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保温、防腐专业质量技术培训

上传者:2****5 2022-06-27 14:10:42上传 PPT文件 360.01KB
保温、防腐专业质量技术培训_第1页 保温、防腐专业质量技术培训_第2页 保温、防腐专业质量技术培训_第3页

《保温、防腐专业质量技术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温、防腐专业质量技术培训(4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保温、防腐质量管理培训山东省电力质检中心站质检员培训课件刘广赞2014年4月.培训提纲第一部分保温的意义保温材料目前状况及发展方向目前施工中主要保温材料的检测方法和性能要求主要保温施工工艺介绍保温施工验收及竣工档案移交第二部分防腐概念及分类基层处理的方式及相关标准要求油漆涂装的工艺流程各类防腐涂层的检测方法及检测合格标准相关防腐检测仪器的操作方法。保温的意义保温的意义从定义的角度来讲: 保温是指覆盖在设备、管道及其附件上,以达到减少散热损失或降低其外表面温度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或者说,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热,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其意义在于:提高火力发电厂机组性能指标,改

2、善生产环境,增加经济效益,全面提高机组投产水平,确保投产机组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运行。保温材料目前状况与发展方向保温材料目前状况与发展方向1、目前使用的保温材料在应用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硅酸钙在含湿气状态下,易存在腐蚀性的氧化钙,并由于长时间内含有水分,不易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玻璃纤维易吸收水分,不适于低温环境,也不适于540 以上的温度环境;矿渣棉同样存在吸水性,不宜用于低温环境,只能用于不存在水分的高温环境下;聚氨酯泡沫与聚苯乙烯泡沫不宜用于高温下,而且易燃、收缩、产生毒气;泡沫玻璃由于对热冲击敏感,不宜用于温度急剧变化的状态下,所以为了克服保温隔热材料的不足,各国纷纷研制轻质多功能

3、复合保温材料。 2、憎水性是绝热保温材料重要发展方向。材料的吸水率是在选用绝热材料时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常温下水的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3.1倍。绝热材料吸水后不但会大大降低其绝热性能,而且会加速对金属的腐蚀,是十分有害的。 3、发展新型保温材料成为研究的主导方向。目前,已经出现几种新型保温材料(例如纳米孔绝热材料、复合绝热材料石棉代用品等)。纳米孔绝热材料: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纳米孔硅质保温材料就是纳米技术在保温材料领域新的应用,组成材料内的绝大部分气孔尺寸宜处于纳米尺度。保温材料目前状况与发展方向保温材料目前状况与发展方向4、当前建筑行业和建材市场出现了一

4、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只关注是否达到了建筑外保温材料的防火安全性能指标,却忽视了能否达到节能指标。显然,这会给国家建筑节能和低碳减排的重大决策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无机保温材料(例如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等)研究重点应放在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限制灰尘和纤维的排放、减少黏结剂的用量。有机保温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等)研究重点应放在找出更合适的发泡剂以代替F11;以改进材料的阻燃性能和降低材料的生产成本。 5、因此,保温材料发展要有正确导向,就是持走建筑节能与防火安全两者兼顾的发展道 路,坚持拓展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相结合的技术途径。研制多功能复合保温材料,提高产品的保温效率和扩大产品

5、的应用面。纵观全球保温材料的发展历程,化学有机材料的隔热保温占到80%左右,可见有机材料是未来保温 材料发展主流的方向不容置疑。保温材料的性能及检测保温材料的性能及检测1、保温材料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能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外,其使用状态下的热导率和密度尚应符合下表。2、保温材料及其制品至少应符合下列规定:(1)硅酸钙制品应采用耐高温增强纤维,其抗压强度不小于0.4MPa,质量含湿率不大于7.5%,干燥线收缩率不大于2%,在使用温度下不产生裂缝,剩余抗压强度不小于0.32 MPa。本管理手册采用无石棉制品。(2)纤维类制品(岩棉、矿渣棉、玻璃棉、硅酸铝棉纤维制品)的渣球含量、有机物含量和纤维

6、平均直径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3)膨胀珍珠岩制品应采用憎水型,其热导率应不大于0.062W/(mK)(255),憎水率应不小于98%。保温材料的性能保温材料的性能 (4)复合硅酸盐制品宜采用憎水型,其憎水率应不小于98。4、 保温材料应按GB 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选用不燃类材料,并应符合环保要求。5、 保温设计采用的保温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检验报告必须是由具备国家相应资质的法定检测机构按国家标准检验而提供的原始文件,其报告应列出下列性能: (1) 热导率方程式、图或表,对于松散或可压缩的保温材料,为使用密度下的热导率方程式、图或表。 (2) 密度,对于松散或可压缩的保温材料,

7、为使用状态下的密度。 (3 )最高使用温度。 (4) 不燃性。 (5) 对硬质保温制品,应具有抗压强度、质量含水率、线收缩率和抗折强度等;对软质保温材料及其半硬质制品,应具有渣球含量、纤维平均直径、有机物含量、加热永久线变化、吸湿率、憎水率等。 (6) 对设备和管道表面无腐蚀。保温材料的性能及检测保温材料的性能及检测用于奥氏体不锈钢设备和管道上的保温材料,其氯化物、氟化物、硅酸根、钠离子的含量应符合GB/T 17393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的规定。保温施工材料使用前应提交的质量文件:保温施工材料使用前应提交的质量文件:1 保温材料必须具有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其规格、性能等技术

8、指标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规定;2 矿纤维保温材料(浇注料等除外)宜采用内薄膜外纸盒双重包装,且包装上需准确清楚的标识有材料名称、批次号、规格型号尺寸、容重、品牌、生产厂家及联系方式等字样。质量见证 保温材料一般分为硬质材料制品(硅酸钙制品等)、矿纤材料成型制品(岩棉制品、硅酸铝制品等)、松散材料(硅酸铝棉等)等。 硬质材料制品矿纤材料成型制品松散材料密度 抗压强度 导热系数 含湿率 渣球含量 线(热)收缩率 纤维平均直径 压缩性能及回弹率 憎水率 最高使用温度 尺寸偏差及外观要求 保温材料质量见证取证表保温材料的性能及检测保温材料的性能及检测保温材料的性能及检测保温材料的性能及检测现

9、场验收现场验收保温材料运抵现场后,先核对产品合格证、外观、几何尺寸作检查并由工程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对保温材料进行抽样、封存并送检。待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保温材料其他检验规定保温材料其他检验规定1 受潮的保温材料经过干燥处理后仍不能恢复合格性能时,不得使用;2 用于保温的保温材料及制品的含水率应小于7.5%;3 用于防冻、防潮的保温材料及制品的含水率应小于1%;4 对防潮层、保护层材料及其制品的抽检,应符合本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规定;5 在材料保管期内,如发现有变质、劣化现象,则应检验其理化性能,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对超过保管期限的保温层、防潮层、保护层材料及

10、其制品应重新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一、保温支撑件:一、保温支撑件:(1) 立式设备和管道、水平夹角大于45的斜管和卧式设备的底部,其保温层应设支撑件。对有加固肋的烟风道和设备,应利用其加固肋作为支撑件;(2) 支撑件的位置应避开阀门、法兰等管件。对设备和立管,支撑件应设在阀门、法兰等管件的上方,其位置不应影响螺栓的拆卸;(3) 支撑件宜采用普通碳素钢板或型钢制作;(4) 保温支撑件焊接时,焊条的材质应与母材的材质匹配;(5)人孔门周围、膨胀节两侧和有振动的区域宜增加保温钩钉数量,并不得影响检修和维护;(6) 焊接支撑件时,宜用滑石粉或墨盒在设备上弹线定位,确定正确的焊接位置。支撑件焊接牢固

11、、可靠,焊接后及时清除电焊药皮,不得发生咬边、夹渣等现象;保温施工工艺保温施工工艺(7) 龙骨应分段安装,对接处不得焊接。(8) 介质温度小于450时,支撑件可采用焊接承重环;介质温度大于450时,支撑件应采用紧箍承重环。当不允许直接焊于设备或管道上时,应采用紧箍承重环。不锈钢与合金钢设备或管道上,宜采用紧箍承重环;(9) 采用软质保温材料及其半硬质保温制品时,为了保证金属保护层外形整齐美观,应适当设置金属骨架以支撑金属保护层;(10) 凡施焊后须进行热处理的设备,其上的焊接支撑件宜在设备制造厂预焊;(11) 支撑件的承面宽度应比保温层厚度少10mm20mm;(12) 支撑件的间距:对设备或平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4604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