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答案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二: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答: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在概括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的自然发展史,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总结出的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它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社会实践的
2、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也是不断提升的。自然辩证法阐明了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社会、科学、历史的观点,是对人类科学探索的总结和预测。它的产生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答: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
3、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1)与科学技术哲学:联系:都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内容。区别:第一,如何看待自然观。西
4、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都把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放在自然哲学、科学实在论或哲学本体论中,而自然辩证法则把自然观作为它的理论基石。第二,如何看待科学技术。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是着重从科学技术成果方面来考察的,而自然辩证法则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既从他的活动过程, 也从他的活动成果来考察的。第三,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看做是永恒的、最合乎人性的形式。而自然辩证法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它迟早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2)与STS:联系:自然辩证法虽然与STS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区别: STS没有把自然界与
5、自然观放在首要地位, 并且他们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他们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自然辩证法研究在借鉴它们的成果时, 必须做出分析而加以吸收。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答:作为一名材料专业的研究生,不仅要求我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求我们具有辩证思维能力,从多方面想问题、做科研。而认真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很热人生观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我们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增强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把我们锻炼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认真学习自然辩证法对我们的科学研究有非常
6、重要的帮助。首先,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可以支持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这点可以从自然辨证法的性质看出,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往往是以理论为基础开展分析、处理问题的。自然辩证法则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可以作为科技研究的理论支持。其次,掌握自然辨证法可以更好地开展研究。自然辨证法导言中提到,莱奥纳多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分支中都有重要的发现。其实每个科技工作者,虽然说是术业有专攻,但是大多数开展研究工作时,通常是需要对交叉学科以及综合学科等进行研究的,不是局限于某一专业,需要充分拓展视野。最后,懂得自然辩证法能改善科技工作者的哲学思维。自然辩
7、证法研究内容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哲学。著名的“图灵检验法”就是计算机界的哲学大师图灵在哲学层次上提出的一种检验方法。思维的提升才能使科学研究更好地达到其效果和目的。总而言之,科技工作者工作地目的是为了给人类实现美好未来提供科技保障,自然辩证法的指导意义也在于此。自然辩证法是培养人形成更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一种有效途径,自然辩证法所拥有的理论基础,对开拓人的视野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希望通过学习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三:(1)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答: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人们在特定的
8、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互、共同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有机系统。人与自然存在依存关系: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本身。所以,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2)对于以上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的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答:我们面对的自然界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是相互共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逐渐受到严重的破坏,因
9、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3)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主题,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我们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而前题必须是保护好环境。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并为人类的发展指明方向,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
10、处的重要保障。我们应积极响应、携起共进,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善待地球,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四:1、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答: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贝尔纳把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
11、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我个人觉得科学是在一定时期内关于真理的知识体系,它只是社会建制中的一部分内容,往往通过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来体现社会机制的价值观念,是指导实践的理论依据。为更好的实现科学的社会目标和功能,必须结合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定期的检验科学理论,更好的理解科学,以调整完善科学理论。( 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