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

上传者:11****88 2022-06-10 19:52:43上传 PPT文件 1.84MB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_第1页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_第2页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_第3页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5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微生物包括哪五类:微生物包括哪五类:真菌真菌原生动物原生动物特点:特点:结构都相当简单结构都相当简单, ,个体多数十分微小个体多数十分微小. .通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有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 .且体内一般不含有叶绿且体内一般不含有叶绿素素.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菌界病毒界病毒界一、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营养要素一、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营养要素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_的不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同需求,配制出供

2、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2种类:按照培养基的形态划分。种类:按照培养基的形态划分。(1)液体培养基:配制成的液体培养基:配制成的_状态的基质。状态的基质。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液体液体(2)固体培养基:配制成的固体培养基:配制成的_状态的基质。在液状态的基质。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如琼脂,制成琼脂固体培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如琼脂,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微生物在养基,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微生物在其上面生长,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其上面生长,可形成肉眼可见的_,主要用于,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等。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等。固体固体菌落菌落培养基种类培养基种类特点特点用

3、途用途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不加凝固剂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半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加凝固剂,如琼脂如琼脂观察微生物的运动、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分类鉴定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分离、鉴定、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活菌计数、保藏菌种按照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划分按照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划分液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均匀混浊生长沉淀生长半固体培养基:无动力 有动力(弥散固体培养基:菌落固体培养基:菌落按照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划分按照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划分用用途途选择选择培养培养基基培养基中加入某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生物的生长

4、,促进所需要的微生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物的生长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高浓度食盐)鉴别鉴别培养培养基基根据微生物的代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示剂或化学药品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若有,菌落呈现黑菌落呈现黑色,并

5、带有金属光泽色,并带有金属光泽)选择培养基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分离固氮菌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鉴定培养基:鉴定所培养生物的类型2、培养基配制原则: (1)目的要明确: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确定配制培养基的种类,因为不同的微生物对培养物质的需求不同。 (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3)pH要适宜:各种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同。 细菌pH为:6.5-7.5; 放线菌pH为:7.5-8.5; 真菌pH为:5.0-6.0。3、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不管哪种培养

6、基,一般都含有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水、碳源碳源、和、和氮源氮源、无机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另等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特殊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例如例如: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即细菌生长必即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以及氧以及氧气、二氧化碳、渗透压等的要求。气、二氧化碳、渗透压等的要求。 碳源碳源氮源氮源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概念概念凡能为微生物提供凡能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碳元素的营养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物质凡能为微生物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所需氮元素的供所需氮

7、元素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微生物生长不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缺少的微量有机物物来源来源无机碳源:无机碳源:CO2、NaHCO3等;有机等;有机碳源:糖类、脂肪碳源:糖类、脂肪酸、花生粉饼、石酸、花生粉饼、石油等油等无机氮源:无机氮源:N2、氨、铵盐、硝酸氨、铵盐、硝酸盐等;有机氮源:盐等;有机氮源:尿素、牛肉膏、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氨基酸蛋白胨、氨基酸等等酵母膏、蛋白胨、酵母膏、蛋白胨、动植物组织提取动植物组织提取液液最常最常用来用来源源糖类,尤其是葡萄糖类,尤其是葡萄糖糖铵盐、硝酸盐铵盐、硝酸盐维生素、氨基酸、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碱基作用作用主要用于构成微生主要用于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

8、和一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异养些代谢产物;异养微生物的主要能源微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物质主要用于合成蛋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含氮的代谢产物酶和核酸的组成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成分特别提示特别提示(1)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最常利用的氮源是铵盐、硝酸盐。是葡萄糖;最常利用的氮源是铵盐、硝酸盐。(2)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有机物的有机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能源。既是碳源,又是氮源、能源。(3)有些培养基不需要添加生长因子,生物自己能有些培养基不需要添加生长因子,生物自己能合成;而绝大

9、多数微生物培养需要加入生长因子,合成;而绝大多数微生物培养需要加入生长因子,原因是他们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要的酶或合成原因是他们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要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能力有限。pH 特殊营养物质特殊营养物质 氧气氧气 维生素维生素 酸性酸性 中性或微碱性中性或微碱性 无氧无氧 二、无菌技术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_的入的入侵,具体操作如下:侵,具体操作如下:(1)对实验操作的对实验操作的_、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洁和消毒。(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

10、行灭菌。等器具进行灭菌。(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为避免周围环境中_的污染,实验操作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_相接触。相接触。外来杂菌外来杂菌空间空间微生物微生物周围的物品周围的物品旁栏思考题旁栏思考题1无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解析解析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因此实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因此实验室中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验室中无菌技术还

11、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物感染。答案答案无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微生物感染。2消毒和灭菌消毒和灭菌(1)消毒消毒概念: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概念: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体表面或_一部分对人体有危害的微生物一部分对人体有危害的微生物(不不包括芽孢和孢子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常用方法:_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等。剂消毒法等。(2)灭菌灭菌概念: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概念: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_的的微生物。微生物。常用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4311.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