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病奈瑟菌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9年)



《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病奈瑟菌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9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病奈瑟菌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9年)(2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病奈瑟菌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病奈瑟菌核酸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本指导原则是对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病奈瑟菌核酸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性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
2、准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一、适用范围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病奈瑟菌核酸检测试剂是指基于分子生物学相关方法的核酸检测技术,以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病奈瑟菌核酸序列为检测靶标,对来自人泌尿生殖道(如女性的宫颈或阴道拭子、男性的尿道拭子、男性或女性的尿液等)中的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病奈瑟菌进行体外定性检测的试剂。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指标,本类产品可用于泌尿生殖道相关病原体感染的鉴别诊断。衣原体是一种革兰阴性微生物,具有特殊发育周期,镜检可观察到原体(EB)和始体(RB)两种形态结构。根据主要外膜蛋白抗原表位的差异,已发现多种引起人类疾病的沙眼衣原体血清型,包括
3、沙眼血清型(A、B、Ba、C)、生殖血清型(D、Da、E、F、G、H、I、Ia、J、Ja、K)以及罕见变异型(L1、L2、L2a、L3)等。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疾病范围广泛,可累及眼、生殖道、直肠等多个脏器,也可发生母婴传播。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具有泌尿生殖道症状体征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新生儿感染。男性常见的表现是尿道炎、附睾炎,女性则为宫颈炎、尿道炎、盆腔炎,也可诱发生育能力下降,新生儿结膜炎等。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1.显微镜检查:适用于新生儿眼结膜刮片的检查;2.培养法: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阳性;3.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免疫荧光法或免疫层析试验检
4、测沙眼衣原体抗原阳性;4.抗体检测:新生儿衣原体肺炎中沙眼衣原体IgM抗体滴度升高;5.核酸检测: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阳性。淋病奈瑟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的专性需氧双球菌,细胞色素氧化酶阳性,部分菌株具有质粒介导的耐药性。淋病是我国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种之一,由淋病奈瑟菌感染所致,特点为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如不及时治愈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有症状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常见表现为化脓性炎症),无症状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眼、咽、皮肤、直肠、盆腔等部位的感染,以及血行播散式感染。男性常见的表现是尿道炎,并发症有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女性常见的表现是宫颈炎、尿道炎、前庭大腺炎、肛周炎,
5、并发症有盆腔炎;也可诱发生育能力下降,新生儿结膜炎等。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1.显微镜检查:取男性尿道分泌物涂片做革兰染色,革兰阴性双球菌为阳性;2.淋病奈瑟菌分离培养:为淋病的确诊试验,通过菌落特征、氧化酶试验、Superoxol试验和革兰染色初步鉴定,也可结合糖发酵试验或荧光抗体试验进一步确认;3.抗原检测:淋病奈瑟菌抗原阳性;4.核酸检测:淋病奈瑟菌核酸检测阳性。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基于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等核酸检测方法的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病奈瑟菌检测试剂。对于其他方法,可能部分要求不完全适用或本文所述内容不够全面
6、,申请人可以根据产品特性对适用部分进行评价或补充其他的评价资料进行相应性能的验证,但需阐述不适用的理由,并说明替代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进行产品注册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一)综述资料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产品描述、有关生物安全性的说明、研究结果的总结评价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容,其中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部分应着重从方法学及不同型别检出能力等方面写明拟申报产品与目前市场上已获批准的同类产品之间的主要区别。对于本类申报产品,应着重从样本类型、样本采集与制备方式、目标基因片段的选择、可检出的沙眼衣原体血清型、淋病奈瑟菌菌株类型、方法学特征等方面描述
7、。(二)主要原材料研究资料应提交申报产品主要原材料的研究资料,内容包括主要原材料的来源、选择、制备方法的研究资料及其质量标准的制订资料、评价结果和质量分析证书,并详细描述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和验收标准。1.企业内部参考品和质控品:企业内部参考品建议采用标准/参考菌株或者临床分离培养物,基质与临床样本收集/保存介质一致;例如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型、E型、F型或G型、淋病奈瑟菌CMCC参考菌株、ATCC参考菌株或WHO标准菌株等。参考品和质控品与待测临床样本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保持相同的检测方式,包括同步参与核酸提取、基因扩增和检测过程等。应采用临床参考标准或其他合理方法(如已上市同类产品)对企业参考品和
8、质控品进行阴阳性确认。1.1阳性参考品阳性参考品的设置应考虑检出能力的验证。建议采用多个菌株或者临床分离培养物添加至阴性样本进行制备。1.2阴性参考品阴性参考品的设置应考虑检测特异性的评价。可采用经确认无目标靶基因序列或者易产生交叉反应的样本,适当纳入其他病原体样本。1.3灵敏度参考品可采用系列梯度浓度样本,基质应与适用的样本一致。应至少包含接近产品最低检出限的水平,并明确被测物的具体量值。其中沙眼衣原体的量值建议以EB/ml或者IFU/ml表示,淋病奈瑟菌的量值建议以个/ml(Cells/ml)或者CFU/ml表示。如涉及,还应明确与拷贝数的换算关系。如沙眼衣原体的不同血清型或者淋病奈瑟菌的
9、不同菌株的最低检出限存在差异,应分别设置灵敏度参考品。1.4精密度参考品至少包括弱阳性、中等阳性两个浓度水平。1.5质控品阳性质控品应包含目标基因,用于模拟临床阳性样本。阴性质控品可为样本收集/保存介质,用于对污染造成的假阳性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应对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如Ct值)做出明确的范围要求。2.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2.1核酸分离/纯化组分(如有)的主要组成、原理介绍及相关的验证资料。2.2 PCR反应组分的主要原料(包括引物、探针、各种酶及其他主要原料)的研究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2.1引物和探针应详述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原则,包括对包容性和特异性的考虑情况。可设计两套或以上的引物、探针以
10、供筛选,针对所有预期可检出的菌株进行检出能力和特异性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组合,并提供引物、探针的靶位点以及核酸序列。引物、探针的质量标准至少包括纯度、浓度、标记的荧光素及功能性实验等,提供验证资料或合成机构出具的质检证明,如PAGE电泳结果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图谱等。2.2.2酶DNA聚合酶,质量标准应包括DNA聚合酶活性、无核酸内切酶活性、热启动能力、热稳定性等;尿嘧啶糖基化酶(UNG),质量标准应包括尿嘧啶糖基化活性,无核酸外切酶及核酸内切酶活性。如使用其他工具酶,应提供相应的质检证明或验证资料。2.2.3脱氧三磷酸核苷(dNTP)提供纯度、浓度、稳定性等的质检证明或验证
11、资料。内对照(内标)与目的核酸共同参与提取和扩增的非目标核酸序列(如人的管家基因、外源加入的质粒),作用为对试剂和反应体系的有效性、设备功能的完整性以及样本中可能存在的抑制剂进行质量控制。应对内对照的引物、探针设计和模板浓度进行验证,并明确其检测结果(如Ct值)的上下限范围要求。(三)主要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的研究资料应提交申报产品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如工作液的配制、分装和冻干等。检验方法(包括反应体系)确认的研究资料,包括样本的制备方式(包括采集及处理)、样本要求、样本用量、试剂用量、反应条件、校准方法(如有)、质控方法、结果判读方式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产品主要生产工艺以及关键质量控制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