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宝玉石的光学性质及鉴定简介



《8 宝玉石的光学性质及鉴定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宝玉石的光学性质及鉴定简介(2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一、颜色一、颜色 ColourColour 颜色代表一种具有一定波长的电磁波。 宝石的颜色,是宝石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选择吸收后,透射或反射出光的混合色。例如: 红宝石:白光通过宝石时,蓝色和绿色波段被吸收后,透射出来的光呈红色。 蓝宝石:对白光中红色、绿色波段吸收后,透射出的光呈蓝色。 如果宝石对白光中各波段的光全部吸收,宝石就呈现黑色;若全部通过,宝石则无色透明。 白光透过透明物质后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红、橙、黄、绿、青、蓝、紫连续光谱的现象。透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折射角不同,白光被分解开形成连续光谱。进入钻石内的光线,发生折射以后,根据不同瓣面角度作内部反射,透出时产生五彩缤纷的
2、闪烁面,称为火彩( Fire) 。色散度:色散度:0.044三、多色性Pleochroism宝石的多色性:宝石晶体在透射光照射下,不同方向呈显不同颜色的现象。多色性的成因:非均质的宝石晶体,在不同方向结构和光学性质各异,对光波的吸收范围和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一般而言,一轴晶宝石具有二色性,二轴晶宝石具有三色性。 l 宝石表面的总光量称为光泽。对于透明度很高的宝石来说,除了宝石表面反射光量之外,还要考虑透射光量。即宝石表面的光泽是反射光量(主要的)和透射光量(少数的)的总和。l 宝石的光泽与折射率和宝石表面抛光程度有关:折射率高、抛光好的宝石光泽强。l 根据折射率的大小将宝石光泽分为:u
3、金属光泽(N3)u金刚光泽(N =2.0-2.6)u亚金刚光泽(N = 1.90-2.0)u 强玻璃光泽(N =1.70-1.90)u 玻璃光泽( N =1.54-1.70) u 亚玻璃光泽(1.21-1.54)u 蜡状光泽,树脂光泽。和田玉油脂光泽珍珠光泽珍珠光泽Transparencyl透明度:宝石透过可见光的能力。是宝石分级的依据之一(1T+4C, Color,Clarity,Cut,Carat)。l透明度的大小取决于宝石的化学成分与内部结构:如果宝石的化学组合结构中有较多的自由电子,对光波的吸收较多,因而透过的光就少,透明度低或不透明反之,自由电子少的宝石,对光的吸收少,透明度高。l宝
4、石透明度可分五级:透明(质地优良的钻石和水晶);半透明(电气石);亚透明(高档翡翠);半亚透明(优质玛瑙);不透明(青金石)。l 由于宝石内部保存了结晶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某些痕迹,如包裹体、双晶、微细球状结构等。当光线与宝石这些特殊的内在因素发生作用时,则造成光的干涉、散射、衍射等现象,使宝石显现特殊的光学效应,增加了宝石的奇特感,提高了宝石的价值。l常见的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猫眼效应、变彩效应和晕彩效应等。l猫眼效应(chatoyancy)l以弧面形切磨的某些珠宝玉石,表面呈现一条明亮光带,随样品的转动光带会移动或出现光带张合的现象。l成因:包裹体对光的反射。l形成条件: (1)细长的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