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07血液循环



《运动生理学07血液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07血液循环(6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目的要求目的要求:掌握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掌握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掌握动脉血压的成因和影响;掌握动脉血压的成因和影响; 掌握运动时心血管功能变化的调节。掌握运动时心血管功能变化的调节。第七章 血液循环第四节第四节 运动训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运动训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第三节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第一节 心脏生心脏生理理 第二节第二节 血管生理血管生理心脏的一般结构心脏的一般结构 四个腔室四个腔室: :右心房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心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房和左心室。 瓣膜:房室瓣瓣膜:房室瓣 半月瓣半月瓣 功能:保证血流功能:保证血流在心脏内朝着一在心脏内朝着一个方向流动,防
2、个方向流动,防止血液逆流。止血液逆流。 第一节第一节 心脏生理心脏生理一一 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理特性血液循环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 始的流动。始的流动。 自律性自律性 自律性细胞自律性细胞 兴奋性兴奋性 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 工作性细胞工作性细胞 传导性传导性 收缩性收缩性 机械特性机械特性 按组织学、电生按组织学、电生理、及功能分理、及功能分(一)(一) 兴奋性兴奋性 心肌细胞兴奋性:心肌细胞兴奋性:心肌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即兴奋反应的能力,即兴奋性性。1 1、心肌细胞的生物电象现象、心肌细胞的生物
3、电象现象1 1)去极化过程()去极化过程(0 0期)期) StSt去极化去极化阈电位阈电位NaNa+ +通道开放通道开放NaNa+ +迅速内流迅速内流膜膜电位倒转电位倒转NaNa+ +通道关闭通道关闭上上升支升支2 2)复极化过程(具有四期)复极化过程(具有四期) 1 1期(快速复极化初期)期(快速复极化初期) NaNa+ +通道关闭通道关闭ClCl- -通道开放通道开放ClCl- -内流内流膜电位为膜电位为0 0 ClCl- -停流停流2 2期(平台期)期(平台期) 在去极化在去极化-40mv-40mv时时CaCa2+2+通道开放通道开放CaCa2+2+缓慢内流缓慢内流K K+ +少外流少外
4、流电荷持平电位近电荷持平电位近0 0平台时长(平台时长(100150ms100150ms) 是心肌动作电位时间较长的原因,也是区别于肌是心肌动作电位时间较长的原因,也是区别于肌肉、神经的主要特征。肉、神经的主要特征。3 3期(快速复极末期)期(快速复极末期) 平台延长平台延长CaCa2+2+通道关闭通道关闭K K+ +逐渐开放逐渐开放CaCa2+2+全关闭全关闭K K+ +全开放全开放K K+ +迅速外流迅速外流电位复原电位复原4 4期(静息期)期(静息期) 复极化到静息水平,在复极化到静息水平,在ATPATPasease作用下,将各离子作用下,将各离子转到正常状态。转到正常状态。2 2、兴奋
5、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心肌细胞每次兴奋后,兴奋性要经历有效不心肌细胞每次兴奋后,兴奋性要经历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 由于有效应期特别长(从收缩期到舒张早期由于有效应期特别长(从收缩期到舒张早期之后)所以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之后)所以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A A:动作电位曲线:动作电位曲线 B: B: 机械收缩曲线机械收缩曲线ERPERP: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 RRP: RRP: 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SNPSNP:超常期:超常期 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超 常常 期期概念: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概念:心肌在不受外
6、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兴奋和收缩的特性。 窦性心率: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窦性心率: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点的心脏活动。异位节律:以窦房结以外部位为起搏点引起的心脏活异位节律:以窦房结以外部位为起搏点引起的心脏活动动。 (二)(二) 自动节律性自动节律性(三)(三) 传导性传导性概念:心肌细胞有传导概念:心肌细胞有传导 兴奋的能力兴奋的能力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 窦房结窦房结 结间束结间束 房室结房室结 房室束房室束( (房结区、结房结区、结 区、结束区区、结束区) ) 浦肯野氏纤维浦肯野氏纤维 正常兴奋传导途径
7、:正常兴奋传导途径:窦窦 房房 结结 结间束结间束 房间束房间束(优势传导通路)(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交界房室交界 心房肌心房肌 房室束房室束 左、右束支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 心室肌心室肌(四)(四) 收缩性收缩性 1. “1. “全或无全或无”同步收缩同步收缩 心房和心室内特殊传导系的传导速度快,而心肌细心房和心室内特殊传导系的传导速度快,而心肌细胞间闰盘处的电阻又低,所以兴奋一传到心房或心胞间闰盘处的电阻又低,所以兴奋一传到心房或心室,几乎同时遍及整个心房或心室肌细胞,从而引起室,几乎同时遍及整个心房或心室肌细胞,从而引起所有心房肌或心室肌同时收缩所有心房肌或心室肌同时收缩2
8、2不发生强直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可达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可达200200毫秒毫秒(ms)(ms),相当于整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在有效不应期内,任何刺激都在有效不应期内,任何刺激都不能使心肌细胞再发生扩节性兴奋和收缩。不能使心肌细胞再发生扩节性兴奋和收缩。3. 3.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期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期 在有效不应期后,受到一次额外的刺激,心肌产在有效不应期后,受到一次额外的刺激,心肌产生一次期前收缩,而紧接传来的窦房结兴奋,落在此生一次期前收缩,而紧接传来的窦房结兴奋,落在此次兴奋的不应期内,出现一次收缩的次兴奋的不应期内,出现一次收缩的“脱失脱失”
9、,需下,需下一次兴奋的到来,期间有一个代偿间期。无完全代偿一次兴奋的到来,期间有一个代偿间期。无完全代偿间期则心跳不是由窦房结起动。间期则心跳不是由窦房结起动。二二 心动周期与心脏泵血功能心动周期与心脏泵血功能(一)(一)心动周期与心率心动周期与心率1 1、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时程:时程:T1/fT1/f60s/7560s/750.8s0.8s特点:特点:舒张期时间舒张期时间 收缩期时间收缩期时间 全心舒张期全心舒张期0.4s 0.4s 利心肌休息和室充盈利心肌休息和室充盈 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心房心房0.1
10、S0.1S0.7S0.7S心室心室0.3S0.3S0.5S0.5S2 2、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变动范围:正常变动范围:6060100100次次/ /分分年龄差异:新生儿的心率可达年龄差异:新生儿的心率可达130130次次/ /分以上,随着分以上,随着 年龄增长,心率逐渐减缓,到年龄增长,心率逐渐减缓,到15-1615-16岁时,已接岁时,已接 近成年人水平。近成年人水平。性别差异:女性心率性别差异:女性心率 男性男性, ,高高3-43-4次次/ /分。分。体质差异:弱体质差异:弱 强强 训练良好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较慢。训练良好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
11、较慢。最大心率最大心率( (次次/ /分分)=220-)=220-年龄年龄( (岁岁) )心率实践意义:心率实践意义: 在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在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 强度和生理负荷量,并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强度和生理负荷量,并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 务监督。务监督。 (二)(二) 心脏的泵血过程心脏的泵血过程 (三)心电图(三)心电图 1 1 心电图心电图(ECG):(ECG):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 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2 2 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P P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