实验室对京杭运河进行了水文分析计算,水文计算结果如下:京杭运河:三百年一遇设计流量:Q0.33447 m3/s设计水位:H0.3313.99m设计流速:V0.330.49m/s2)水流情况由于桥址处是京杭运河淮阴船闸三线闸远调站区、盐河杨庄船闸上游航道以及盐河水闸引水渠、淮沭新河水闸等,桥址处水流情况相当复杂;同时,桥位处于水面束窄区,其上、下游水面宽度均大于桥址处,使得该区域正常情况下的流速较其上、下游为大。3)地表水、地下水桥址区内河流及人工沟渠纵横交错。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其水质对混凝土无腐蚀性。桥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中更新统冲击砂性土层中,水位受气候影

7、响,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化。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其水质对混凝土无腐蚀性。4、气象淮安市地处废黄河沿岸和淮河中下游,按中国气候区划,属于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的过渡气候带,本地地势低平,距海较远,受近海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较明显的季风性、过渡性和不稳定性的气候特征。气象特征如下:年平均气温:14.0(近30年)平均最高气温:19.2(近30年)平均最低气温:9.9(近30年)极端最高气温:39.5(1966年8月8日)极端最低气温:-21.5(1969年2月6日)最热月为7月、8月:月平均气温31.0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3.6平均相对湿度:77最大相对湿度:100最小相对湿度:0霜冻初日最早为:10

8、月15日霜冻终日最晚为:4月21日最大冻土深度:23cm年平均降水量:899.5936.2mm年最大降水量:1457.51646.5mm日最大降水量:253.9mm历年平均降水天数:96100天最长连续降雨:15天年平均蒸发量:13861537.8mm桥址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历年平均风速为3.5m/s,瞬时最大风速为21.6m/s。5、工程地质与地震根据钻孔揭示及工程地质调绘,桥址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沉积物。在揭示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依次为: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湖积层,地层厚度变化由北21.50m向南渐变为50.0m,其岩性主要为亚粘土、亚砂土,淤泥质粘土、粘土和粉、细砂。2)第四系上更新统

9、冲之下,主要为粘土。亚粘土、砂性土,其结构特点土质不均,普含钙质与铁锰质结核,工程地质性明显高于上层。3)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为灰白色、黄褐色粘土、亚粘土及砂性土,砂质土多呈微胶结-半胶结状,工程地质性质较好。桥址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台地,位于鲁苏隆起南缘。区内第四系沉积物厚度大,系中、新生界沉积物,其基底构造最主要的断裂为淮阴-响水断裂。此断裂自下古生界-中生界一直是控制区域沉积的主要构造。受其控制,区内构造线以下均为隐伏性断裂,以NE和NEE向正断层为主。桥址区地势平坦,覆盖层较厚,不存在边坡稳定性问题。区内地层结构较复杂,基底发育有淮阴-响水断裂。因淮阴-响水断裂为郯庐断裂的次级断裂,

10、郯庐断裂为发育断层,故淮阴-响水断裂对桥址区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经综合评价,桥址区尚属工程相对稳定地块。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6、不良工程地质桥址区不良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软土、可液化土及微膨胀土。1.4 主要材料1 混凝土斜拉桥主梁 60号混凝土索塔 50号混凝土预制箱梁、现浇接头、湿接缝 50号混凝土主桥索塔承台 30号混凝土调平层 30号混凝土墩帽、墩身、台帽、背墙、台身 30号混凝土桥头搭板 30号混凝土引桥承台、系梁、桩基 25号混凝土2 斜拉索斜拉索采用OVM250系列平行钢绞线拉索及相应的锚具,钢绞线应力幅为250Mpa,钢绞线技术标准符合GB/T5224-97关于低松弛钢

11、绞线部分的规定。3 钢材预应力钢材: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美国标准ASTM A416-97 270级的规定,单根钢绞线公称直径为j15.24mm,公称面积为A140mm2,标准强度为Ryb=1860Mpa,弹性模量E1.95×105Mpa,锚具采用钢绞线群锚。预应力粗钢筋采用L32精轧螺纹粗钢筋,其技术标准应符合国际GB1499-91的规定,标准强度为75Mpa,弹性模量E2.0×105Mpa,YGM锚具。普通钢筋采用I级、II级钢筋,其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的规定。结构用板材、型钢应符合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781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