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一章-沉淀池的设计2

上传者:9****8 2022-07-20 22:57:17上传 PPT文件 9.71MB
第一章-沉淀池的设计2_第1页 第一章-沉淀池的设计2_第2页 第一章-沉淀池的设计2_第3页

《第一章-沉淀池的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沉淀池的设计2(3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沉淀池的设计沉淀池的设计环境学院环境学院 田晴田晴本节提示本节提示o课程主要内容课程主要内容n掌握掌握p沉淀池的构造、分类p平流、竖流、幅流式沉淀池的特点n熟悉熟悉p竖流式沉淀池。n了解了解p提高沉效的原理、浅池理论以及斜板沉淀池的构造。n难点难点p竖流式沉淀池设计中,泥斗的正确设计与计算BOD5 and TSS Removal Efficiency with Respect to Overflow Rate and Detention Time3引言引言o理想沉淀下影响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理想沉淀下影响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n沉淀池面积负荷沉淀池面积负荷 溢流率溢流率 水力负荷水力负

2、荷n沉淀时间沉淀时间 有效水深有效水深 沉淀池边壁高度沉淀池边壁高度o沉淀池在实际运行情况下的其它主要影响因素:沉淀池在实际运行情况下的其它主要影响因素:n悬浮固体浓度(悬浮固体浓度(eg. P 45 表表10-5 初沉池与二沉池的经初沉池与二沉池的经验设计参数的差别)验设计参数的差别)n水温水温/气温气温 造成异重流造成异重流(Density flow), 或热分层或热分层(Thermal Stratification) n风向风力影响风向风力影响 造成风力驱动循环区造成风力驱动循环区( Wind-driven circulation cell)o沉淀池设计时需考虑的问题沉淀池设计时需考虑的

3、问题:n沉淀池类型沉淀池类型n表面负荷率表面负荷率/固体负荷率固体负荷率n沉淀高度沉淀高度n进水形式与布进水形式与布(配配) 水水 n出水堰的设置与负荷率出水堰的设置与负荷率n浮渣的清除浮渣的清除按水流方向分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池型:长方形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贮泥斗在池进口池内水流由下向上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池型:多为圆形, 有方形或多角形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贮泥斗在池中央沉淀池的分类沉淀池三种流态沉淀池三种流态 3 3)竖流式)竖流式埋深大,结构复杂,无刮吸泥设备 ,自由沉淀去除效果不好, 形成微粒构成的悬浮污泥层,利于截留粒径较小的颗粒絮体,利于截留粒径较小的颗粒絮体,下沉与上浮的颗粒接触机

4、会增多,下沉与上浮的颗粒接触机会增多,利于进水中絮体的粒径小,絮凝性差的废水沉淀处理利于进水中絮体的粒径小,絮凝性差的废水沉淀处理沉淀池的运行方式连续式 污水中可沉颗粒的沉淀在流过水池时完成,这时可沉颗粒受到重力所造成的沉速与水流流动的速度两方面的作用污水连续不断地流入与排出 污水中可沉淀的悬浮物在静止时完成沉淀过程,由设置在沉淀池壁不同高度的排水管排出工作过程:进水、静止、沉淀、排水间歇式表表1 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 沉淀池类型沉淀池类型沉淀时沉淀时间间(h)表面表面水力负荷水力负荷m3/(m2h)每人每每人每日日污泥量污泥量(g/人人d)污泥污泥含水率含水率(%)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370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