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基层质量控制要点1.



《路面基层质量控制要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基层质量控制要点1.(3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 路面基层是公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基层是路面结构的承重层。分类:按材料力学分为半刚性基层、柔性基层、刚性基层;按材料组成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如东县港城中通道公路工程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基层每层压实厚度为17cm(不宜超过20cm)。结合本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过程控制及现场发现的相关问题,现对水稳基层质量标准控制进行总结。一、依据标准:1、如东县交通局技术服务单位下发的港城中通道建设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管理手册
2、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指 标技术要求检测频率细度 不小于300m2/kg每300吨检测1次安定性合格强度 抗压强度 3天不小于 抗折强度 28天不小于18MPa6.5 MPa凝结时间 初凝 不小于 终凝 不小于3h6h二、原材料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频率1、水泥 采用强度不低于42.5级的缓凝普通硅酸盐水泥,试验段中水泥剂量按3.9%0.5%控制。避免因水泥标号过低使得用量偏多而产生较多反射裂缝。水泥初凝时间应不小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水泥质量技术要求
3、及检测频率二、原材料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频率 2、碎石 采用产地为安徽铜陵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粒径规格为1号料(19mm31.5mm)、2号料(4.75mm19mm)、3号料(2.36mm4.75mm)和细集料4号料(02.36mm)四种规格备料。采用四种规格,尤其是将0-2.36mm集料区分开(粗细集料分界),对合成级配0.075mm筛孔通过率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指 标技术要求检测频率石料压碎值 不大于(%)28每2000吨检测1次软石含量 不大于(%)3.0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2.6吸水率 不大于(%)2.0针片状颗粒含量 不大于(%)15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不大于(%
4、)1#料、2#料3#料1.53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频率 指 标技术要求检测频率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不大于(%)15每1000吨检测1次 砂当量 不小于(%)50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频率二、原材料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频率 三、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组成 水泥稳定材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据规定的材料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和水泥;确定合理的集料配合比例、水泥计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合理的水泥稳定碎石组成必须达到强度要求,具有较小的温缩和干缩系数(现场裂缝较少),施工和易性好(粗集料离析较小)。 取工地实际使用的碎石,分别进行水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碎
5、石的组成比例。要求组成混合料的级配应符合表3-1的规定,且4.75mm、2.36mm、0.075mm的通过量应接近级配范围的下限。 取工地使用的水泥,按不同水泥剂量分组试验。一般水泥剂量按2.5% 4.5%范围,分别取3 5种比例(以碎石质量为100)制备混合料(每组试件个数为:偏差系数10% 15%时9个),(偏差系数15% 20%时13个),用重型击实法或振动压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根据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静压成型法及振动成型法制备混合料试件时压实度标准为98%,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天,浸水一天后取出,做无侧限抗压强度。 三、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组
6、成 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养护:将制好的试件脱模称重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覆,放入养护室养生,养护室温度为202。养生期的最后一天(第7天)将去掉薄膜试件浸泡水中,静压法成型水泥稳定碎石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R代 应不小于3.5MPa,振动法成型水泥稳定碎石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R代 应不小于5MPa。 为保证基层强度满足要求、抗裂能力最佳的效果,应尽量限制水泥、细集料、粉料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率。施工中要求水泥剂量宜控制在3.0% 4.5%,不应大于5.0%、合成集料级配中0.075mm以下颗粒含量应尽量控制在5%以下、含水量不宜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 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
7、佳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配合比,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经审批后,以指导施工。三、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组成水泥稳定碎石颗粒组成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3-1) 类型筛孔尺寸级配碎石级配范围要求(通过率%)级配下限级配上限31.51001001968869.544624.7527422.3618300.68150.07505三、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组成经试配施工采用的配合比为:材料名称及粒径(mm)级配碎石1#2#3#4#比例(%)41281120层位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g/cm3)基层4.04.62.398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铺 正式开工之前,应进行试铺。试铺段
8、应选择在经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进行,其长度为300m 600m左右,每一种试铺方案不少于200m。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厂拌),由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作业,一次碾压密实。试铺路段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 2000)进行。 试铺段要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1、验证用于施工混合料的配合比 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 调试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 检查混合料含水量、碎石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约为1.20 1.35)。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铺3
9、、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方法;(2)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进行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3)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4)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至少应选择两种确保能达到压实标准的碾压方案;(5)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一般建议50m-80m)。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当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试铺路面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都符合规定,可按以上内容编写试铺总结,经审批后,即可作为申报正式路面施工开工的依据。 五、水泥
10、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一)施工前准备1、首先对底基层进行检验,复核控制桩高程。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前底基层清扫干净,并适量洒水保持湿润;对于基层下层表面,应喷洒水泥净浆。2、开始摊铺的前一天要进行测量放样,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一般在直线上间隔为10m,在平曲线上为5m,做出标记,并打好厚度控制线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决定控制线的高度,挂好控制线。用于摊铺机摊铺厚度控制线钢丝的拉力不得小于800N。3、采用集中厂拌,厂拌设备使用前应先调试所用厂拌设备、各计量系统,使所拌混合物含水量、骨料级配、水泥含量均符合配比要求,使机器运转正常,拌和机出料量与所用摊铺生产能力一致起来。 五、水泥稳定碎
11、石基层施工(二)混合料混合料的的拌和拌和(1) 开始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应能满足3-5天的摊铺用料。(2) 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同时,在充分估计施工富余强度时要从缩小施工偏差入手,不得以提高水泥用量的方式提高路面基层强度。(3) 每天开始搅拌之后,按规定取混合料式样检查级配和水泥剂量;随时在线检查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要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4) 拌和机出料不允许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办法。一定要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成品混合料先装入料仓内,由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