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0云南省中学教育学真题答案



《2002-2010云南省中学教育学真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2-2010云南省中学教育学真题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2002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C 5B 6C 7A 8B 9B 10A 11D 12B 13C 14D 15B 16D 17A 18C 19A 20B 二、填空题 21学记 22大教学论 23生产力水平 24学校教育 25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6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2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28学科专业素养 教育专业素养 29学习科目 进程 30普遍性 基础性31输入评价 过程评价 32灵活性 33体谅模式 34民主型 三、简答题 35(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
2、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9存在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解决方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表现在: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2003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5D 6B 7C 8B 9A 10C 11B 12C 13D
3、14B 15C 二、填空题 16春秋战国 17孔子 18心理学 19民族素质 20舒尔茨 21IT22遗传 23隐私 24受教育 25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26重要条件27榜样法 28他控式 自我管理 29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30班级 行政组织学生教育教学 三、简答题 31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样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2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要提供现成的答案。 33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4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
4、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36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育民主。 四、论述题 37(1)这种说法在社会发展速度较慢的年代是有一定道理的; (2)在当代发展极为迅速的社会,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河溪; (3)一桶长期不更新、不流动的水,会变成死水;一个教师的知识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他的知识会变得陈旧无用。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常教常新。 38(1)从第一件事来看,在
5、应试教育模式下,分数成为至高无上的,教师的奖励和惩罚以及教师在校内的地位都与所教学生的分数成绩直接相关。因此,教师不得不关心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的分数。其次,学校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尺度,教师则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就的主要指标,由此形成班级管理的极为简单的因果关系。学得好的,受到鼓励,学得差的,受到指责,两极分化更为突出。 (2)从第二件事来看:让学生听从老师,是为了维护教师权威不受损害。维护权威是为了控制好班级,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维护权威成了教师控制学生,排除干扰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其结果是班级管理过程成为教师个人专断管理的过程。 2004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
6、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B 5A 6B 7C 8B 9C 10B 11A 12A 13B 14A 15C 二、填空题 16非正式 正式 制度化 17凯洛夫 马克思主义 18成熟 环境19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20授业解惑 示范 21普遍性基础性 22个别教学制 班级授课制 23法律强制 24民主管理 目标管理 三、简答题 25(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教与职教相互渗透发展。 (4)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9(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
7、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四、论述题 30(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反对现实中只重视一部分人受到教育,而另一部分人却被排斥在学校门外,比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就受到种种限制。 强调人人都得到发展,这是每个学生的权利,应当加以尊重和保护。反对应试教育的做法:淘汰一部分,选拔一部分,使某些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强调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把共同要求与个别要求结合起来,不要过分强调统一性,而忽视差别性。 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学生应有不同的发展要求和教育模式、
8、方法、评价方案等。 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发现”,强调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31(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两者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转化的。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是相互统一的 三者相互作用,应处理好知识学习与培养思想、情感、意志的关系; 教学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相结合; 现代教育论强调教与学两者的辩证关系,既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又不能倡导儿童中心主义; 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9、用,又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在教学中,应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2005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C 5B 6D 7B 8B 9C 10A11D 12D 13B 14D 15A 16D 17D 18B 19C 20C 四、论述题 2006年1月份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B 5B 6A 7D 8C 9C 10B 11A 12D 13C 14B 15A 16B 17C 18D 19B20D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1)书本知识
10、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已有的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实际,还可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如物理课中讲到“万有引力"原理时,要联系我国神州载人飞船的实况,才好为同学理解。(2)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重视练习、实践、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如结合“环保”内容到滇池周边调查污染情况。(3)要处理好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的关系,一定要让学生学了就动手操作,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如教学生写作说明的作文,就可让学生在调查的基础上,写一篇关于数码照相机或城市交通路线的特点、功能或线路的说明文。(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使学生了解当地实况。如讲到云南地理时,应
11、编一些云南民族文化、旅游风光、动植物王国等材料让学生学习,使他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云南、热爱云南。 2006年10月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B 3A 4C 5D 6D 7D 8C 9C 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2兰卡斯特(或约瑟夫,兰卡斯特) 13博比特 14体谅或学会关心 15大教学论 16心理关系17婆罗门 18启发性 19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第20题4分,第21题10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