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

上传者:dong****apt 2022-06-10 00:26:56上传 DOCX文件 15.39KB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_第1页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_第2页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_第3页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 相关课程标准陈述1 1)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2)阅读科技作品,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2 学情分析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习了事物说明文的一些知识,如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分析说明方法作用、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学习说明文打好了基础。八下第二单元的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对于这类文体,学生初读课文,往往会感到知识纷至沓来,一时难以应付,理解上有困难。事理说明文的事理比较抽象,要理清说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本文层层推进,逻辑链条严密,学生在

2、前一课已有所认识,本课可继续深化,引导学生自主梳理。3 教材分析恐龙无处不在是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中的第一篇, 本文意在通过 “恐龙无处不有” 这一现象,说明地壳运动这一科学事实。 读本文, 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作者所说的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联的”这一基本科学原则。本文展现出科学思考方法的强大力量,富有理趣和思想之美。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这种“趣”和“美” ,帮助他们体认科学的思考方法,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教学目标】1. 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2. 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 学习分析推理的基

3、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课时安排】一课时【评价任务】 (可以针对教学目标分别设计: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针对目标 1( 1 )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勾画出关键语句,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2 ) 问题引领: 作者由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现象最后证明了什么样的理论?针对目标 2( 1 )作者自己提出“大陆漂移说”时是否百分百的肯定?作者是怎样说明自己的假说成立的?研读7-14 小节。( 2 )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针对目标 3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

4、科,我们从中明白一个什么道理?你能否举一个例子也来证明这一观点。【教学活动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显示新华文摘网页截图:据华盛顿邮报报道,阿根廷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由阿根廷的一支南极探险队发现的这些化石包括部分颅骨、脊背上的部分骨板和其他骨骼。这些化石好像属于一种新的食草恐龙,具有鸟臀目恐龙的特征。师:请把这段文字归纳成一句话。生: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放视频恐龙、南极 (时间 1 分钟) ,介绍恐龙和南极的一些常识。师:结合视频和刚才的新闻,大家有什么疑问?生:恐龙如何在南极生存?生: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了南极?屏幕显示: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师生齐读屏显内

5、容。师:让我们随着阿西莫夫的脚步来见证一个伟大学说的证明。板书课题。目标导航,有的放矢1 .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2 .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 .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一、自主朗读,整体感知出示问题:1 作者针对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现象提出了那些问题?2对于这些问题,作者给出什么样的的答案?3 作者由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现象最后证明了什么样的理论?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勾画出关键语句,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之后学生独立思考,经过个别发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二、理清思路,

6、把握内容读文章,明段意;并层意,括内容;清思路,解主旨。大屏幕出示,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 所以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 ”的新的有力证据。学生回答后,明确: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相互分离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265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