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保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乡镇保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保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乡镇保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乡镇保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保密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非常重视。这已经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基层单位的保密工作,是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保密工作的建议的基础。如果把握不好这个环节,中央的这个决策很可能会失败。因此,加强基层单位的保密工作,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做好定密。保密是依据法律法规确定信息的保密等级,并在载体上标注保密等级。依法保密是法律赋予产生国家秘密的单位的法定职责和义务。保密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基础性的工作,是一个区分秘密与非秘密、是什么秘密并标注在载体上的过程。目前,一些单位存在不确定、
2、不准确、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秘密步骤和方法。1.成立领导小组,做好组织准备。一般负责保密的领导为组长,有保密事项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2.确定涉密工作的负责人,明确职责。负责保密工作的人员一般是办公室内负责起草、审核文字的人员。保密负责人应当与本单位保密委员会签订保密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奖惩。3.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掌握分类的标准和依据。4.按照规定的程序。主要参考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采用“对号入座”的方式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具体程序可以概括为“起草、审核、批准、记录”。“拟分类”是指具体承办人员根据文件资料的内容,在规定中找到相应的条款,在登记表中注明,
3、然后提出初步的分类意见。“审核分类”是指根据工作量的不同,分管领导或负责分类工作的人员可以审核初步意见是否准确,并签署审核意见。“审批分类”是指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后的审批。“书面记录”是指制作国家秘密专项登记表,包括名称、载体形式、产生时间、密级、保密期限、保密依据、知悉范围、承办人、审批人、审批意见和日期等。对于复制转发载体信息的加密,可以采用“直接应用法”,按照一般加密程序在新载体上注明即可。二是加强管理。保密的核心在于管理。从保密警示教育片披露的泄密案例来看,相当一部分泄密案例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管理。1.“管理人员”。重点是管好涉密人员,主要包括重点保密部门的工作人员、
4、接触国家秘密的领导、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承担涉及国家秘密工作时掌握国家秘密的工作人员。对于领导,单位保密委员会要发文落实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保密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对分管领导的业务工作,要明确保密工作的职责。对其他涉密人员,要加强保密教育和提醒,开展入职、在岗、离岗“三岗”教育。要害部门工作人员应当与单位签订保密责任书,工作人员离开涉密单位时应当与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并有相应的发布期限。2.“管理事物”。主要是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维护、销毁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国家秘密载体是指承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物体,有四种基本形式:一是以文字、图形、符号记录国家秘密信息的纸质介质载体。二是用磁性材料记录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第三,它是用光、电信号记录和传递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4.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仪器、产品等载体。目前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涉密电脑管理好,做到“谁上网谁负责”,“涉密电脑不上网,互联网不涉密”。此外,要加强保密重点部门的技术防范工作。3.“当家作主”。主要是涉密事项和活动的管理,如重要会议、重大涉密行动、重要涉密项目等。事先要制定保密工作计划,分阶段组织实施,事后检查总结。第三,要及时报告发现或泄露的事件。按照规定,所有泄密事件都要在24小时内向保密主管部门报告,以便保密部门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及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