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第6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5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学习要点一、频谱搬移电路的特性非线性电路具有频率变换的功能,即通过非线性器件相乘的作用产生于输入信号波形的频谱不同的信号。当频率变换前后,信号的频谱结构不便,只是将信号频谱无失真的在频率轴上搬移,则称之为线性频率变换。具有这种特性的电路称之为频谱搬移电路。频谱搬移电路完成的功能主要有调幅、检波与混频。其变换前后的频谱图如图所示:它们实现的原理框图如下图: 由以上几种频率变换电路的原理框图和频谱图可知,尽管各个电路所要完成的功能完全不同,但是这些频率变换电路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1)它们的实现框图几乎是相同的,都是利用非线性器件对输入信号频谱实行变换以产生新的有用频率成
2、分后,再用适当中心频率(或截止频率)和适当带宽的滤波器获得所需频率分量并滤除无用频率分量。2)从频谱结构看,上述频率变换电路都只是对输入信号频谱实行横向搬移而不改变原来的谱结构,因而都属于所谓的线性频率变换。3)频谱的横向平移,从时域角度看相当于输入信号与一个参考正弦信号相乘,而平移的距离由此参考信号的频率决定,因此都可以用乘法电路实现。二、振幅调制原理振幅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振幅,使其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而保持载波的角频率不变。而在幅度调制中,又根据所取出已调信号的频谱分量不同,分为普通调幅(标准调幅,AM)、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用DSB表示)、抑制载波的单边带调幅(用SSB表示)
3、等。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产生的方法和频谱结构。在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各自特点及其应用。2.1调幅波的性质(1)普通调幅信号的表达式uAM(t)=UC(1+mcost)cosct 称为调幅指数即调幅度,是调幅波的主要参数之一,它表示载波电压振幅受调制信号控制后改变的程度。一般0mUs,是晶体管工作在线性时变状态,若中频频率取差频,则混频后输出的中频电流为:111cos()2msLcig UtCg 输出中频电流振幅 输入高频电压振幅 1112msIgU变频跨导gC=gm12,gm1只与晶体管特性、直流工作点及本振电压UL有关,与Us无关。故变频跨导gC亦有上述性质5、混频器的干扰1)信号与本振的自身组合干扰 对混频器而言,作用于非线性器件的两个信号为输入信号us(fc)和本振电压uL(fL),当有用中频为差频时,即fI=fL-fc或fI=fc-fL,只存在pfL-qfc=fI或qfc-pfL=fI两种情况可能会形成干扰,即pfL-qfcfi11cfpfqp11cfpfpq或2)外来干扰与本振的组合干扰这种干扰是指外来干扰电压与本振电压由于混频器的非线性而形成的假中频。设干扰电压为uJ(t)=UJcosJt,频率为fJ。如果干扰频率fJ满足:就能形成干扰。11JLpfffqq包括中频干扰、镜像频率干扰和组合副波道干扰3)其他类型的干扰: 交调干扰、互调干扰及阻塞干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