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说课设计

上传者:好*** 2022-06-17 12:28:52上传 DOCX文件 12.78KB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说课设计_第1页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说课设计_第2页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说课设计_第3页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说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说课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说课设计【小编寄语】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说课设计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特地为老师朋友分享的比较优质的教学资源。这篇说课稿可以迅速让老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根底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进步教学效果。希望对大家的授课有一定的帮助!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说课设计说教材 ?夜书所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组课中的古诗。作者叶绍翁,表达了他目睹秋风落叶和篱笆灯火而勾起的思乡之情。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把教学目的定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技能目的:1、会认两个生字 萧、梧,会写两个生字 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tiao 。2、引导学生理

2、解诗意。过程、方法目的: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品味诗句蕴含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这课的重难点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说教法: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品诗赏画,品味思乡情。说学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2、想象法:联络儿童的现实生活想象画面。说学情: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可能对古诗所表达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不容易理解,需要他们通过画面,以及屡次诵读,从字里行间去品味。 对于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说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一、引入文本,读准古诗。A 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

3、要求读得整齐,响亮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B 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C 谁愿意来露一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大家评议;字音读准了吗?再读,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请同学标上拼音,把字带到诗句里读。还有两个生字朋友:“促、“深,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这是浸透?课标?第二学段目的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时机。D 指名读古诗,全班齐读古诗。这是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通古诗。二、深化文本,理解诗意。A 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梧叶 灯 儿童捉蟋蟀B 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你怎么知道促织是

4、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我们要擅长利用注释学习古诗。这是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文的大意的习惯。C 作者是怎么看到儿童的?因为看到了灯原来是孩子在捉蟋蟀。你们捉过蟋蟀吗?捉蟋蟀有趣吗?联络现实生活,体会儿童的快乐,有趣。表情朗读诗句,这一环节是浸透?课标?中提到的在读中积极考虑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体验。听你们一读勾起了老师的童心,老师也读一读好吗?提个条件:闭上小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好象看到了什么?儿童捉蟋蟀D 捉蟋蟀这么好玩,那捉蟋蟀最好的季节是?秋天适当表扬:同学们有一双慧眼,那我们再找一找秋天的影子。读出秋天的句子,你们见过梧叶吗?出示实物秋天的梧叶变黄了变干了。

5、E 出示课件,秋风吹落梧叶,让我们感觉到秋天的寒意,冷。我们一起捧起书读出秋天的冷和寒意。这里利用语言,实物和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激起读书的热情。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牵动了一个人的情怀诗人,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动客情客的意思:客人,旅客,漂泊在外的人。在这里就是诗人叶绍翁。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会牵动诗人想起什么?亲人,家乡就在诗人想家的时候,看到儿童捉蟋蟀会想到什么?儿时的伙伴在哪,家乡也有儿童在捉蟋蟀,小孩生活的多么快乐啊,无忧无虑,可我孤单一人思乡之情就更浓了,更深了。三、 反复朗读,感悟诗情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674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