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中考写作指导2



《第9讲中考写作指导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讲中考写作指导2(2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第9 9讲:讲:主讲人:主讲人:刘文芬刘文芬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 全国课赛一等奖全国课赛一等奖一、透视考纲关于写作,安徽关于写作,安徽学业考试纲要学业考试纲要是这样要求的是这样要求的 :1、关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E)2、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搜集、选择合适的写作材料。(C)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D)4、依据中心,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力求有创意地表达。(D)5、依据中心,恰当地选择常用表达方式。(D)6、根据需要,运用常用方法来表情达意。(D)7、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D)8、写记叙
2、为主的文章,做到内容具体、详略行当。(D)9、写简单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D)一、透视考纲10、写简单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D)11、写常用应用文,做到格式正确。(D)12、根据表达需要,进行缩写、扩写、续写、改写。(D)13、语言通顺、得体。(D)14、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文章,做到文从字顺。(D)15、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D)16、不写错别字。(A)17、书写格式正确。(D)18、书写规范、整洁。(D)关于写作,安徽关于写作,安徽学业考试纲要学业考试纲要是这样要求的是这样要求的 :一、透视考纲 这里的(这里的(D D)表示考查)表示考查“表达运用表达运用”能力。能力。“表达运
3、用表达运用”,指对语文知识、能力用方法的综合,指对语文知识、能力用方法的综合运用。运用。 这里(这里(E E)表示考查)表示考查“欣赏评价欣赏评价”能力,即对语能力,即对语言材料或生活现象的赏析和评说,考查学生对美的言材料或生活现象的赏析和评说,考查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例如,写作中,感受欣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例如,写作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评说文学作品的内涵。形象,品味语言,领悟、评说文学作品的内涵。二、真题回放20072007年命题作文:年命题作文: 我们的心近了20082008年半命题作文:年半命题作文: 我在我在 中得到快乐中得到快乐20092009年命题作文
4、:年命题作文: 师生之间20102010年半命题作文:年半命题作文: 不会变的是不会变的是 20112011年命题作文:年命题作文: 在我们这个年龄 2012年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 在其中”2013年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那段 的日子”2014年命题作文:命题作文: “说说我自己”2015年命题作文:命题作文:难忘那_的眼神二、真题回放(2015年作文)2015年:19以“难忘那_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5、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二、真题回放(2011年作文)19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
6、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二、真题回放(2011年:在我们这个年龄) 这是一道材料与命题作文。题目“在我们这个年龄”,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材料就是为了导入,主要是考虑到帮助考生打开思路,而不是为了增加审题难度。立足于初中生的角度,启发学生写自己这个年龄段的生活,写与这个年龄段心理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生活。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张扬个性。 根据导入语,可以表现我们这个年龄的“率真”,可以表现我们这个年龄的“自信”,可以表达我们年龄的“积极进取”,“充满
7、希望”,可以表现我们这个年龄对生活道理的认识,还可以表现我们这个年龄参悟“理解和分享”、“感恩和担当”的内涵,凡涉及我们这个年龄的材料,均可入文,“在我们这个年龄”的奇思妙想,亦可入文。 二、真题回放(2011年:年:在我们这个年龄在我们这个年龄) 从提示与要求来看,可写成一般记叙文,议论文,可写成叙、议、抒情结合的散文,可以写成诗歌(但不提倡);从导入语看,可写成以抒情为主的文章,可写成记叙“交往”、“活动”从而明白某一人生道理的文章,可以写成议论自己对“理解和分享”、“感恩和担当”、“责任与义务”认识与理解的文章。 三、命题分析 “不变”在题目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不变”在启发考生说真话
8、抒真情。“不变”在要求考生关注现实生活,“不变”在引导考生选择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写作提示与要求的“不变”: 1、分析近几年来的作文考题,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变”与“不变”;话题选择和命题形式上的“变”与“不变”。 “变”在考查考生观察生活、体悟成长、彰显个性的题目成为主流。将考生置于现实生活具体话语环境之下,考查考生对生活关切的程度如何,以及对自身收信人埂遥多少,提倡实话实说。 “变”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势头强劲,风格各异。命题作文,材料加命题作文,材料加半命题作文,不拘一格;话题作文已经淡出。写作提示与要求的“不变”:安徽省卷的“提示与要求”有六点: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