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农村领域抗震救灾实用技术

上传者:ET****1 2022-07-05 02:12:47上传 DOC文件 134.01KB
农村领域抗震救灾实用技术_第1页 农村领域抗震救灾实用技术_第2页 农村领域抗震救灾实用技术_第3页

《农村领域抗震救灾实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领域抗震救灾实用技术(2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农村领域抗震救灾实用技术和产品手册(第二批)农村科技司二八年五月震后灾区人畜共患病防治技术建议1 适用范围本技术建议适用于震后灾区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的技术参考规范。2 定义2.1 人畜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即脊椎动物和人类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相互关系的疾病。2.2 动物尸体是指灾害中意外或病死的人工养殖的猪、牛、羊、马、驴、骡、驼、兔及鸡、火鸡、鸭、鹅等,以及伴侣动物包括狗、猫、鹦鹉等。3 震灾后易发人畜共患传染病 针对四川省人畜共患病发生的历史情况,预测震后可能发生的人畜共患病:猪2型链球菌、炭疽、破伤风、鼠疫、布病、狂犬病、流感、病毒性腹泻、细

2、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包虫病、血吸虫病、杜氏利氏曼原虫病(汶川)等。4 消毒4.1场所消毒 主要为群众的临时居住地、厕所、垃圾堆放场所等。表面消毒:喷洒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溶液,将表面喷湿。垃圾堆消毒:喷洒20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厕所消毒:喷洒100020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临时居住地消毒:喷洒50010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明显尸臭的场所消毒:在确定无生还者的情况下,喷洒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4.2 物品消毒一般居民生活用品可采用煮沸或消毒剂进行消毒(碗筷应煮沸或用消毒剂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

3、格消毒)。4.3 动物管理与消毒4.3.1存活的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无人管理的散放状态;流浪狗、猫等要进行收容管理。4.3.2对饲养动物、圈舍用高效杀毒剂如过氧乙酸(一般使用浓度为0.5%)进行消毒。4.4 饮用水的消毒 饮用水要经过澄清、过滤、消毒(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消毒或专用消毒剂)等处理后方可饮用;同时要保护水源,特别是生活饮用水,免受污染。5 垃圾处理 合理布局垃圾收集点,设专人管理,做到日产日清。收集的垃圾要进行卫生处理。建立垃圾卫生填埋场,把垃圾在卫生填埋场内推平、压实、覆土,使环境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5.1垃圾处理办法:填坑覆土法: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就地挖垃圾坑

4、,将垃圾倒入坑中,取土覆盖。此法适用于少量垃圾的应急处理。塑料薄膜覆盖高温堆肥法:先平整压实场地,在肥堆底部铺设带有孔眼的塑料通气管道,然后将垃圾用机械或人工方法堆成8m×4m×3m高的肥堆(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堆体),人工整堆成型,覆盖塑料薄膜,堆肥温度可达5570。此法简便易行。6 粪便处理 做好灾区的粪便处理,对控制某些传染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粪便应集中放到远离灾区人群居住地点、远离水源集中堆放,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堆肥发酵法,方法同上。对可疑感染疾病的粪便要用漂白粉消毒后再采用堆肥发酵法处理。6.1粪便要集中堆放,进行无害化处理。6.1.1石粉吸附 利用天

5、然的石料,经过加工粉碎成粉状,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畜禽粪便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畜禽粪便呈固体状态,作为粪便的前期处理。6.1.2堆肥发酵法 具体参考1.1.1环境消毒(1)垃圾处理的堆肥法。7 杀灭蚊蝇7.1主要场所:蚊蝇密度高的场所,如临时救治点、临时居住场所等一些人口稠密的场所,以及厕所、垃圾堆放的场所。7.2消灭方法:主要采用化学方法杀灭蚊蝇。7.2.1直接进行表面喷洒 对于蚊蝇密集的场所,如垃圾堆、厕所等,可将药剂直接对准蚊蝇喷洒。如果施药面不受雨淋或不易被清除,可使用滞留喷洒药剂,否则使用一般药剂,持效性不长,这样可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在外环境可以喷洒1%的奋斗呐药剂,喷洒量约为100ml

6、/m2,或按1ml/ m2的剂量(即稀释为1%)喷洒敌敌畏。7.2.2 空间喷雾 可使用超低量喷雾器、迷雾喷雾器和烟雾机施药。室外喷雾易受气流影响,可以使用迷雾喷雾器,室内和无风的室外,可以使用超低量喷雾器。使用的药剂如沙飞克杀虫剂等。必要时可利用飞机进行超低容量喷洒药剂杀灭蚊蝇,在无风或微风的气象条件下撒药。7.2.3 滞留喷洒 施药面应为蚊蝇停留的地方。施药面尽量选择不会淋雨及很少做清洁的地方,以保持长的药效。可采用喷、涂、刷等方法,如喷洒1%的奋斗呐,用量约100ml/m2;拟除虫菊酯类药物(优士、凯素钠等),配制比例1:200(如1kg优士粉剂,可加水200kg),每平方米喷洒25毫升

7、。另外,在蚊类聚集的场所也可用蚊香,可以起到较好的驱蚊作用。8灭鼠8.1 广泛开展卫生宣传,让灾民们做好粮食储存,断绝鼠粮。8.2出现鼠害或鼠媒介的传染病时,化学药物灭鼠作为首选,可在短期内迅速降低鼠密度。8.3灭鼠药物分为急性灭鼠药和慢性灭鼠药。急性灭鼠药一般可有磷化锌、毒鼠碱、灭鼠优、灭鼠安、溴杀灵等。慢性灭鼠药一般为抗凝血类药物,如溴敌隆、氯敌鼠、大隆、杀鼠灵、杀鼠醚及敌鼠钠盐等,均可以取得较好的灭鼠效果。8.4灭鼠药物使用时的注意事项8.4.1 使用化学药剂时要阅读药剂的使用说明,严格按照说明使用。8.4.2 禁止使用剧毒农药。8.4.3 使用化学药物时一定注意保护环境,尤其是保护水源

8、不被污染。8.4.4 操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喷洒药物时不能吃饭、抽烟、喝水。8.4.5 做好药物的喷洒记录,根据防治效果决定药物的喷洒频次。8.4.6 有人员出现中毒症状时要及时就医。9 生活环境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平坦,位置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减少人与鼠、蚊等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10 饮食与卫生10.1 病死鸡、鸭、猪、牛、羊等动物是人畜共患病的祸根,禁止食用病死动物和野生动物。10.2 注意饮食卫生。饭前洗手,不食用不明来源、不洁净的水,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食用未加热完全、腐败变质或受潮霉

9、变的食物,不用脏水漱口清洗瓜果蔬菜。生熟食品应该分开存放。10.3 搞好饮水安全工作,选择合格的水源并加以保护。11 疫苗储备 储备可能发生的人畜共患病的疫苗(见附录)。有破损伤口时,要保持良好的卫生清洁状态,不要与土壤直接接触。皮肤破损严重时要送医救治,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2 疫病监测12.1 人群疫病监测12.1.1 疫病监测   设立疫病监测站,对震后可能出现疫病进行监控。监测站应设疫情电话,并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对病人及时做出诊断,如疑为人畜共患病时,就地隔离,按照程序及时报告。在动物疫病流行严重并对人群威胁较大时,应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对动物流行区内人群进

10、行巡回检诊,必要时设立交通卫生检疫站。12.1.3 疫情报告 12.1.3.1报告要求疫病监测点人员在发现病人疑为人畜共患病时,以最快的方式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报告疫情信息。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按规定采取隔离病人、核实诊断、疫区处理等措施。 12.1.3.2报告内容所有人间疫情信息,如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测、动物流行病学及其他环境信息,都应系统收集整理,按照有关规定通过疫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上报。 (1)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2)染疫、疑似染疫人数、免疫情况、死亡人数、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 (3)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 (4)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5)疫情报

11、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12.2 动物疫病监测12.2.1 疫情监测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动物疫情测报部门负责震后及时对辖区内牲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监测,尤其对四川曾经发生过的人畜共患病要特别关注。对监测报告进行分析和核查,按照农业部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上报监测结果。对曾经发生过炭疽等疫病的老疫区,要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山土滑坡的辖区加强监控,必要时进行紧急免疫。12.2.2 疫情报告12.2.2.1报告要求(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牲畜发病急、传播迅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监测点进行报告。(2)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诊断,认定为疑似疫情的,应在2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7907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