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火灾内攻作战行动暨安全要则》



《《建筑火灾内攻作战行动暨安全要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火灾内攻作战行动暨安全要则》(2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总队关于印发建筑火灾内攻作战行动暨安全要则的通知转发总队关于印发建筑火灾内攻作战行动暨安全要则的通知的通知建筑火灾内攻作战行动暨安全要则建筑火灾内攻作战行动暨安全要则内攻小组应根据火场类型和任务设置,根据任务性质可划分为内攻侦察搜救组、内攻掩护组、内攻灭火组等内攻作战小组。内攻必须编组行动、同进同退,预先明确撤离信号和线路,始终保持小组作战队形,内攻小组人员不得单独行动。内攻时,火情侦察小组一般不少于人,且应有一名指挥员。内攻侦察搜救小组和内攻灭火小组由5人组成,其中建筑外部指挥通信联络员1名(可同时组织1-2个内攻行动小组)、建筑内部作战人员4名。建筑火灾内攻作战行动暨安全要则内攻要在安全的
2、前提下进行,通常情况下,内攻行动只适合于火灾初期或中期发展阶段。在火灾进入猛烈燃烧阶段,并且无人员被困的情况下,不宜组织内攻行动。内攻时,必须科学确定进攻路线,明确任务分工,必要时须经建筑结构专家评测。内攻受阻时,应立即向外部指挥联络员报告情况,同时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采取拉拽、切割等破拆方法清除障碍物,继续前进,如果破拆能力不足或缺乏必要的破拆器具,要退出阵地,及时调整人员和装备,确定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案,再次展开行动。建筑火灾内攻作战行动暨安全要则指挥员必须树立初战控火和强攻近战意识,把握最佳内攻时机,现场指挥员要从分析判断灾情、确定行动方案、做好战前动员、检查佩戴(带)器材装备、部署内攻战斗
3、行动等方面督促作战人员做好内攻行动准备。现场指挥员要做好灾情、险情研判,进行现场总体风险评估,内攻人员要做好防坍塌、防轰燃、防爆炸、防坠落、防砸伤、防烫伤、防毒害、防触电、防蔓延等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见附表1、2)内攻人员必须明确行动任务、纵深距离、执行任务所需时间、火源大概方位、被困人员位置、进攻路径、进攻方式、救人方法等。内攻小组人员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任务性质佩戴好基础个人防护装具,必要时佩戴特种个人防护装具。严禁未采取防护措施人员进入灭火救援现场。内攻作业时,严禁随意卸除防护装备。(见附件3、4)建筑火灾内攻作战行动暨安全要则进入内部攻坚作战人员每人必须携行呼救器、对讲机、强光照明
4、灯、空气呼吸器、二级搜索导向绳、安全钩、扁带等个人防护装备器材。内部作战人员根据号员分工和任务携带热成像仪、一级搜索导向绳、荧光照明线、荧光棒、备用空气呼吸器、逃生面罩、破拆斧、灭火器具等器材装备。内攻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由现场安全员负责安全检查,记录进入人员的组别、姓名、搜救区域、时间(见附录),检查个人防护装备及携行器材,尤其是空气呼吸器的气密性和压力,根据气瓶使用时间、返回时间计算作战时限。火场温度较高时,必须穿戴隔热服、避火服,必要时可设置水幕保护。当火场有人员被困,应集中力量予以救助,并携带破拆工具、搜寻标识、热成像仪、他救面罩、一次性防毒面具、婴儿呼吸袋、导向绳、躯(肢)体固定气囊
5、、救援担架、救生绳等。进入现场前,各小组应明确联络信号、撤退信号及通信联系方式,必要情况下设立小组专用通讯频道。外部通信联络员要操作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并利用对讲机实时与内部人员保持通信联络。火情较大时,必须在进攻起点处设置预备攻坚组,作为梯次轮换或遇险情况时的应急救援。建筑火灾内攻作战行动暨安全要则内攻时,要充分利用建(构)筑物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尽可能选择消防电梯、室外楼梯、防烟楼梯或封闭楼梯作为内攻灭火和疏散救人的通道。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现场电源、气源。 在着火建筑内部火势较大、烟雾区较浓时,从室内相对安全的区域进入核心烟火区域进行内攻作战的最大延伸距离一般为60米,内攻要选择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