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

上传者:2****5 2022-07-23 17:31:19上传 PPT文件 1.21MB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_第1页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_第2页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_第3页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2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明)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淘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字,子瞻,

2、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文艺全才 散文欧苏(欧阳修) 诗歌苏黄(黄庭坚) 词 苏辛(辛弃疾) 书法宋四家 作品有东坡乐府、东坡七集,著名散文有前赤壁赋,学过的散文有石钟山记 思想儒道佛思想一门三父子,皆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作者介绍作者介绍(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其他:唐宋八大家、三苏欣赏品味 艺术魅力 (风格豪放:意境?) 思想内涵 (主旨=临江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淘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赏析: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

3、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怎能冲洗千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第四句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这一句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赤壁”作为一篇主脑,文章由此生发开去。 “人道是”三字用得极巧,点明此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看课文注释)诗人只是借此抒发感情,并不想做考据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峭

4、。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这几句,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此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此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2675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