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应用光学习题解析 期中复习

上传者:11****88 2022-06-10 20:52:40上传 PPT文件 675.01KB
应用光学习题解析 期中复习_第1页 应用光学习题解析 期中复习_第2页 应用光学习题解析 期中复习_第3页

《应用光学习题解析 期中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光学习题解析 期中复习(2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应应 用用 光光 学学期期 中中 复复 习习第一章第一章 小结小结 几何光学的基础:几何光学的基础: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可见光、单可见光、单/复色光、光线、光束、波面、法线等复色光、光线、光束、波面、法线等2、基本定律基本定律:直线传播、折射与反射直线传播、折射与反射 、独立传播、可逆性原理、独立传播、可逆性原理3、费马原理、马吕斯定律、费马原理、马吕斯定律(了解内容)(了解内容) 成像:成像:1、完善像的定义及完善成像条件完善像的定义及完善成像条件2、光路中的基本概念与符号规则光路中的基本概念与符号规则 光路计算及公式光路计算及公式a. 球面球面平面平面b.宽光束实际光线宽光束实际光线近轴

2、光线近轴光线 (球差)(球差) (高斯像、物像共轭)(高斯像、物像共轭)c. 折射折射反射反射(反射(反射-折射定律;成像公式、放大率公式、拉赫不变量)折射定律;成像公式、放大率公式、拉赫不变量)d. 单个球面单个球面共轴系统:共轴系统: 过渡公式(近轴过渡公式(近轴宽光束)、成像放大率宽光束)、成像放大率()r nn 1、光路计算的思路:、光路计算的思路:近轴条件近轴条件阿贝不变量阿贝不变量拉赫不变量拉赫不变量( ,)L L Usintgiiic. 近轴区域近轴区域:单个球面成像单个球面成像l uluh 近轴条件:近轴条件:nn 利用三种放大率分析成像特性:利用三种放大率分析成像特性: 。如

3、折射球面镜折射球面镜拉赫拉赫不变量不变量nnnnllrynlyn l2220dlnlndlnln1ulnulnnuyn u yJ 阿贝阿贝不变式不变式反射球面反射球面112llrylyl 2220dlldll1uu Juyuy d. d. 共轴球面系统的共轴球面系统的过渡公式过渡公式 对整个系统,对整个系统,拉拉赫不变量始终是恒定值赫不变量始终是恒定值1 1 1222.kkkkkknu yn u yn u yn u yJ 1iinn1iiuu1iiyy1iiilld 1iiiihhdu(1,2,1)ik 共轴系统的反射成像放大率(近轴区)共轴系统的反射成像放大率(近轴区)1212112.kkk

4、kyyyyyyyy 1212112.kkkkdldldldldldldldl1212112.kkkkuuuuuuuu 1 211 2kkkl llnnl ll 11kkn un u 21knn11knn第二章第二章 小结小结 理想光学系统理论:理想光学系统理论: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理想光学系统、共轭、共线成像等理想光学系统、共轭、共线成像等2、共轴理想光学系统成像性质共轴理想光学系统成像性质3、基点与基面基点与基面:焦点焦点/面、主点面、主点/面、节点(包括物像两方)面、节点(包括物像两方) 物像关系:物像关系:1、图解法求像图解法求像:典型光线、基点基面性质(课上例题)典型光线、基点基面性

5、质(课上例题)2、解析法及应用解析法及应用:牛顿公式、高斯公式牛顿公式、高斯公式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两光组)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两光组)解析法公式解析法公式2)高斯公式:)高斯公式:yf lyfl 1ffll1)牛顿公式:)牛顿公式:xxffyfxyxf fnfn 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 物像空间介质相同:物像空间介质相同:ff nn1nn2nn1nn111llfll21fnfn 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 物像空间介质相同:物像空间介质相同:ff nn111llfll21两光组的组合公式两光组的组合公式1112dff 1 1、各光组间相对位置的表示:

6、、各光组间相对位置的表示:22Ff fx 11Ff fx12f ff 12f ff 2、两光组组合的参数计算:、两光组组合的参数计算:1(1)Fdlff2(1)Fdlff2Hdlff1() ()()HFFlfxffl 1Hdlff 2()()HFFlfxflf 像方焦点:像方焦点: 物方焦点:物方焦点: 像方像方主主点:点: 物方主点:物方主点:1112dff 1 1、各光组间相对位置的表示:、各光组间相对位置的表示:12f ff 12f ff 典型光学系统典型光学系统: (了解(了解基本的基本的光路特点、成像特性光路特点、成像特性等等) 照相系统:照相系统:远摄型、反远距型(筒长、工作距离、

7、焦距)远摄型、反远距型(筒长、工作距离、焦距) 望远系统:望远系统:无焦系统、工作原理无焦系统、工作原理 显微系统:显微系统: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公式与习题应用最简单的应用:两薄透镜的组合:组合焦距取决于两薄透镜 各自的焦距,以及透镜的相对位置。1、单个折射球面:物像两方主面重合于球面顶点。2、光学系统:应用:透镜,看做两个折射球面的组合;利用单个折射球面的成 像公式,可求得每个折射球面的物像两方焦距;进而利用 光组组合公式求透镜的焦距、基点基面位置等。3、薄透镜: 厚度为零,即看做两折射球面的顶点非常接近,此时可以认为,整个透镜物像两方主面与顶点重合。薄透镜的光学性质取决于透镜的焦距。一一、平面

8、镜平面镜 唯一能成完善像的光学元件唯一能成完善像的光学元件1 1、平面镜成像特性:、平面镜成像特性: 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分布、虚实相反。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分布、虚实相反。 对称性:反射对称性:反射奇次奇次成成镜像镜像,反射,反射偶次偶次成成一致像一致像。2 2、平面镜的旋转特性:、平面镜的旋转特性:2反镜3 3、双平面镜、双平面镜 双平面镜的成像:双平面镜的成像:连续一次像连续一次像(一致像)(一致像)2 双平面镜对光线的双平面镜对光线的方向变换方向变换:第三章第三章 小结小结二、二、平行平板平行平板2121II21UU 1 1、成像特性:、成像特性:无焦系统无焦系统111cossin1c

9、osITdInI11tan1tanILdI11cos1cosILdnI侧向位移:侧向位移:轴向位移:轴向位移:(非完善成像)(非完善成像)位移位移成像成像:21LLLd2、等效光学系统、等效光学系统21lldl 实际实际像面的位置像面的位置dddln 等效空气平板等效空气平板的厚度的厚度1(1)ldn近轴条件近轴条件:(完善成像)(完善成像)三、三、反射棱镜反射棱镜1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光轴、工作面、棱、主截面光轴、工作面、棱、主截面3 3、棱镜系统的成像方向判断棱镜系统的成像方向判断: 沿光轴(光传播)方向的坐标轴沿光轴(光传播)方向的坐标轴方向不变;方向不变; 垂直于主截面的坐标轴垂直

10、于主截面的坐标轴屋脊面个数;屋脊面个数; 平行于主截面的坐标轴平行于主截面的坐标轴反射面个数(屋脊反射面个数(屋脊* *2 2)。)。2 2、四类棱镜的基本特点四类棱镜的基本特点: 以简单棱镜、屋脊棱镜为主。以简单棱镜、屋脊棱镜为主。 复合棱镜:分光、分色棱镜复合棱镜:分光、分色棱镜4 4、反射、反射棱镜的等效作用:棱镜的等效作用: 平面镜平面镜 + 平行平板平行平板(等效厚度等效厚度L)四、折射棱镜与光楔四、折射棱镜与光楔1 1、折射棱镜的、折射棱镜的偏向角偏向角:12II12121cos()12sin()sin122cos()2IInII2 2、光楔的工作原理:、光楔的工作原理:12120

11、;II II(1)n 双光楔双光楔 1 1)测量微小角度:)测量微小角度:2(1)cosn2 2)测量微小位移:)测量微小位移:(1)yznz 偏向角取极值的条件:偏向角取极值的条件:12II12II2210ddI1sin()sin22mn一、一、光阑光阑1、孔径光阑:孔径光阑:入瞳、出瞳入瞳、出瞳(轴上物点的成像张角比较法)(轴上物点的成像张角比较法) *光学系统的物(像)方孔径角:光学系统的物(像)方孔径角: 轴上物(像)点轴上物(像)点-入瞳边缘连线,与光轴的夹角。入瞳边缘连线,与光轴的夹角。2、视场光阑:视场光阑:入射窗、出射窗入射窗、出射窗 *光学系统的物(像)方视场角:光学系统的物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435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