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者:to****u 2022-07-27 03:59:00上传 DOCX文件 213.18KB
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某项目三期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5年9月2日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1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二、施工总目标7三、施工总体安排8四、第一次工地会议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16第一章主要施工方法18土石方工程18第一节施工前的准备18第二节施工测量工作21第三节土石方开挖工程25第四节 石方爆破工程 31第五节 场区回填及土石方外运 45第六节明沟盲沟工程48边坡工程50第一节工程概况50第二节 土石方回填施工 51第三节强夯地基基础施工56第四节 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 61第五节锚杆框架梁施工64第六节人字型截水骨架施工68第七节土工格栅施工71第八节人字骨架灌草护坡施工72第九节喷混植生护坡施工73第

2、十节其它防护工程施工75第二章拟投入的主要物质计划77第三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78第四章劳动力安排计划83第一节劳动力配置83第二节劳动力计划表84第三节施工劳动管理85第四节人员配备及动员周期85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87第一节质量保证措施87第二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88第三节质量保证制度96第四节质量体系的实施101第五节质量检查评定体系107第六节质量保证体系、评定体系107第七节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108第六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109第七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18第八章 确保环保及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25第九章网络计划及施工顺序142第一节计划网络图14

3、2第二节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安排表146第十章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147第一节冬雨季施工措施147第二节工程协调配合工作 154第三节综合管理水平 157第四节成本控制措施161第五节废材回收的成本核算 161第六节缺陷责任期内对工程修复措施 162第七节廉洁经营162第H一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用地163表1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66表2 劳动力计划表167表3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168表4 施工总平面图()169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一、工程概况及特点(一)工程概况1、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某项目三期土石方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施工招 标

4、文件补遗书。2)踏勘工作现场及调查咨询资料3)施工机械、劳动力消耗定额;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JGJ120-2012)6)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a2012)7)爆破安全规范(GB6722-2014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180-2009)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1)验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2)国家及地方有关现行土石方施工验收规范、 规程、标准以及省、 市对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工程

5、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HSE要求运行。13)本公司的技术管理水平和机具设备能力,以及长期积累的多个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的丰富经验。14)严格遵守国家和政府有关部位在安全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等方 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尊重施工区域周边单位和居民日常生活、 学习、 工作习惯。15)工程招标文书规定的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 验收规范。(2)编制原则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图纸、勘察资料及技术资料所 编制的初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工程的总体布置、施工技术方案、工期、 质量、安全、环保和卫生等起着指导作用,开工前在此基础上再另行编制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

6、理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 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尽可能缩 短工期。2)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 作业水平。3)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规程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做 到文明施工。4)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结合本工程现场具体情况,不断优化施 工方案,以满足业主对质量、安全、工期、环保方面的要求为宗旨,精心 施工,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2、工程概况(1)基本情况1)本工程为某项目三期土石方工程,合同内容包括土石方的挖、填、 爆破转运及边坡整治,为后续施工做好场地准备。2)招标范围:某项目三期土石方工程3)工期要求:土石方

7、工程100天(日历天);4)质量要求:一次验收合格5)承包方式:固定单价合同(2)工程建设地点位于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绕城高速外侧,大面镇的 南,川师大成龙校区的西侧。(3)工程地质条件地质地貌成都市在大地构造体系上,东部是龙泉山构造带,西部是龙门山构造 带,处于两构造带间的成都平原北起安县、南至名山、西抵龙门山前、东 达龙泉山,习惯上称为成都坳陷。龙泉山构造褶皱断裂带,展布于中江、龙泉驿、仁寿一带,长约20kmi 宽约15km,为一系列压扭性逆(掩)断层组成,走向北东,构造形态狭而 长,现期断裂活动甚少。龙门山构造带为滑脱逆冲推复构造带, 经青山、灌县至二郎山,绵亘 达500km,宽2440km

8、,是一个经过了多次强烈变动、规模巨大、结构异 常复杂的北东向构造带。总体来说,成都坳陷与成都平原分布的范围基本一致,成都市区所处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东侧距龙泉山褶皱带约20km,西侧距龙门山断裂 带约50km,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微弱,历 史上从未发生过强烈地震2008年汶川8.0级强震,该场区均未遭受破坏性地震危害。从区域地质构造来看, 该场地属于相对稳定场地。1)气象据成都市气象台观测资料表明,成都市的气象特征为: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16.0OC,极端最高37.0 oC,极端最低为5.7 oC。降水量:多年平均953.00mm日最大200.30mm蒸发量:多年平均值1031.30mm相对

9、湿度:多年平均值84%多年平均风速:1.38m/s ,最大风速15.20m/s(NE向),极大风速为28.20 m/s,主导风向为NN的,出现频率为12%2)地形地貌建筑场地内西北向高,东南低低,地形呈缓斜坡形态分布,区内地形 坡角1°5° ,局部20°40°场地内孔口绝对高程在 504.77515.92m 之间,最大高差约11.15m,在地貌单元上属于岷江水系m级阶地3)岩土体工程类型1 .经勘察查明,在本次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2fgl)和白垩系灌口组(K2g)组成。各层岩土的构

10、成和特征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 Q4ml)素填土:棕红黄褐色,稍湿,以泥岩岩屑、粘性土为主,含少量植物根须和虫穴,于场区内普遍分布,局部夹少量杂填土。145#、119#和粘土交接面处有1.52.0m厚呈流塑状。堆积时间约 13年。层厚0.50 9.80m。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2fgl)粘 土:黄褐色灰黑色,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含铁镒质氧化物结核及少量钙质结核,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粉土,夹少量粉粒,裂隙发育一般,裂隙中含少量灰白色高岭土,具有弱膨胀潜势。和泥岩交接面处含少量卵石。按照状态分为3个亚层:粘 土-1 :黄褐色灰黑色,硬塑,含铁镒质氧化物结核及

11、少量钙质结核,裂隙发育一般,裂隙中含少量灰白色高岭土。层厚0.604.50m。粘 土-2 :黄褐色灰黑色,可塑,含铁镒质氧化物结核及少量钙质结核,裂隙发育一般,裂隙中含少量灰白色高岭土。层厚0.507.50m。粘 土-3:黄褐色灰黑色,软塑,含铁镒质氧化物结核及少量钙质结核,裂隙发育一般,裂隙中含少量灰白色高岭土。层厚0.507.50m。白垩系灌口组(K2g)泥 岩:棕红紫红色,泥状结构,巨厚层构造,其矿物成分主 要为粘土质矿物,遇水易软化,局部夹乳白色碳酸盐类矿物细纹, 结构面 充填铁镒氧化物。水平层理,近水平产出岩层,局部相变为泥质粉砂岩或 砂岩。根据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33151.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