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人行通道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者:v1****2 2022-07-06 03:20:22上传 DOC文件 953.36KB
人行通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人行通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人行通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人行通道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行通道施工组织设计(5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东太湖路人行地下通道标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31.1编制依据31.2编制原则3第二章 工程概况42.1工程位置及设计42.2工程设计42.3工程施工自然条件42.4技术标准52.5主要工程量5 2.6工期、造价及参建单位等情况7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9第四章 施工组织104.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104.2施工组织机构框见下图104.3施工队伍组成及任务划分114.4主要技术力量投入124.5项目管理目标134.6可管理措施,主要内容如下:144.7现场准备14第五章本标段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相关措施165.1工程特点165.2工程重点及根据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应采用的相应措施

2、16第六章施工工艺、方法206.1施工准备206.2施工放样206.3基坑降水20 6.4基坑开挖与支护206.5垫层浇筑226.6通道水泵房施工206.7主体通道底板施工206.8通道配电槽施工206.9通道侧墙顶板施工206.10采光井施工206.11梯道口施工20 6.12土回填266.13防水施工26第七章 施工机械配置29第八章、施工总体安排318.1工期安排318.2保证工期的措施31第九章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措施359.1质量目标359.2质保体系359.3质量保证体系图389.4安保体系409.5安全保证体系图389.6季节性施工措施48第十章 文明施工措施5010.1 文明

3、施工目标5010.2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5010.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50第十一章 环保措施5111.1 环境保护目标5111.2 环境保护责任体系5111.3 环境保护措施5111.3.1 控制排污5111.3.2 夜间施工及施工噪音5111.3.3 减小振动5111.3.4 弃土、弃浆5111.3.5 控制扬尘52第十二章 施工配合与施工界面协调5312.1 施工配合5312.2 施工界面协调55附图:附件一:施工总平面图 附件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第一章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 (1) 太湖新城东太湖路人行地下通道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2 )太湖新城东太湖路人行地下通道工程施工图设计

4、图纸. (3)现场施工调查,测量,咨询获取的资料. (4)遵照的部分技术标准及规范如下;<<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公路公路隧道施工规范>> (JTGF60-2009)<<建筑地基处理规范>> (JGJ79-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JGJ120-20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建质(2009)87号 危险性

5、较大的部分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其他规范和标准1.2编制原则 (1)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中,严格按设计标准、现行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办理,符合本项目涉及的建筑、土建结构、道路交通、降水、给排水、消防、供电、照明、监控相关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规定。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单位施工优势,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段道路的建设,确保施工组织的合理性。 (3)坚持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

6、人员、机械、物资、方法、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 (4)坚持遵循ISO9002标准:和由此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优质、高效、重信、守诚,完成业主要求的质量目标。 (5)坚持施工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位置及设计 (1) 人行地下通道道 该人行地下通道道工程下穿东太湖路,位于湾东路与东太湖路交叉口附近,为方便南北向行人过街需要.通道与太湖东路交点桩号为K4+885,设计通道全长160.8m,其中暗埋段为90.8米,通道南北两侧各设1个出口,每个出口长度为35米.暗埋段为框架结构.净空要求不低于3.2米,净宽为6米(含

7、装饰部分),进出口部分净宽6米(含装饰部分). (2)泵房 位于通道主线的东西角,为全线最低点.通道内需要设置2道截水沟.雨水通过排水沟和截水沟下的管道进入泵房排出。泵房内尺寸3.0*4.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通道主体结构连为一体.泵房中间设置平台,配电和控制放在平台内。泵房设计流量为17m3/h。设计采用潜水排污泵2台,一用一备。水泵特性;单电台流量Q=17m3/h,扬程H=8m功率N=1.5KW。2.2工程设计 (1)人行地下通道桩号为K4+885,下穿通道全长160.8米,其中暗埋段为90.8米,通道南北各设一个出口,每个出口长度为35米,净空不低于3.2米,净宽6米。暗埋段为框架架构

8、,敞开段为U型槽船坞结构。通道排水通过集水井进入泵房排除。 (2)为解决东太湖路人行下穿的雨水和冲洗水排放问题,设置一个泵房,泵房与主体结构合建,位于东南角。 泵房尺寸3.0*4.5米,钢筋砼结构,泵房内设置平台,标高为-2.202,配电、控制放在平台内泵站使用严格控制水位,避免水位淹没平台影响配电设施。2.3工程施工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下穿道位于吴中太湖新城南部,属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冲湖积平原区,地脉形态单一,水系发达。 (2)水文地质条件 苏州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沿线区域无霜期长,河流长年不冻结。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15.5 历年最高气温39

9、.2 历年最低气温-9.8降水 本地区降水充沛,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年内分布很不均匀。59月是主要的降雨季节,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量的6080%左右。其主要特征降雨量如下: 平均年降雨量:1140mm 最大年降雨量:1555mm 最小年降雨量:604mm 日最大降雨量:343mm风况 本地区夏季受海洋气团的控制,盛行东南风,冬季受大陆冷气团侵袭,盛行偏北风,天气寒冷而干燥;7-9月份易受台风影响,但持续时间不长,一般12天,最大风力达9级左右。其主要风况如下: 年平均大风天数:11.4天 年最多大风天数:27天 年最少大风天数:3天雾、霜、雪 杨林塘航道沿线每年均出现雾、霜、雪等天气,但基本不影响

10、通航。雾、霜、雪主要特征值如下: 年平均雾日天数:25天 年平均下霜天数:43天 年平均下雪天数:7天 (3)区域地质与地震 本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杨子板块下扬子褶皱冲断带南通苏州褶皱断陷带。 区域主要断裂构造皆为第四纪活动断裂,一般活动终止于晚更新世以前。其中,茅山断裂带、苏北滨海断裂、栟茶河断裂,是自晚更新世以来至今仍有活动的断裂。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溧阳和黄海地区发生多起强烈地震,均与以上断裂活动有关。2.4技术标准 本合同段技术标准主要如下 桥梁宽度;人行通道净宽6米(含装饰部分)。 荷载等级;城-A级,人群4kn/m2 人行地下通道净空;大于等于3.2m 结构安全等级;一级。基坑安全等

11、级;二级。 结构防水等级;一级 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类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抗震设防;丙级。抗震构造设施按7度设防 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坐标系统;苏州独立坐标系。2.5主要工程量本人行下穿通道桩号为K4+885,全长160.8m,通道净宽6m,底板厚0.7m,侧板厚70cm,顶板厚70cm,结构砼强度大部分为S6C35砼,其主要工程数量表见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主体土建1HRB400级钢筋kg462018.42S6C35防水砼m³2056.73C20细石混凝土m³60.34C20混凝土垫层m³196.2二围护结构1&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8312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