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病因推断



《第二章病因推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病因推断(4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病因及其推断病因及其推断预预防医学教研医学教研室第二章第二章Stanley B. Prusiner1942 prion1997年诺贝尔奖年诺贝尔奖Peyton Rous18791970 Barry J. Marshall 1951J. Robin Warren 1937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2005年年病因研究病因研究与与诺贝尔奖诺贝尔奖1966年,病毒与肿瘤年,病毒与肿瘤主要内容认识病因认识病因病因探讨的方法与步骤病因探讨的方法与步骤病因推断病因推断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第一节 认识病因认识病因鬼神、上帝、天意鬼神、上帝、天意金金木木水水火火土土气气人人活的传染物活的
2、传染物Lilienfeld的病因定义的病因定义迷信阶段迷信阶段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生物学病因的萌芽生物学病因的萌芽病因概念的发展病因概念的发展 单一病因学说单一病因学说多病因学说多病因学说1919世纪半叶,显微镜的革命性的世纪半叶,显微镜的革命性的开发,微生物学在欧洲开创和开发,微生物学在欧洲开创和发展。发展。 路易斯路易斯. . 巴斯德巴斯德 (1822-18951822-1895) 罗伯特罗伯特. . 科赫(科赫(1843-19101843-1910) 巴斯德和科赫开创了微生物研究巴斯德和科赫开创了微生物研究的新纪元。的新纪元。一、一、 单病因观单病因观 巴斯德巴斯德路易斯路易斯 (1
3、8221895)到了到了1919世纪末期微生物学的出现及发展,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纪末期微生物学的出现及发展,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 于是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每一种疾病必由某一种特异的病原物所引起的。于是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每一种疾病必由某一种特异的病原物所引起的。这就是这就是“特异病因学说特异病因学说”,也称为单一病因学说。,也称为单一病因学说。 病原体万能时代!一种微生物是不是某病的病原,一种微生物是不是某病的病原, Koch Koch提出了提出了四个条件四个条件:从该病的每个病人都能发现的这个病从该病的每个病人都能发现的这个病原微生物原微生物该病原微生物不仅能从病人分离出来,该病原微
4、生物不仅能从病人分离出来,而且能培养出纯品而且能培养出纯品用此纯品接种易感动物或人时用此纯品接种易感动物或人时, ,必能必能使该病重复出现使该病重复出现从感染的动物身上从感染的动物身上, ,能从新分离到该能从新分离到该病原菌微生物病原菌微生物 Robert Koch (1852-1885) 单病因观单病因观宿主宿主环境环境病因病因疾病的发生是疾病的发生是病因,宿病因,宿主主和和环境环境三要素互相作三要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三要素各占用的结果,三要素各占一角,三者通过互相作一角,三者通过互相作用保持平衡而使人体保用保持平衡而使人体保持健康。持健康。1.流行病学三角流行病学三角 二、多病因观二、多病因
5、观三角模式是在研究传染性疾病的过程被提出来的,因此三角模式是在研究传染性疾病的过程被提出来的,因此对传染病的病因研究有较强的适用性。它的对传染病的病因研究有较强的适用性。它的特点特点是是将病因从将病因从环境因素中分离出来环境因素中分离出来,这是传染病病原体的遗留物,但对非,这是传染病病原体的遗留物,但对非传染病在确定病因上有困难。传染病在确定病因上有困难。优点优点: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比单: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比单一病因论有较大的进步,有助于人们对疾病发生的条件的进一一病因论有较大的进步,有助于人们对疾病发生的条件的进一步认识。步认识。缺点缺点:
6、过分强调病因的确定性,而不是利用概率的观点来解释:过分强调病因的确定性,而不是利用概率的观点来解释和研究病因,它不适用于研究和解释非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和研究病因,它不适用于研究和解释非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宿宿主主遗传内核遗传内核生物生物环境环境理化理化环境环境社会社会环境环境 如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中遗传核较大,而在麻疹中宿主如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中遗传核较大,而在麻疹中宿主(免疫状态)和生物环境(空气传播)部分较大。(免疫状态)和生物环境(空气传播)部分较大。2.轮状模型轮状模型轮状模式将环境分为生物、理轮状模式将环境分为生物、理化和社会环境,宿主还包括遗化和社会环境,宿主还包括遗传内核,各种
7、因素分别被置于传内核,各种因素分别被置于层次不同的圆环之中。层次不同的圆环之中。轮状模式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可轮状模式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可随不同的疾病而有所变化。随不同的疾病而有所变化。 二、多病因观二、多病因观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心理、行为因素心理、行为因素医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因素(机制)因素(机制)疾病疾病卫生保健因素卫生保健因素远因远因近因近因预预 防防诊断、治疗诊断、治疗 二、多病因观二、多病因观3.疾病因素模型疾病因素模型疾病因素模型将病因因素分为两个层次疾病因素模型将病因因素分为两个层次特点:特点:疾病因素模型在病因分类上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疾病因素
8、模型在病因分类上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没有确定病因的困难。的实践指导意义,没有确定病因的困难。外围的远因外围的远因:包括社会经济、生物学因素、心理行:包括社会经济、生物学因素、心理行为因素、环境因素和卫生保健因素。为因素、环境因素和卫生保健因素。致病机制的近因致病机制的近因:主要是指与发病直接相关的医学:主要是指与发病直接相关的医学生物学因素,如致病基因、生理性缺陷或病理性改生物学因素,如致病基因、生理性缺陷或病理性改变。变。流行病学定义的病因即危险因素主要是指外围的远因中流行病学定义的病因即危险因素主要是指外围的远因中有关因素。它们具有有关因素。它们具有数目多数目多、导致疾病发生
9、概率低导致疾病发生概率低的特点。的特点。多因论说多因论说 MacMahon(1970)“病因网病因网”疾病之发生并非归因于单个孤立的病因,而是一连串病因疾病之发生并非归因于单个孤立的病因,而是一连串病因的结果;的结果;其中每一个病因都是它前面若干个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每一个病因都是它前面若干个因素综合的结果;一连串相互连起来的因素构成病因链;一连串相互连起来的因素构成病因链;由由“链链”构成构成“病因网病因网”;只要在任何一个单个病因环节上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阻只要在任何一个单个病因环节上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阻断或终止此疾病的继续发生。断或终止此疾病的继续发生。 二、多病因观二、多病因观4.病
10、因网络模型病因网络模型因果联接方式示意因果联接方式示意 F RR1RF1F2F3FR2R3F1F2F3R3R2R1 三、流行病学病因观三、流行病学病因观 病因病因(Cause)Cause) : :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Lilienfeld AM.(1920-1984)约翰)约翰.霍普金斯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教授大学流行病学教授四、病因的分类四、病因的分类1、必要病因、必要病因 指发生某疾病不可缺少的因子,即缺乏该因素时就
11、不指发生某疾病不可缺少的因子,即缺乏该因素时就不会发生该种疾病。会发生该种疾病。只有一种必要病因:传染病、营养缺乏只有一种必要病因:传染病、营养缺乏性疾病性疾病有多种必要病因:白血病有多种必要病因:白血病2、促成病因、促成病因 某因素存在可能导致某疾病发生的概率增某因素存在可能导致某疾病发生的概率增加,但是该病发生时不一定有该因素。加,但是该病发生时不一定有该因素。 第二节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致病因子 (agent) 宿 主 ( host ) 环 境(environment) 生物性致病因子生物性致病因子 化学性致病因子化学性致病因子 物理性致病因子:声、光、物理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