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现浇梁施工技术方案)0.2阅



《市政桥梁(现浇梁施工技术方案)0.2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桥梁(现浇梁施工技术方案)0.2阅(2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现浇梁施工技术方案1、 编制说明本施工是针对#市10. “8.16”水毁下溪桥重建工程内容编制。2、 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 2012);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2015),。三、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及建设意义下溪桥是进入下溪村村道上的一座桥梁,位于从化市良口镇西北侧,跨越小河,本桥是下溪村及南山村民出行的唯一通道,主要是为当地居民生活、学习、经商、出行提供方便,在乡村公路网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桥梁设计情况采用2
2、5;13m现浇混凝土板桥,桥宽5m,桥梁全长26.8m,上部构造采用跨径组合:2×13m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桥,下部构造采用桩柱式桥墩和桩柱桥台,该桥所跨越的河涌为天然河流,水流较缓,河床较浅,水文条件简单。该桥所跨越的河涌为天然河流,水流较缓,河床较浅,水文条件简单。四、技术方案1、施工方法及施工机具模板支架搭设方案: 支架设计为:立杆钢管Q235规格为48×3.5mm,,采用纵桥向间距0.9m,横桥向间距0.9m,步距0.9m;上下分别用顶托和底托,底托下用宽度25cm,厚5cm木板沿纵桥向按0.9m间距设置。 纵向、横向和水平向都需要设剪刀撑,横桥向每6m设置一道剪刀撑;
3、纵向每5.4米设一道剪刀撑,水平向每3.6米设一层剪刀撑,使支架成为整体。 为充分利用钢管的轴心受压能力,使用调节螺杆与钢管轴心连接。支模的大横梁用10cm×15cm的方木立向搁置在立杆的调节螺杆上,调节螺杆插入立杆保持轴心受力;大横梁上放10cm×10cm的方木作小横梁,间距30cm作为横肋,小龙骨上铺15mm厚的竹胶合板,竖肋外侧设置上下两道10cm×10cm横向方木。模板采用1.5cm厚的木胶板,地基采用砌石。混凝土的来源及输送方案:采用商品混凝土,采购地点: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市太平镇东浦混凝土从化分公司。采用吊车配合吊斗运输,手推车配合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
4、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2、工艺流程3、施工机具序号设备名称单位规格数量1汽车吊台25T12闪光对焊机台UK-100KN13氧气乙炔切割机套BX1-50024水准仪套DS215手动千斤顶台30T26电砂轮切割机台2 4、施工技术要点1)施工准备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全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地基1、清除场地内的杂物,为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地基范围内不得有积水,场地除表面推出横坡外,在场地两侧各挖出一排水沟
5、,雨水、清洗模板用水、养生水排到挖好的排水沟内。2、同时为保证施工范围内的地基承载力,地基处理宽度应比支架跨度每边宽出1米。基础采用浆砌片石为主,部分区域用贫混凝土3)支架安装1、碗扣式满堂支架按设计图进行拼装,支架采用钢管Q235规格为48×3.5mm扣件式钢管支架,支架顺桥向间距为90cm,在梁两端实心处及中横梁处为0.6m,立杆步距1.2m,横桥向在底板处为0.6m,翼板处为0.9m,立杆步距1.2m, 排架U托上面纵向铺大木方为10cm×15cm纵向方木,上铺10cm×10cm的横向方木,间距0.3m,横梁长度随桥梁宽度而定,比顶板一边各宽出不小于50cm
6、,以便支撑外模支架及检查人员行走。安装纵横方木时,应注意横向方木的接头位置与纵向方木的接头错开,且在任何相邻两根横向方木接头不在同一断面上。 2、顶托安装为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业,安全省时,可在地面上大致调好顶托伸出量,再运至支架顶安装。根据梁底高程变化决定横桥向控制断面间距,顺桥向设左、中、右三个控制点,精确调出顶托标高。然后用明显的标记标明顶托伸出量,以便校验。最后再用拉线内插方法,依次调出每个顶托的标高,顶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为宜。 4)现浇板模板安装1、模板制作及安装:纵桥向在可调托座顶部架设10cm×15cm方木,上铺横桥向10cm×10cm方木,间距为3
7、0cm,再在横木上铺设1220*2440*15mm高强度竹胶板(纵桥向放置),楞木接头相互交错布置,楞木之间调整顶托锣杆高度以保证底模线形。底模竹胶板直接钉在方木上,接缝处加设方木,使拼缝刚好位于方楞木中间,拼缝间夹贴双面棉胶,拼缝表面用石腊密封。模板表面光滑、平整,确保拼缝质量。在铺设底模前先放置好盆式支座,并在支座位置处根据梁底的楔块尺寸在底模上开孔,在开孔处支立梁底楔块的模板,楔块的底模根据预埋钢板的尺寸也开孔,预埋钢板与楔块的底模用高强砂浆密封。 2、安装时的测量:底模板铺设完毕后,进行平面放样,全面测量底板纵横向标高,纵横向间隔5m检测一点,根据测量结果将底模板调整到设计标
8、高。底板标高调整完毕后,再次检测标高,若标高不符合要求进行二次调整。梁底两侧模板要各超出梁底边线不小于5cm,以利于在底模上支立侧模。5)支架力学验算:6)支架预压、沉降观测及卸载 支架预压目的:为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地基的非弹性沉陷。获得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数据,确定合理的施工预拱度,使箱梁在卸落支架后获得符合设计的标高和外形。 支架搭设完在其上铺设方木,在方木顶层铺设木合板采用砂袋(或土袋)预压,预压重量按现浇箱梁自重的1.2倍进行预压(纵桥向每米重39.5t),砂袋采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 堆载:支架预压时因考虑到堆载的物品和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误差等因素,则取1.2的安全系数,用编织
9、袋装砂作预压材料,砂袋的堆积高度按梁体自重的1.2倍换算。 监测点布设:在堆载区设置系统测量点,在梁端、14跨、12跨、34跨处纵向布点,每个断面的底板边线、底板中线处各布置一个监测点。观测点横向布置见附图:观测点横向布置示意图。 监测方法:堆载前进行标高测量,满载后12h测一次,直至连续两次测量的误差在2mm以内,且静压5天以上及达到稳定状态2天以上,认为支架已经稳定;卸载后,根据所观测的标高数据计算出支架的弹性形变。根据弹性变形预留预拱度以消除弹性变形引起的结构物变形。 预压注意事项:预压注意分层堆码直至整孔支架预压重量满足要求,不得小范围集中堆码,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降。更不能集中堆放,防止
10、局部超载发生。 支架弹塑性压缩值计算: 支架塑性变形L塑预压前标高预压后标高弹性回弹值支架弹性变形L弹卸载后底模标高卸载前底模标高其中塑性变形包括地基沉降值、接缝压缩值及方木塑性压缩值,该值在预压完后认为已消除,调整底模标高时不再予以考虑。 卸载:人工配合吊车吊运砂袋均匀卸载,卸载的同时继续观测。卸载完成后记录好观测值以便计算支架及地基综合变形。根据观测记录,整理出预压沉降结果,调整碗扣支架顶托的标高来控制箱梁底板及悬臂的预拱高度。7)模板预拱度的计算,预拱度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拆架后上部结构及荷载作用产生的竖向挠度1。 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2。(通过预压测量) 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
11、压缩3。(通过预压消除) 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4。(通过预压消除) 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5。 预拱度根据上述计算之和确定最大值,设于跨中,其它各点按二次抛物线公式y=f挠×(L-x)/L2计算分配确定。 经支架超载预压之后,根据预拱度计算结果,(减去连续梁预应力施加后产生的上拱度后,差值为实际预拱度值)在相应的位置上设置。预拱量采用厚度分别为110mm的各种木屑在相应设计位置处水平支垫底模的横梁;采用螺旋千斤顶时,调节千斤顶至相应预拱位置处,并固定支撑。调节预拱度时,由水准仪配合,精确测量 8)底模调整、侧模及挑檐底模安装(全部安装好的验模、模板检验的标准)底模板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