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洪秋:主题班会课的三维目标与三阶段四环节模型


《1.朱洪秋:主题班会课的三维目标与三阶段四环节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朱洪秋:主题班会课的三维目标与三阶段四环节模型(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朱洪秋:主题班会课的三维目标与三阶段四环节模型摘要:主题班会课也应该有与文化课三维目标类似的教育目标,本文提出了主题班会课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维目标;主题班会课也应该与文化课三个阶段类似的教育阶段,本文提出了主题班会课的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落实三个阶段;主题班会课也应有文化课高效课堂的活动流程,本文提出了主题班会的三阶段四环节操作模型。关键词:主题班会课、三维目标、三阶段四环节模型在班会问题的专业研究中,存在着班会是会、是课、还是活动的讨论,但是,我认为,作为纳入国家课程计划和学校课表的主题班会,其主要性质还应该是德育活动课。既然是德育活动课,也应该有类似于文化课的育人目标。一、主题班会课
2、的三维由于文化课的文化传承性和教育性特点,我国新课程改革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确定为其三维教育目标。类似地,由于主题班会课的品德教育性特点,本人认为,主题班会课应该把认知、情感和行为确定为其三维教育目标,这符合品德认知、情感、行为三要素理论,符合主题班会促进人的道德发展的价值追求。1. 主题班会课的认知目标主题班会课的认知目标是主题班会在学生品德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目标追求,由于我国学校德育是大德育,主题班会的主题非常广泛,因此,主题班会的认知目标也容易多而宽泛,试图以此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是,由于主题班会的时空限制性特点,班主任一定要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和班级文化特征
3、和教育需要确定切实可行的认知目标,一定不要高大全和假大空。2. 主题班会的情感维度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系统,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桥梁,是品德结构认知、情感、行为三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所有的主题班会都要关注情感目标,并把情感目标作为主题班会目标系统的一个重要维度。此外,学生的道德情感还是道德情怀形成的基础,情感类主题班会可以把道德情感作为主要目标维度,以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怀。3. 主题班会的行为目标德育和智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是行为目标的达成。一般来讲,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核心的育人目标是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服务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最终形成
4、学生的智慧;道德教育的目标则不然,它要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最终形成学生的品德。行为目标的提出和落实是主题班会课与学科文化课目标体系的最大区别。主题班会课三维目标的提出,为主题班会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定位提供了重要依据。二、主题班会课的三个阶段与主题班会的目标模糊一样,我们日常的主题班会操作阶段也不是很清晰。与文化课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类似,主题班会课也应该有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落实阶段三个基本阶段。1. 课前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相当于文化课的课前预习阶段,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达成的主要目标是认知目标。在这个阶段,班主任老师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