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上传者:2****5 2022-07-02 21:08:29上传 PPTX文件 12.22MB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_第1页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_第2页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_第3页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5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 国家环保标准发展概述国家环保标准发展概述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则 污染场地术语污染场地术语2 场地环境评价(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 探测和评价过去或现在场地内环境污染情况, 特别是对污染活动进行调查,对场地环境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估识别污染责任,提出基于风险的污染场地修复的对策和措施。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3项目场地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目的探测和评价场地内环境污染的情况,提出修复措

2、施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时间顺序 过去的和现在的,即已经发生过的将来的,即没有发生过的评价对象 主要针对土壤和地下水项目涉及到的大气、水、噪声、电磁、生态等专项评价内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如污染,提出修复措施评价对象所涉及到的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预防措施评价阶段 分阶段不分阶段评价手段第一阶段采用潜在污染评价方式 第二阶段采用客观评价技术(如现场采样,检测等手段) 第三阶段风险评价和工程修复预侧评价技术 一般运用各专项污染评价模式场地环境评价和环境评价对比表场地环境评价和环境评价对比表4场地环境调查的主要任务场地环境调查的主要任务识

3、别污染物和污染分布,为风险评估和修复提供基础数据。No. 1 消除调查的不确定性,提高调查的精准性。No. 3 识别场地地层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No. 25 本标准只规定了污染场地中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 没有规定含有放射性污染的场地调查、沉积物污染调查及场地建购物、设备、固废污染的调查; 场地内残余废物调查见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场地内建筑物和设备调查和取样见杀虫剂类可持续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技术研究。适用范围适用范围6项目内容评述适用范围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土壤污染事故等类型的监测。不仅适用于小尺度的而且还适用于大尺度的土壤环境监测,适用的用地

4、类型也较多,是一普适性规范。对于产地调查,显得针对性不强。内容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包括了土壤采样准备至评价的全过程。采样点布设总体上分成随机布点采样、分块随机布点采样、系统布点采样方法。并给出了区域、农田、建设项目等的布点采样法。总体上采样布点方法适合场地环境调查。但在具体应用上差距较大,因为场地调查土壤采样点布设采用的基本原则是在场地调查的基础上预测可能的污染区域,设计布点方案。采样操作采样工具为铁锹、圆状取土器等手工取土工具。介绍了坑采方式。规范中采样操作内容很少,钻探技术基本没有涉及。难于满足场地环境调查的要求。监测项目常规

5、项目、特定项目和选测项目。常规项目包括:pH、阳离子容量、重金属、六六六、滴滴滴。在场地调查中,通常监测项目主要是根据该场地的历史、现状的调查识别出来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质量保证和控制无完善的现场操作质控要求。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精密度控制、准确度控制、质量控制图等。场地环境调查应有采样现场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保证程序。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指数法、超标率、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综合污染指数。场地环境调查中可以参考。但场地调查中重要的评价方法是单因子评价。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7项目内容评述目的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护地下水水质,

6、防治地下水污染。对于区域的地下水环境及其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该规范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场地环境调查,但由于场地环境调查并不是该规范的重点,所以规范中有些内容并不完全适用。适用范围地下水的环境监测,包括国控监测井,省级、市级、县级、控制监测井的背景值监测和污染控制监测。内容包括总则、地下水监测网点设计、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样品管理、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实验室分析和质量控制。规范中比较详细的论述了地下水采样、监测和分析的方法,基本上可以用来指导场地环境评价的地下水现场工作和实验室工作,只是需要在一些细节上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监测点网密度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100km2 0.1眼井,

7、每个县至少应有1-2眼井,平原地区一般为每100km2 0.2眼井,重要水源地或者污染严重地区适当加密。一般场地环境调查的场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监测点网密度应根据场地的面积,污染源的位置等基本情况进行布设,通常密度较高,以单位米计。监测项目选择地下水质量标准中要求控制额监测项目;根据本地区污染源特征,选择国家水污染排放物排放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以反映本地区地下水主要水质污染状况。在场地环境评价中,通常地下水的常规水质指标并不是监测的重点, 其监测项目主要是根据该场地的历史、现状的调查识别出来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质量保证和控制无现场操作的质控要求。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检验、实

8、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程序。场地环境调查应有采样现场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保证程序。资料整编当获得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后, 各监测站的地下水监测信息需要进行整理、分级管理、逐级上报。场地中环境评价中可以参考相关记录表格。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8 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 场地特征:场地利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环境特征、区域自然和社会特征; - 污染物:重金属、VOCs、SVOCs; - 污染物程度和分布。 规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 - 程序化:设定了调查规定的步骤和内容。 - 系统化:制定工作计划,信息、数据和结果文件化。 可操作性原可操作性原则则 - 综

9、合考虑技术的获取、时间和经费制定调查计划。基本原则基本原则910 第一阶段 - 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 - 生产工艺和流程 第二阶段 - 环境科学 - 地质和水文地质 - 化学调查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调查人员应具备的知识11 判据: - 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包括了场地上污染源对场地上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及场地外污染源通过大气扩散沉降和地下水迁移污染调查场地。 - 现有资料和历史追溯资料欠缺无法判断场地是否被污染。如何判断需要第二阶段场地调查?如何判断需要第二阶段场地调查?12 判断要点: - 场地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设施或活动,如化工厂、农药厂、冶炼厂、加油

10、站、化学品储罐、固废处理,一般要进入第二阶段调查。 - 时间:至场地未被污染前; - 空间:场地内外及地上地下; - 污染源: 一次污染源:产生污染的设施和活动 二次污染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沉积物 - 不确定性分析如何判断需要第二阶段场地调查?如何判断需要第二阶段场地调查?13 判据: - 各类污染物浓度均为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以及清洁对照点的浓度。 判断要点(1): - 标准: 种类:筛选值、风险评估启动值、环境质量标准、基准值 土壤:根据污染土壤暴露途经选择,水源地须考虑对水源污染的途径,建议使用居住却土地利用类型; 地下水:生活饮用水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其他; 其他:适度考

11、虑异味等因素; 原则:选择严格和保守的标准(致癌风险小于10-6, 危害商小于1)如何判断需要详细采样分析?如何判断需要详细采样分析?14 判断要点(2): - 清洁对照点: 污染物种类:主要指重金属 数据来源:政府、机构权威发布的数据或实测 - 没有标准的污染物: 权威发表的毒性数据或基准值 污染物的降解和生物富集性 受体和环境影响(如:污染程度) 试验数据判断 -不确定性分析:场地内外确实存在一次污染源、土壤和地下水检测出场地内外有关特征污染物可以认为出现重大不确定性,需增加确认采样或加密布点。如何判断需要详细采样分析?如何判断需要详细采样分析?15 判据: - 关注污染物:根据场地污染特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6125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