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全球性大气环流



《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全球性大气环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全球性大气环流(3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第2 2讲全球性大气环流讲全球性大气环流-2-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与季风环流目标导向:1.能够利用不同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和风向。2.能够在海陆分布图中分析不同季节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3.能够分析不同地区季风环流的成因和风向。-3-4-5-三、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6-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7-8-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变化的分析思路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析要从以下四个层次进行。1.“冷热不均使其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所示。-9-2
2、.“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10-3.“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11-4.“海陆分布使其断”。由于地球表面不均匀,有海陆之分,特别是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完整性,使气压带形成了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1)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冬季风。-12-(2)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夏季风。-13-二、区别不同气压带、风带的方法1.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
3、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2.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看垂直气流:上升气流区近地面是低气压带,下沉气流区近地面是高气压带。4.看风带风向:若风带风向为西南风,一定属于北半球西风带,若为西北风则是南半球西风带;西风带风向都与所在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反。-14-5.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15-16-17-18-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
4、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C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2)夏季,S市主要受 ( D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考法分析: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大气环流的分布与季节移动;考查信息的获取与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20-推理分析:1.信息提取(1)题干信息:“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说明水汽遇冷才能凝结成雾;“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说明雾的多发季节。(2)图表信息:-21-2.迁移应用第(1)题,用排除法。气温高、光照强
5、都不利于雾的形成,降水多少与题干中雾的形成条件关系不大。风力较弱则不利于雾的扩散,才会出现常被雾笼罩的现象。第(2)题,用直选法。S市属于地中海气候,该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22-(2016吉林长春十一中期中)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图示阴影地区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7月盛行风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关于甲、乙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流垂直运动不同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C.形成原因相同D.气候特征相同-23-2.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B.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