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系统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教学系统设计 发展历史发展历史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核心观点核心观点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v 萌芽阶段萌芽阶段 20世纪上半叶,教学系统设计研究起源于心理学家试图把心理科学运用于教育情境的努力。杜威(John Dewey)和桑代克(Edward L. Thorndike)为早期教学系统设计研究的科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学设计作为一种理论与一门新兴的教学科学分支,却是孕育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以及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系统科学被综合应用于教育与教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v 理论初创理论初创 在整个50、60年代,不仅行为主义教学设
2、计理论蓬勃发展,而且教学系统设计的一些核心范畴也于此时建立。诸如教育目标的分析、学习目标的撰写、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有效学习的条件、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等等。 1965年,加涅(Robert M. Gagn)出版了学习的条件(Conditions of Learning)一书。在此书中,加涅提出了“学习的条件”(conditions of learning)这一概念,并且以有效学习的条件这一概念为核心,系统提出了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体系。 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v 纵深发展
3、纵深发展 自70年代以后,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成果日益丰富。1974年,基于“学习的条件”这一理论成果,加涅(Robert M. Gagn)出版了教学设计原理(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一书。 从70年代开始,产生了为数众多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格拉奇伊利”模型(Gerlach and Ely Model)、肯普模型(Kemp Model)、“迪克凯瑞”模型、(Dick and Carey Model)“史密斯雷根”模型(Smith and Ragan Model)等等。 八十年代以前,对教学设计起决定性影
4、响作用的是其中的学习理论。 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 八十年代以后,系统理论在教学设计的应用使对教学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85年迪克(Dick)和凯瑞(Carey)提出了基于标准系统观的教学设计模型 。加涅(Robert M. Gagn)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建立作了开创总之,在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朝纵深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瑞奇鲁斯(Reigeluth, Charles M.)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提出了很多富有创见的观点。其中教学的细化理论(The Elaboration Theory of Instruction,简称ET)影响最大。梅瑞尔(M. David Merrill
5、)则在加涅(Robert M. Gagn)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提出了成分显示理论(简称CDT)、第二代教学设计(ID2)以及教学处理理论(Instructional Transaction Theory,简称ITT),推动了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尤其是教学设计自动化的研究。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一、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观点之上:一、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观点之上:(1 1)学生的)学生的“学学”才是获得学习结果的内因,教师的才是获得学习结果的内因,教师的“教教”只是外因,只是外因,所以应所以应“以学论教以学论教”;(2 2)不同的学习结果需
6、要不同的学习条件即教学事件;)不同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即教学事件;二、关于知识与技能的描述性理论二、关于知识与技能的描述性理论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教学策略的描述性理论三、教学策略的描述性理论出发点出发点: :人类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是相对稳定的,人类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作为促进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外部条件即教学事件也应是相对不所以作为促进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外部条件即教学事件也应是相对不
7、变的。变的。四、规定性教学理论四、规定性教学理论 由于不同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这就使每一种教学事件由于不同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这就使每一种教学事件以及不同教学事件的组合在具体运用上有不同的要求,这些不同的要以及不同教学事件的组合在具体运用上有不同的要求,这些不同的要求即体现为不同教学策略的运用。求即体现为不同教学策略的运用。 加涅在分析学习的条件时,根据实验研究和经验概括,详尽地区分加涅在分析学习的条件时,根据实验研究和经验概括,详尽地区分了不同学习结果对不同教学事件的要求。了不同学习结果对不同教学事件的要求。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瑞格鲁斯的细化理论 瑞格鲁斯把
8、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果,瑞格鲁斯把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果,并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并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输略。传输略。 细化理论的内容细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可用细化理论的内容细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可用“一二四七一二四七”概括。即:概括。即: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七条策略。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七条策略。(1 1)一个目标:是指)一个目标:是指ETET的全部内容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的全部内容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按照按照认知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最合理而有效的组织。认
9、知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最合理而有效的组织。(2 2)两个过程:是指)两个过程:是指ETET主要通过两个设计过程来实现上述目标,这主要通过两个设计过程来实现上述目标,这两个设计过程是一是两个设计过程是一是“概要概要”设计,二是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设计,二是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3 3)四个环节:是指为保证细化过程的一致性和系统性,必须注意)四个环节:是指为保证细化过程的一致性和系统性,必须注意四个教学设计环节的密切配合。这四个环节是四个教学设计环节的密切配合。这四个环节是“选择选择”(SelectionSelection)、)、“定序定序”(SequencingSequencing)、)、“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