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上传者:9****8 2022-07-20 07:16:34上传 PPT文件 1.97MB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_第1页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_第2页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_第3页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6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化学化学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人教版 必修必修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章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课时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第一章第一章新知识新知识预习探究预习探究2新思维新思维名师讲堂名师讲堂3新考题新考题随堂自测随堂自测4新视点新视点专家博客专家博客6新提升新提升达标作业达标作业5新情境新情境激趣入题激趣入题1新情境新情境激趣入题激趣入题人体中的化学元素人体中的化学元素我们人体是一个有机体,主要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我们人体是一个有机体,主要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除此之

2、外,在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含有很多其他的元素,某的,除此之外,在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含有很多其他的元素,某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然不高,但却都是人体中不能缺少的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然不高,但却都是人体中不能缺少的元素。元素。你知道人体中所含的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吗?它们具你知道人体中所含的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吗?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新知识新知识预习探究预习探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碱金属、卤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了解碱金属、卤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了解碱金属、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了解原子结构与了解碱金属、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元素性质的关系

3、。3了解碱金属、卤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并能初步了解碱金属、卤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并能初步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新知预习新知预习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_个电子,都是个电子,都是活 泼 的 金 属 ; 且 随 核 电 荷 数 增 加 , 电 子 层 数 逐 渐活 泼 的 金 属 ; 且 随 核 电 荷 数 增 加 , 电 子 层 数 逐 渐_,原子半径逐渐,原子半径逐渐_,金属性逐渐,金属性逐渐_。2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都有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都有_的金属的金属光泽,质光泽,质_,密度,密度_,熔点,熔点_,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导电性

4、和导热性都_;随着核电荷;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数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_,密度逐渐,密度逐渐_ 特殊的特殊的(K)(K)Br2I2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1钾比钠的金属性强,钾能否把钠从钾比钠的金属性强,钾能否把钠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溶液中置换出来?来?F2的氧化性比的氧化性比Cl2强,那么强,那么F2能否把能否把Cl2从从NaCl溶液中置换溶液中置换出来?出来?提示:提示:都不行,因为都不行,因为K、F2都能与都能与H2O发生反应,发生反应,2K2H2O=2KOHH2,2F22H2O=4HFO2。2课本卤素单质的置换反应中有三组实验来说明课本卤素单质的置换反应中有三

5、组实验来说明Cl2、Br2、I2氧化性强弱,若只选两组,应是哪两组?各卤素离子的氧化性强弱,若只选两组,应是哪两组?各卤素离子的还原性又如何?还原性又如何?提示:提示:应选氯水与应选氯水与NaBr溶液和溴水与溶液和溴水与KI溶液。对应单质溶液。对应单质的 氧 化 性 越 强 , 相 应 离 子 的 还 原 性 越 弱 , 因 氧 化 性的 氧 化 性 越 强 , 相 应 离 子 的 还 原 性 越 弱 , 因 氧 化 性Cl2Br2I2,故其离子的还原性为,故其离子的还原性为ClBrI。新思维新思维名师讲堂名师讲堂教材点拨教材点拨1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与递变性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与

6、递变性碱金属碱金属2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除铯相似性:除铯(略带金属光泽略带金属光泽)外,其余均呈银白色,较外,其余均呈银白色,较柔软,有延展性,密度较小,熔点较低,导热性和导电性都很柔软,有延展性,密度较小,熔点较低,导热性和导电性都很好。好。(2)递变性:从递变性:从Li到到Cs密度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增大(钠、钾反常钠、钾反常),熔沸点,熔沸点逐渐降低。逐渐降低。3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相似性与与O2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如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如Li

7、2O、Na2O等。等。与与Cl2反应生成反应生成RCl,如,如NaCl、KCl等。等。与与H2O反应,能置换出反应,能置换出H2O中的氢,反应通式为:中的氢,反应通式为:2R2H2O=2ROHH2。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H2,反应通式为:,反应通式为:2R2H=2RH2(R表示碱金属元素表示碱金属元素)。(2)递变性递变性从锂到铯,随核电荷数增多,其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从锂到铯,随核电荷数增多,其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使其性质表现差异性、递变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使其性质表现差异性、递变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

8、增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增强。强。与与O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更加复杂。如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更加复杂。如Li与与O2反应反应只能生成只能生成Li2O,Na与与O2反应还可以生成反应还可以生成Na2O2,而,而K与与O2反应反应能够生成能够生成KO2等。等。与与H2O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如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与H2O反应可能会发生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轻微爆炸。Rb、Cs遇水立即燃烧、爆炸,生成遇水立即燃烧、爆炸,生成H2。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即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即LiNaKRbCs。温馨提示:温馨提示:因因Na、K等很活泼的金属易与等很活泼的

9、金属易与H2O反应,故反应,故不能在溶液中置换不活泼的金属。不能在溶液中置换不活泼的金属。碱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碱,碱性从上到下碱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碱,碱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即依次增强,即LiOHNaOHKOHRbOHCsOH。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是1的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如氢元素。的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如氢元素。锂的密度小于煤油,只能用石蜡封存,钠、钾密度均小锂的密度小于煤油,只能用石蜡封存,钠、钾密度均小于水,但钠的密度大于钾的密度,少量于水,但钠的密度大于钾的密度,少量Na、K用煤油封存,大用煤油封存,大量量Na、K用石蜡封存。用石蜡封存。4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

10、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比较金属性的强弱,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比较金属性的强弱,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力,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1)从元素原子结构判断从元素原子结构判断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大,就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越难失电子,金属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越难失电子,金属性越弱越弱(以后学以后学)。(2)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

11、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越强。强。(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排在后面的强。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排在后面的强。(4)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温馨提示:温馨提示: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多少。如易,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多少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275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