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二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二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二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二2月月考生物试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中约2/3体液存在中B图中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C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1-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是指2内环境成分复杂,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全部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A胰蛋白酶、Na+、ATP、葡萄糖B甘油、DNA聚合酶、磷脂、胆固醇C肝糖原、核苷酸、纤维素、氨基酸DCO2、胰岛素、尿素、抗体3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
2、兔体内将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A肝糖原的分解增加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C红细胞吸水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4下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表示相关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效应器,是感受器B分别电刺激、,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C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以及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均需消耗ATPD丙释放兴奋性递质后,乙的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5已知一个鲜活的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置于某一等渗溶液E中(其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
3、生的一次电位变化可能如乙、丙、丁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组织液中K+浓度比细胞内高,Na+浓度比细胞内低B乙图,E液中Na+、K+两种离子的浓度都要比组织液高C丙图,E液中K+浓度与组织液相同,Na+浓度比组织液低D丁图,E液中K+浓度比组织液高,Na+浓度与组织液相同6排尿反射受脊髓和大脑皮层的共同控制,幼儿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善,对排尿反射的控制较弱,故小儿排尿次数多,且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如图表示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下丘脑,受大脑相应高级中枢调控B膀胱壁的感受器受刺激而产生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该过
4、程为非条件反射C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兴奋在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7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人体内的神经纤维上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B若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分解受抑制,则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神经递质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神经细胞、腺体细胞或肌肉细胞D膝跳反射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因此无神经中枢8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B下丘脑能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时,既可作为
5、感受器,又可作为效应器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还可以调节生物节律9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途径可参与血糖调节,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B途径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C途径可参与水盐平衡调节,大量饮水后,激素D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等1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说法正确的是()A恒温动物在寒冷条件下散失的热量比在炎热条件下更少B当人的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变化,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调节体温上升C当细胞
6、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降低,尿液减少D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下丘脑通过胰岛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来降低血糖浓度11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物质I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都可以产生,主要存在于细胞表面B物质I具有促进细胞D增殖分化的作用,而且是正反馈调节C细胞B和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D图中细胞B和细胞C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细胞A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1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B细胞和T细胞均为免疫细胞,二者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分别在骨髓和胸腺发育成熟B免
7、疫活性物质包含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C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主要是被记忆细胞识别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吞噬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并没有发挥作用DHIV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发挥作用,摧毁大多数病毒,但到后期辅助性T细胞数目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人体免疫能力大部分丧失13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BC段感受刺激的是冷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B若某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
8、自两种细胞的分化C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D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14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鲍森詹森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B拜尔实验的结论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温特实验的结果证实: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D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15红叶石楠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研究人员将红叶石楠插条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以探究促进其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
9、。实验结果显示,与低浓度相比,在高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插条生根数量少,乙烯含量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果说明,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插条生根,高浓度时抑制插条生根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红叶石楠插条生根的效果一定不同C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二者调节插条生根具有协同作用D在预实验中,应该设置不含生长素的一组实验作为空白对照组16某兴趣小组想验证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小组验证了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抑制侧芽发育B该实验证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调控侧芽的萌发C丁组侧芽恢复生长的原因是抑制剂阻断了生长素的向下运输D若将实验材料
10、放在太空上,则实验结果与此不相同17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18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跳蝻是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应选择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在“S”型增长种群的不同时期,其年龄组成可能呈现增长型C水稻田中的水稻与杂草等植物高度不一,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弃耕的农田可能经过若干年演替成森林19下列有关种群
11、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计数时应将样方内和边缘上的植株全部统计在内B利用标记重捕法对2hm2农田中田鼠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2只鼠,第二次捕获38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2只,估算该农田田鼠的种群数量为133只C对一支试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实体镜或放大镜等用具进行计数D性别比例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20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