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东路方案设计说明



《重庆东路方案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东路方案设计说明(2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一章 给排水工程1.1 工程规模本次设计为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东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路线呈东西走向,西起河雅路,东至东区环路,道路坐标长度为1720m,道路规划红线宽度 40ml本次设计包括此段道路的给水管网工程和污水管 网工程。1.1.1 编制依据1、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2、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 ;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 2016 年版) ;5、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032-2003 ) ;6、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 31962-2015 )
2、 ;7、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 号文8、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 50331-2002 ) ;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69-2002 ) ;10、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11、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41-2008) ;12、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8 2008) ;13、 、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101 2004) ;1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15、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
3、B50013-2006) ;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3-2014) ;17、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 。18 、道路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1.1.2 地震效应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规划图(GB18306-2015)中附录A所列,金昌市抗震设防 烈度为七度,设计分组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场地平坦开阔,地震时不会发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属对工程建 设一般场地;场地圆砾层呈中密- 密实状,岩土地震稳定性好,场内无液化土存在,适宜工程建设。1.2 给排水工程现状1.2.1 给水现状金昌中心城
4、区用水来自35 公里外的金川峡水库,水经明渠流至距水库10 公里处的迎山坡净水厂,经净化处理后送入金昌中心城区。金昌市净水厂位于河西堡镇迎山坡,占地51 亩,设计日供水能力10 万吨。市政配水站 1 座, 设在雅永公路十八公里处的金川河西岸。已建输水管线40 余公里,配水管线6.2 公里,输水管线将水厂净化后的达标水送入配水站,再由配水管线送至新华大道、永窖路上的中心城区供水管网。目前市政供水范围14 个区, 9777 户,其中机关单位442 户,商业网点 560 户,居民8775 户,金川公司9 个小区。现状年供水总量1781 万m3,日均供水量约4.88万吊,用水高峰期日供水量6.8万m3
5、。金川公司现有2 座净化处理站,分别为迎山坡生产水净化站和白家嘴净化站,工业水处理规模为24 万吨 /日,生活水处理规模为5.1 万吨 /日。金昌市中心城区供水水源取自金川峡水库,部分工业及道路、广场、绿化、景观等其他低质用水采用城市再生水。2020 年金昌市中心城区总供水规模可达到53 万吨 /日。重庆路(长春路至嘉峪关路)敷设DN500的给水管线,重庆路(嘉峪关路至河雅路)敷设DN400合水管线。1.2.2 排水现状金昌中心城区现有一座污水处理厂,位于中心城区东北部,占地12.5公顷,设计规模8万吨/日,目前运行规模4万吨/日,处理工艺为CASSC 艺,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中心城区污
6、水收集干管约38 公里,分别由污水处、市政处、个别小区及企业等管辖。金川公司现有污水处理站1 座,规模为5 万吨 / 日,占地5.5 公顷,处理二厂区内的普通生产生活废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用水。二厂区内的酸碱废水排放至污水大坑,含重金属离子水排放至重金属离子水处理站,回收有价金属后排入污水大坑。一厂区部分污水和家属区污水排入市政管网。根据金昌市多年经验及地理、气候条件,规划中心城区排水系统不独立设置雨水管网,雨水沿路面自然排放,就近排入绿地或水系。局部低洼路段无法自然排放的,可设置雨水口,将雨水就进排入污水管道。污水采 用管网收集,集中处理。1.3 给排水规划1.3.1 给水规划规划建议将金川
7、公司供水系统与市政供水系统逐步整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运行,实现分质供水。由金昌市迎山坡净水厂承担中心城区生活用水的供应,现状供水规模为10万吨 /日, 规划扩建至15万吨/ 日。 迎山坡净水厂出水经输水管道输送至市政配水站,再由市政配水站配水至中心城区。将金川公司迎山坡生产水净化站扩建改造为工业水厂,供水规模为30万吨 / 日,承担中心城区80%以上的工业用水供应,其余工业用水由再生水供应。将金川公司白家嘴净化站改造为工业配水站,工业用水由水厂输送 至配水站,再由配水站分配到工业用户。原金川公司负责的居住区供水管道应逐步移交市政部门进行管理、运行和维护。根据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及功能分
8、区,合理规划供水管网,对现状管线进行优化改造,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可靠,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降低管网漏失率和供水能耗。1.3.2 排水规划规划至 2020 年, 保留并完善现状市污水处理厂,主要接纳处理金川河以西城区(不含金川公司二厂区)的生活生产污水,按8 万吨 /日的设计规模运行。金川公司老厂区现状有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普通生产生活废水,规模为 5 万吨 / 日。 由于金川公司生产废水种类较多,各工艺用水水质有较大不同, 建议金川公司根据工艺特点、用水规模和水质以及企业发展规划等,制定详细的水循环利用规划,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对内部各类污水进行妥善处理,提高水重复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行水资源
9、综合利用。根据 金昌市新材料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新建新材料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1 座,接纳园区内新华大道以北企业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新华大道以南进驻园区企业的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由企业自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对现状污水管道进行梳理整合,改造、完善老城区管网,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新建管道应严格按照城市用地布局、路网规划进行设计及铺设,充分考虑城市近远期发展,贯彻“基础设施先行”原则,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并为污水再生利用提供保障。( 1 )县域城镇雨水以“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为原则,就近自流或提升排入水体,污水按区域系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利用。
10、食品加工等工业污、 废水由企业自行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排水系统,城区所有医院污水应经过消毒处理达标后,排入城镇排水管道。( 2)提倡雨、污水综合利用,区域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共享及污水资源化,工业污水应尽可能循环和重复利用。( 3) 近期建设要充分考虑到远期规划的实施,为远期城镇良性发展打好基础;近期建设投入要量力而行,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建设内容的原则。( 4) 所有排入本工程设计范围的工业废水水质均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96) 和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J343-2010) 。( 5)工程设计执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2006)( 20
11、14年版)、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032-2003及 其它相关规范和标准。1.4 存在问题1.4.1 给水工程存在问题( 1 )供水运行机制落后、管理分散,对统一调度、管网改造维修带来不便;( 2)节水意识不强,部分管网老化,跑、冒、滴、漏严重,且存在水质二次污染隐患;( 3) 部分管径偏小,管线布置不合理,导致高峰时不能满足用水要求;( 4)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供水范围扩大,用水量不断增加,供水主 干线超负荷运行;( 5)管网密度相对较低,除主干管连成环网外,其他绝大部分为支状布置,造成供水不均匀、供水安全性降低。1.4.2 排水工程存在问题( 1 )污水管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