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择优指南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择优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择优指南(2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择优指南目 录辽河流域21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流域景观生态调控优化技术研究2松花江河流域52松花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与恢复关键技术示范研究5淮河流域93淮河流域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9巢湖流域134巢湖西部水源区控制蓝藻改善水质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13三峡流域165基于三峡水库及下游水环境改善的水库群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6产业化课题206重点流域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207重点流域印染产业集聚地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与产业化248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及环保服务模式综合示范研究289水环境监测仪器研发与在线
2、监测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示范32辽河流域1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流域景观生态调控优化技术研究一、概述该课题是“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调控与污染减排管理技术研究”项目下设课题之一。课题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维护的需求,在“十一五”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流域景观与水生态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研发流域景观格局水生态风险评估和优化调控技术,构建流域景观格局优化技术和方法体系,促进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方案的实际应用,丰富和完善基于“以水定陆、综合管理”思想的流域分区管理技术和方法体系,为保障辽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提供支撑。二、指南内容1、研究目标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维护需求,开展流域景观与水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研究,
3、开发一套基于水生态安全的流域景观格局优化和调控技术,提出辽河流域典型水生态功能区的景观格局优化配置方案,形成流域景观格局优化与调控的技术规范和政策建议,为实现流域健康保护提供支撑。2、研究内容(1)流域景观的水生态效应及表征指标筛选从物理、化学和水生生物完整性三个方面,分析流域及河岸带等不同尺度景观类型及其配置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揭示流域景观空间配置格局的水生态效应;筛选与水生态系统显著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标,分析关键景观格局指标的尺度作用范围,建立流域景观生态调控指标体系,研究确定调控指标的阈值范围,为流域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提供参考约束条件。(2)流域景观格局的水生态风险诊断技术利用流域景观生态调
4、控指标和阈值,综合考虑水生态功能区内景观单元类型、位置及空间结构等要素,建立景观水生态风险诊断模型,确定水生态风险等级;分析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特征,诊断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内景观类型及其配置格局的水生态风险,提出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的水生态系统风险等级图。(3)辽河流域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技术根据水生态安全风险诊断结果、土地利用现状及水生态保护目标,确定和量化辽河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目标;研究基于多目标耦合空间优化模型,开展流域景观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提出辽河流域景观格局的空间优化情景方案及其专题图件。(4)辽河流域景观生态结构调控方案与应用示范根据辽河流域景观优化方案、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
5、,确定景观生态结构调控的程度、位置和时序,提出辽河流域景观生态结构调控方案;判定和识别面向水生态健康的重要景观功能区,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并开展应用示范;开发辽河流域景观生态监管业务化信息系统,从规划控制、项目环评审批、生态补偿等角度,提出景观生态调控的政策保障措施,出台相应管理办法。3、考核指标(1)编制流域景观格局的水生态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和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流域景观生态结构调控与优化技术导则。(2)提出1km×1km精度辽河流域景观格局的水生态风险评估图件。(3)提出辽河流域景观格局优化方案及其1km×1km精度图件,提出辽河流域景观生态结构调控方案及其1km
6、215;1km精度图件。(4)提出辽河流域景观生态结构优化与调控政策建议;(5)提出辽河流域景观生态基本控制线划定方案,制订辽河流域景观生态基本控制线管理办法。(6)开发辽河流域景观生态监管业务化信息系统,提供半年业务化运行记录。(7)在浑河-太子河流域建立1个重要景观功能保护区,面积不小于20km2。(8)辽河流域典型区域景观生态调控,新增生态用地10km2。4、实施年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课题预算经费不超过1700万元,全部来自中央财政经费。6、其它要求申报单位在景观生态理论方法、水生态系统健康、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鼓励中央与地方科
7、技力量相结合组建团队。松花江河流域2松花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与恢复关键技术示范研究一、概述该课题是“松花江水污染综合防治与水生态恢复关键技术及综合示范”项目下设课题之一。基于松花江流域恢复健康水生态系统和开展水生态完整性评估的技术需求,课题评估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受损现状与趋势,制定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恢复阶段目标及战略方案,使1-2种珍稀鱼类种群逐渐恢复,为松花江流域水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撑,是水专项松花江项目水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的核心内容,可支撑流域水生态恢复目标的实现。二、指南内容1、研究目标针对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受损现状,通过研究其生态退化基本过程,构建水生态完整性表征和评价技术方法
8、体系,诊断、识别其受损主要胁迫因素,制定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恢复阶段目标及中长期战略方案;研发重要水生生物退化生境恢复技术体系,开展3-4种珍稀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等关键技术示范研究,使1-2种重要鱼类种群逐渐恢复,为松花江流域水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撑。2、主要研究内容(1)松花江流域物理完整性评价与生态水文调控技术研究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趋势,解析其变化驱动力,评价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影响并提出其优化措施;研究河流连通性及生态水文调控对松花江干流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构建物理完整性指标与评价技术体系,开展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物理完整性评价,构建水生态服务功能恢
9、复的水文调控技术体系。(2)松花江水化学完整性评价与水生态风险管理技术研究松花江流域近三十年水环境化学指标时空演变规律,构建水化学完整性指标与评价技术体系,开展水化学完整性评价;解析流域水环境有毒有机污染物来源,分析有机物对流域水质的影响,提出松花江流域氨氮等水生态风险污染物控制阈值,形成松花江水生态风险管理技术体系。(3)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贫化过程研究与完整性评价研究主要水生生物功能群结构特征,揭示水生生物贫化过程,分析诊断水生生物多样性丧失及其生境退化诱因,构建松花江流域生物完整性指标与评价技术体系,开展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生物完整性评价,构建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生境恢复与管理技术体系。(4)松
10、花江水生态恢复方案研究在水生态分区基础上,构建松花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参照值,建立综合生物、化学和物理的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指标与技术方法体系,开展松花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结合流域生态分区,筛选集成研究高寒地区受损水生态系统功能修复与重建技术,提出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恢复阶段目标及战略方案。(5)松花江珍稀鱼类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于松花江水生态系统健康需求,以松花江流域3-4种珍稀鱼类(如大麻哈鱼等)为对象,开展重要产卵场、栖息地等受损生境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松花江中下游流域开展重要鱼类(大麻哈鱼等)种群恢复、人工增殖放流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3、考核指标(1)松花江水生态功能恢复
11、示范区:在松花江中下游建成2-3个不低于4000平方米的珍稀鱼类(如大麻哈鱼等)产卵场等适生生境技术示范区;年放归珍稀鱼类3-4种,放归数量不低于10万尾,其中1-2种珍稀鱼类种群逐渐恢复。(2)珍稀鱼类(如大麻哈鱼等)生境恢复技术1套;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关键技术1套。(3)构建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物理、化学、生物)评价技术方法与规范。(4)松花江流域沿岸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集、松花江流域沿岸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方案及松花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评估指标体系及技术规范。(5)提出松花江流域氨氮等水生态风险污染物控制阈值,形成流域标准。(6)构建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数据库(包括水生生物资源、种群结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