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卫生应急中的恢复与重建



《第11章卫生应急中的恢复与重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卫生应急中的恢复与重建(4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供卫生管理及相关专业用全 国 高 等 学 校 教 材卫生应急管理卫生应急管理主主 审审 陈贤义陈贤义主主 编编 吴群红吴群红 杨维中杨维中副主编副主编 谭晓东谭晓东 吴美珍吴美珍Public Health Emergency Management第十一章 卫生应急中的恢复与重建章前案例: 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灾害中,当地基础卫生系统遭到严重损坏。灾后开展的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扶持、对口支援等多形式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对于当地的医疗秩序、卫生防疫秩序和服务能力的快速恢复起了极大作用。 汶川地震后,国家灾后重
2、建基金安排卫生项目178个,项目资金5.95亿元;申请世界银行紧急贷款项目7个,总额度3289万美元;仅深圳市援建的卫生项目就有个,援助总资金3.12亿元;香港世贸集团援建陇南市5所乡镇卫生院,每所卫生院援建资金100万元。同时,在乡村恢复过程中还发挥了当地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以群众自建为主,政府予以补助,社会帮扶、对口支援。 灾后正确、快速开展卫生应急中恢复与重建工作,对于快速恢复灾区的医疗秩序、卫生防疫秩序和服务能力有重大意义。目录123第三节第三节 汶川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汶川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第二节第二节 恢复与重建的内容恢复与重建的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恢复与重建概述恢复与重建概述第一节
3、恢复与重建概述v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这四类突发公共事件都会或可能会引起卫生应急范畴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节内容123恢复与重建的内涵恢复与重建的阶段恢复与重建的原则 一、恢复与重建的内涵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恢复与重建工作包括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三个方面 善后处置: 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遗留问题。 合理处理死者的安葬、死者家属的抚恤等工作。 一、恢复与重建的内涵 调查与评估:卫生应急中的调查与评估是指卫生部门运用适当的方式,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开展卫生学评估工作
4、,为决策部门确定救灾防病工作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进行调整,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救灾防病工作。 一、恢复与重建的内涵恢复重建:恢复(Recover)是危机管理或者突发事件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包括人的管理以及物和系统的恢复两个方面,并且突出了恢复力,即有效生存与反应的能力的重要性。重建(Reconstruct)通常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重建灾区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达到或者超过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前的标准。 一、恢复与重建的内涵 广义上的恢复重建(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在卫生应急的响应与处置、恢复与重建各阶段
5、,对受损组织机构、法律、社会秩序、公共设施等,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范围、性质等相关因素,制定旨在对物质层面、社会层面进行恢复和重建的政策和规划,规定各个参与主体的权力和责任,进而实施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并在综合性评估的基础上重建政府运转和服务功能;同时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精神层面的恢复与重建,为其提供长期的关爱和支持。 恢复重建具有狭义和广义两层涵义 一、恢复与重建的内涵 狭义上的恢复重建特指在卫生应急的预防与准备、响应与处置工作结束后,对受损组织机构、法律、社会秩序、公共设施等进行物质层面、社会层面的恢复与重建,同时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精神层面的恢复与重建。通过重新建立使各方面
6、恢复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原有的正常状态或者更好。 二、恢复与重建的阶段过渡期:过渡期重点考虑的公共卫生问题是改善基本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和活动)的可及性,包括保证因受事件影响的临时聚集地人们的饮用水、厕所、食品安全,及时发现疾病,降低患病风险,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等。此期必须保证:贫困和弱势群体能够获得免费的卫生服务;新出现的精神卫生问题要得到适当解决;为残疾人提供卫生服务包。二、恢复与重建的阶段恢复重建期:恢复重建期包括短期和中长期,这一阶段应努力解决更高层面的卫生体制问题,例如卫生服务的利用和质量。短期(312 个月):短期策略的重点是恢复基本卫生服务与核心公共卫生项目和功能二、恢复与
7、重建的阶段中长期 (1236 个月):该阶段主要任务是提出解决卫生领域一些主要问题的方案。包括:1.合理重建合乎抗灾害要求的医疗卫生设施;2.采用一体化的方法确定并提供基本服务包;3.重视弱势人群的需求;4.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和组织体系;5.与非政府组织共同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残疾人康复工作;6.建立卫生应急恢复重建的相关制度,确保快速应急和灾害响应。三、恢复与重建的原则五结合原则1.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的原则。2.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3.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的原则。4.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的原则。5.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8、v 注意:卫生应急的恢复与重建是系统性工程,不是简单地局限于卫生体系的恢复与重建,而是要从社会、经济重建整体规划出发,协调好与卫生之外的各个相关领域重建规划,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和药械供应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第二节 恢复与重建的内容123 善后处置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恢复重建一、善后处置(一)后期评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
9、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一、善后处置(二)奖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联合表彰;民政部门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三)责任 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一、善后处置(四)抚恤和补助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参加应急处理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制订合
10、理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五)征用物资、劳务的补偿 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遵循及时、充分的补偿救济原则,借鉴征地补偿制度的立法内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企业、个人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评估,给予补偿。二、调查与评估该阶段的调查与评估主要是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快速卫生评估,也包括重建与恢复阶段的效果评估。(一)快速卫生评估灾后快速卫生评估特指突发公共事件后在最短时间内开展的,以及时了解灾区基本公共卫生状况、分析灾区居民首要卫生需求为目的、调查内容简洁、现场可快速完成的评估。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快速卫生评估由于其紧迫性,对准确性和细致程度的要求相对较低
11、,更为注重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因此,快速评估一般要求在突发公共事件后紧急救援期完成,不需详细针对某一卫生学专题而要求全面粗略掌握灾区的卫生状况,一般针对群体而非个体,即多为对灾民安置点而非灾民个体进行调查。二、调查与评估(二)恢复与重建评估的主要内容 进行灾后快速卫生评估时,对公共卫生事件可能波及到的因素均应开展应急评估,包括致病因素、环境场所、应急队伍、处置措施、人群健康需求、生活条件等。其中卫生学方面评估,主要评估公共、生产、经营、工作、教学等场所卫生质量和健康影响因素是否已达到并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二、调查与评估(三)卫生应急评估的必要准备 各地卫生部门日常应熟悉快速评估工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