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的所有理论知识



《平面设计的所有理论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设计的所有理论知识(1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平面设计的所有理论知识简介:通常最易出问题的,是印刷品的印刷色彩,效果并不如设计师心中所想。这个失误的原因很多,而其中一个原因,很可能是跟印刷物料和印刷方法有关。同样的油墨以不同的物料、不同厚薄的纸张印刷,所得的色彩效果肯定不同;即使物料相同,但以不同的印刷方法去印刷,油墨的厚度会不同,例如以柯式印刷就比柔性印刷的油墨较薄,影响所及,色彩的明亮度亦不一样。一个有经验的设计师,事前会就承印物的特点、油墨的使用及印刷方法等各方面考虑,设计时尽可能配合客观条件;另一方面,设计师也应多与印刷师傅沟通,互相了解,才可尽量减低失误的程度。 把小图片转换为海报图片的技巧 这是数码照片专业处理技法一书中介绍的
2、一个技巧,作者是Scott Kelby,他描述了数码摄影大师Jim Divitale使用的一种技巧。这种技巧据说能够把数码相机图像增大到整个海报大小,而用肉眼几乎看不出图像质量的降低。是不是如此呢?大家看看吧。 1.打开一幅图像。 2.选择“图像大小”命令,依下图设置。注意两个地方:一是要勾选“重定像素”,并把插补方法设定为“两次立方”,二是把文档大小的单位设置为百分比,并且只采用110这个百分比,这将把图像增大10%。信不信由您,当以10%的增量增大图像时,由于某种原因,似乎不会使图像变模糊和柔和。很奇怪也很有趣。 3.要把图像增大到海报大小需要很多遍,因此最好把上述操作过程定义成一个动作。
3、每执行一次动作,图像增大10%。大概要执行这样的动作10到15遍。 十种基本的配色设计颜色绝不会单独存在。事实上,一个颜色的效果是由多种因素来决定的:反射的光,周边搭配的色彩,或是观看者的欣赏角度。 有十种基本的配色设计,分别叫做:无色设计(achromatic)、类比设计(analogous)、冲突设计(clash)、互补设计(complement)、单色设计(monochromatic)、中性设计(neutral)、分裂补色设计(splitcomplement)、原色设计(primary)、二次色设计(secondary)以及三次色三色设计(tertiary)。 1.无色设计:不用彩色,只
4、用黑、白、灰色。 2.冲突设计:把一个颜色和它补色左边或右边的色彩配合起来。 3.单色设计:把一个颜色和任一个或它所有的明、暗色配合起来。 4.分裂补色设计:把一个颜色和它补色任一边的颜色组合起来。 5.二次色设计:把二次色绿、紫、橙色结合起来。 6.类比设计:在色相环上任选三个连续的色彩或其任一明色和暗色。 7.互补设计:使用色相环上全然相反的颜色。 8.中性设计:加入一个颜色的补色或黑色使它色彩消失或中性化。 9.原色设计:把纯原色红、黄、蓝色结合起来。 10.三次色三色设计:三次色三色设计是下面二个组合中的一个:红橙、黄绿、蓝紫色或是蓝绿,黄橙、红紫色,并且在色相环上每个颜色彼此都有相等
5、的距离。photoshop交付印刷前需做工作 1、确定图片精度为300dpi/像素/英寸 2、确定图片模式为CMYK模式 3、确定实底(如纯黄色、纯黑色等)无其它杂色 4、文件最好为未合并层的PSD文件格式 5、图片内的文字说明最好不要在Photoshop内完成,因为一旦转为图片格式以后,字会变毛。 Photoshop作业,一般只包含图象范畴。如果是做一个印刷页面,最好将图象、图形、文字分别使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处理。 对于交付印刷的图象,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图象的分辨率和图象尺寸的问题;一般计算公式为:分辨率= 加网线数*(1.5-2)。 其次是色彩模式的问题;彩色图象的色彩模式,要使用CMYK形式
6、。 黑白图象,如不是特殊要求,一般为灰度模式。对于象条形码这种一定要表现成点阵图象形式的线条稿图象,则一般分辨率不低1200dpi,色彩模式为二值(Bitmap)。再则,网点搭配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图象质量的问题。 对于反差、网点大小及灰色的平衡数据的CMYK网点搭配情况,一定要与后序印刷工艺相匹配。 例如:如果使用胶版纸印刷,一般网点反差为5%-85%之间;如果是铜版纸印刷,网点反差在2%-98%之间。设计与文化传统 设计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并体现出当时文化的风貌。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精神风习和文化心理结构或说文化心理逻辑,反映不同的价值和审美观念,它们
7、在工业产品、建筑、服饰、环境建设等设计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鲍列夫在美学中所说:"艺术设计的过程需要重新组合客体,甚至有可能从各个方面借助组合的客体。迪扎因似乎是通过文化来借用的,也就是通过文化加工的形式来借取。迪扎因的形式来自文化,正是在文化中,人们按照全人类的经验加工着有关存在的一切印象。"设计师切尔马耶夫也曾说过:历史的设计是设计的历史。文化传统对设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表现:传统影响设计原则;传统影响设计师和受众的思维方式;传统影响设计的形式体系;传统影响设计的评价标准。设计无时无
8、处不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尤其是那些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任何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设计从来就不是可以恣意作为的纯个人行为。从材料、工具、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影响着每一个设计师。德卢西奥·迈耶对此的评价是极为确切的:"现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无法完全使自己脱离习俗。他不能仅因决定脱离习俗而突然声称为新史前派。" 日本的现代设计在不长时间里发展到较高水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的日本设计师自觉地将日本的文化传统融入到现代设计
9、理念之中。日本设计界对此评价说:"对这种机械时代,信息化社会的设计来说,也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传统物品所具有的优良质地和温情。在人类创造、人类使用,应该给人以方便和利益的设计中,需要有效地利用日本人的传统,使其继续保持生命力。" 中国的设计界也应该重视传统继承的问题。举例来说,国人欣赏具有"高雅"、"雅致"格调的物品,实际上是受传统老庄美学宣传的"恬静淡泊"的美的影响。那么设计师在处理这一类格调的设计时,必然须遵循老庄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创作之道,否
10、则是不可能让受众感觉到相应的审美意象的。这种"美"与"美"的创作之道的对应法则,正是从我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提取出来的。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对中国审美传统有所认识,对设计师而言是相当必要的。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人文导向、雅俗观、多元论倾向等等,都对现代的设计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继承并发展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是设计创新的前提。而脱出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现,将美学传统的精神注入到设计师的头脑里并与现代意识相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理念的创新。 色彩象征 各种色彩的象征: 红色热情、活泼、热闹、革命、温暖、幸福、吉祥、危险 由于红色容易引起
11、注意,所以在各种媒体中也被广泛的利用,除了具有较佳的明视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的企业形象与精神,另外红色也常用来作为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等标示用色,人们在一些场合或物品上,看到红色标示时,常不必仔细看内容,及能了解警告危险之意,在工业安全用色中,红色即是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的指定色。 橙色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 橙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由於橙色非常明亮刺眼,有时会使人有负面低俗的意象,这种状况尤其容易发生在服饰的运用上,所以在运用橙色时,要注意选择搭配的色彩和表现方式,才能把橙色明亮活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