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建设技术规范



《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建设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建设技术规范(1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江苏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建设技术规范(2004)网络部2004年4月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系统要求第三章 系统设计第四章 设备安装 第一节 直放站设备 第二节室内分布系统第五章 设备调测 第一节直放站设备 第二节室内分布系统第六章 系统整体测试第一节 室外直放站系统整体测试第二节室内覆盖系统整体测试第七章竣工文件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保证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和直放站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明确工程质量监查的技术规范,特制定本技术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根据相关国家通信设备和工程专业技术规范、设计部门的工程设计文件以及相关厂家的设备技术规范制定。第三条 本规范既是各市管理部门对室内覆盖工程和
2、直放站工程竣工验收的评分依据,又是工程施工部门的技术指导标准。第四条 本规范适用于室内分布系统(包括电分布系统、光分布系统等各类型分布系统)和直放站(包括无线直放站、移频直放站和光纤直放站等各类型直放站)的建设和验收技术要求。第五条 本验收规范的解释和修改权属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第六条 本规范与以往规范的如存在不同之处,以本验收规范为主。另因本规范涉及专业较广,如规范有不足之处,请遵循国家相关专业规范要求。第七条 验收必备工具TEMS手机、手提电脑、GPS、天馈线试仪、卷尺、频谱仪(八木天线及连线)等。第二章 系统要求第八条 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建设必须达到以下要求:1、 室内分布系统及
3、直放站必须满足系统容量和呼损要求。2、 室内分布系统覆盖设计要求为98以上区域不得低于-85dBm。直放站系统覆盖设计要求为95以上区域不得低于-90dBm。3、 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建设中所选用的元器件必须是在省公司框架协议中确定的产品范围以内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覆盖面积1000平米以上的分布系统建设中必须采用12以上馈线。分布系统建设中各类型天线系统应能适应今后网络发展的需求,工作频段需达到2.5G。4、 干扰保护比:同频干扰保护比:C/I12dBm(不开调频),C/I9dBm(开调频)邻频干扰保护比:2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6dBm5、 在基站或微蜂窝接受端位置收到的上行噪声电平
4、小于120dBm。6、 室内天线的发射功率应小于15dBm/每载频。7、 主设备机房位置和干线放大器安装位置不应影响原有设备的摆放和机房环境,并要求为今后增加设备预留安装空间。第三章 系统设计第九条 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工程设计概述1、 建筑物情况描述:(1)、建筑物基础信息描述包括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含经纬度)、建筑物的用途、周边环境情况、建筑物的结构与楼层使用分配、建筑物的总面积、电梯数量与用途、人流量等基础信息。(2)、建筑物当前信号覆盖情况简要描述。(3)、进行覆盖的目的。(4)、本次设计方案规模的简介含本次工程拟覆盖区域及面积,分布系统的类型,信号源的类型,工程预算投资总额。2、 方案
5、设计依据。3、 厂家现场勘察报告。4、 设计思路叙述。(1) 根据覆盖目标话务和周围网络情况选择信号源类型、分布系统类型。(2) 根据勘察情况确定需要覆盖的区域。(3) 主设备机房位置和干线放大器安装位置。(4) 信号源微蜂窝的BCCH信道号(由移动公司提供,设计方可提出建议)(5) 无线直放站或光纤直放站施主基站信号的选择。该项中应列出BCCH信道号、基站号、载频、跳频方式等,无线直放站接收点接收电平Rx值。(6) 无线直放站施主天线安装地点的选取思路。该项应列明施主天线的安装位置、高度和指向、以及施主天线与基站扇区指向间的角度。(7) 无线直放站施主天线类型及增益的选取。(8) 室内天馈线
6、以及其它元器件的选取。(9) 室内覆盖信号强度、边缘场强以及切换控制的设计思路。根据室内分布系统覆盖要求合理分配各部分或楼层信号功率,严格控制边缘场强,减少对室外网络的影响。应注意如地下车库入口等易产生掉话区域。(10) 系统下行信号功率分配计算。(11) 室内覆盖效果及边缘场强预测。室内覆盖效果及边缘场强预测应用平面效果图的形式表述。(12) 系统上下行平衡分析。(13) 无线直放站施主天线和业务覆盖区域的隔离分析。(14) 无线直放站或光纤直放站系统上行噪声分析计算说明。(15) 无线直放站或光纤直放站对施主基站的影响分析。(16) 特殊场所如电梯、地下室等区域覆盖的解决思路。不同品牌规格
7、的电梯因结构差异对网络信号的屏蔽效果相差较大,可灵活采用不同的覆盖方式(如电梯门厅覆盖、电梯井覆盖)、不同的天线类型与数量,主要应注意一楼大厅或会议室、餐厅层电梯门口与电梯内覆盖信号的一致性;地下室应相对独立封闭、干扰小,覆盖的门限电平可适当降低。5、 工程规模的描述详细描述本次工程覆盖区域及面积、分布系统的类型、信号源的类型、施主天线类型所采用的BCCH频点、施主站的名称、布放的室内天线类型数量。6、 设备选型及主要性能指标叙述工程中各类型设备以及元器件的主要性能指标。7、 设计方案分析依照设计思路列举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从不同的角度如话务量分析、辐射保护等对所采用方案进行合理性分析。8、 场
8、强模拟测试对于大型建筑物或结构较复杂的室内分布系统,应使用模拟发射机、测试手机等测试工具进行模拟场强测试,以确定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并在设计文件后附模拟场强测试示意图、测试数据表,由分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9、 系统原理图系统原理图应标注清楚对于下行信号而言信号源的输出功率、干放的输出功率、功分耦合器各端口的功率、各天线口的输出功率、各段馈线的长度。系统原理图需标注各类设备标示编号。编号方法如下:无源分布系统设备:天线: ANT n-m功分器:PS n-m耦合器:T n-m合路器:CB n-m负载:LD n-m衰减器:AT n-m干线放大器:P n-m有源分布系统设备:射频有源天线:PT n-
9、m有源功分器:PPS n-m 中途放大器:IA n-m 未端放大器:EA n-m 主机单元:HUB n-m 光纤分布系统设备:主机单元:HS n-m 远端单元:OT n-m 光纤有源天线:OT n-m 光路功分器:OPS n-m 馈线:起始端:to 设备编号终止端:from 设备编号注:以上n表示设备的编号,m表示该设备安装的楼层。10、 安装走线说明以文字形式简要说明各设备(主要是直放站、干线放大器、天线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主设备的电源供电、接地、工作环境和抗震措施、室外天线避雷措施,馈线布放井道、路由,馈线孔位置等。11、 施工图纸应提供建筑物内各层的平面图、剖面图安装图纸(剖面图
10、可根据实际安装需要提供),并用统一编号标注清楚主设备、室外天线、室内天线、功分耦合器件的具体位置、馈线的布放位置等,电梯井道中天线安装立面图。图纸应有方向标识,应表明建筑物尺寸或比例尺、馈线的长度、边界场强预测电平值。12、 工程造价预算清单以表格形式详细列出工程主辅材料的名称、型号、数量、单价、总价、施工费以及工程总造价清单。 第四章 无线设备安装第一节直放站设备第十条 主机安装1、安装位置要求(1)安装位置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安装位置保证主机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需要。(2)主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装在室内。对于室外安装的主机,须做防雨水湿主机箱体底部、防晒、防破坏的措施。
11、(3)对于室内安装的主机,室内不得放置易燃物品;室内的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正常工作温度、湿度的范围。2、机架固定主机机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并且垂直、牢固,并应保证机架底部距离地面有一定距离。3、主机内设备单元的安装要求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坏、掉漆的现象,对于载波选频直放站,载波选频模块安装数量符合设计方案的规定,无设备单元的空位应装有盖板。4、外部电缆连接 (1)电源线:连到主机架的电源线不能和其他电缆捆扎在一起。(2)射频线:当馈线需要弯曲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其弯曲曲率不能小于下表的规定: 线径二次弯曲的半径一次性弯曲的半径3/8150 mm50 mm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