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二章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13学时

上传者:7****0 2022-05-30 14:19:31上传 PPT文件 14.05MB
第二章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13学时_第1页 第二章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13学时_第2页 第二章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13学时_第3页

《第二章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13学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13学时(16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2、道路交通事、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故成因分析1.道路交通事道路交通事故概述故概述3、道路交通事、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故统计分析4、道路交通事、道路交通事故调查与处理故调查与处理5、道路交通、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管理法规道路交通条件与交通安全道路交通条件与交通安全汽车性能、结构与安全因素汽车性能、结构与安全因素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交通心理与交通安全交通心理与交通安全信息输入信息输入(车内外车内外)手脚动作手脚动作运动输出运动输出紧张、疲劳等干扰紧张、疲劳等干扰风力、路面等干扰风力、路面等干扰触觉、运动觉反馈触觉、运动觉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

2、安全法实施条例第第6060条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开启危险报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警闪光灯并在车后5050米至米至10010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米处设置警告标志,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2610142 24 46 68 810101212141416161818202022222424表表2-1 2-1 视野随车速变化情况表视野随车速变化情况表 夜间行车时,对面来车的前灯光线射到司机的眼睛附近,使他眩眼,夜间行车时

3、,对面来车的前灯光线射到司机的眼睛附近,使他眩眼,暂时看不见东西,这种现象叫暂时看不见东西,这种现象叫“眩目眩目”不同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数量的比例分布不同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数量的比例分布 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大小、形状、距离、体积、方位等的知觉;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大小、形状、距离、体积、方位等的知觉; 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和顺序性的反应;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和顺序性的反应;运动知觉:人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运动知觉:人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错觉:距离错觉、速度错觉、时间错觉;错觉:距离错觉、速度错觉、时间错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4、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法实施条例第第6262条,驾驶机动条,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三)拨打车不得有下列行为:(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安全驾驶的行为; ; 表表2-3 2-3 刺激物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刺激物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年龄(岁)年龄(岁)疲劳前的反疲劳前的反映时间映时间疲劳后的反疲劳后的反映时间映时间年龄年龄疲劳前的反疲劳前的反映时间映时间疲劳后的反疲劳后的反映时间映时间18-2218-220.48-0.560.48-0.560.60-0.630.60-0.6345-6045-600.78-0.800.78-0.800.64-0.89

5、0.64-0.8922-4522-450.58-0.750.58-0.750.53-0.820.53-0.82不同年龄的驾驶员疲劳前后的反应时间不同年龄的驾驶员疲劳前后的反应时间 ; 饮酒使人的记忆力下降;饮酒使人的记忆力下降; 饮酒会减弱人的注意力;饮酒会减弱人的注意力; 饮酒后人的情绪变得不稳定;饮酒后人的情绪变得不稳定;2 2)驾驶员饮酒的检查:)驾驶员饮酒的检查: A.A.可用仪器检查驾驶员呼吸中的酒精含量,还可以化验血液中的酒精可用仪器检查驾驶员呼吸中的酒精含量,还可以化验血液中的酒精量;量; 试验证明,试验证明,1 1毫升血液中所含酒精量与呼出毫升血液中所含酒精量与呼出2000-2

6、1002000-2100毫升气体中含毫升气体中含的酒精量相等,因此这两种检验可达到同等效果。的酒精量相等,因此这两种检验可达到同等效果。 汽车驾驶员的信息处理汽车驾驶员的信息处理汽车驾驶员的视觉特征汽车驾驶员的视觉特征汽车驾驶员的心理特征汽车驾驶员的心理特征视力视力视野视野适应与眩目适应与眩目静视力、动视力和夜间视力静视力、动视力和夜间视力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注意注意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性格性格对象的指向性、意识的集中性对象的指向性、意识的集中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汽车驾驶员的反应特征汽车驾驶员的反应特征驾驶适应性驾驶适应性人体的生物节律及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人体的生物节律及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行

7、人决定是否开始横穿道路的主要依据是自己与驶近的汽车行人决定是否开始横穿道路的主要依据是自己与驶近的汽车间的距离。间的距离。 行人横穿公路时的平均步行速度与年龄和性别有关。行人横穿公路时的平均步行速度与年龄和性别有关。 行人结伴时,在从众心理支配下,往往互相以对方为依赖,行人结伴时,在从众心理支配下,往往互相以对方为依赖,忽视交通安全而导致事故。忽视交通安全而导致事故。 多数行人横过道路时,只注意右方交通而忽视左方交通,往多数行人横过道路时,只注意右方交通而忽视左方交通,往往使自己闯入了驾驶员的空间也会导致交通事故。往使自己闯入了驾驶员的空间也会导致交通事故。 行人的自由度大行人的自由度大 儿童

8、行人的行为特点;老年行人的行为特点;轻壮年行人的行儿童行人的行为特点;老年行人的行为特点;轻壮年行人的行为特点;女性;为特点;女性; 要求汽车有最佳动态性能,要求汽车有最佳动态性能, 。 被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 (事故后安全性事故后安全性) ): 定义定义: :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员和步行者,使直接损失降到最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员和步行者,使直接损失降到最小的能力,以及事故后,防止事故车辆火灾以及迅速疏散乘客小的能力,以及事故后,防止事故车辆火灾以及迅速疏散乘客的能力。的能力。 汽车外部安全性:一切旨在减轻在事故中汽车对行人、汽车外部安全性:一切旨在减轻在事故中汽车对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乘员的伤害而专

9、门设计的与汽车有关的措施;自行车和摩托车乘员的伤害而专门设计的与汽车有关的措施; 汽车内部安全性:事故中使作用于乘员的加速度和力降汽车内部安全性:事故中使作用于乘员的加速度和力降低到最小;在事故发生后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以及确保那些低到最小;在事故发生后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以及确保那些对从车辆中营救乘员起关键作用部件的可操作性等有关措施;对从车辆中营救乘员起关键作用部件的可操作性等有关措施;正面正面100%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重叠刚性壁障碰撞 斯柯达明锐斯柯达明锐东风雪铁龙凯旋东风雪铁龙凯旋奇瑞奇瑞QQ6凯旋凯旋C-NCAPC-NCAP正面正面40%40%可变壁障碰撞可变壁障碰撞 奇瑞奇瑞

10、QQ6C-NCAPQQ6C-NCAP正面正面40%40%可变壁障碰撞可变壁障碰撞 凯旋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凯旋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 奇瑞奇瑞QQ6QQ6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指在无风条件下,在水平、良好的沥青指在无风条件下,在水平、良好的沥青或水泥路面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行或水泥路面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行驶速度;驶速度; 指汽车在行驶中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指汽车在行驶中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 ;通常用加速时间和加速距离来表示;通常用加速时间和加速距离

11、来表示;汽车满载时,以汽车满载时,以 档在良好路面所档在良好路面所能爬上的坡度;能爬上的坡度; 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无路地带及各种障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无路地带及各种障碍的能力。碍的能力。风神蓝风神蓝鸟鸟宝宝来来富富康康广本广本雅阁雅阁长安长安奥拓奥拓桑塔桑塔纳纳帕萨特帕萨特B5B5波波罗罗最小离地最小离地间隙间隙h h 180180110110 145145 168168150150138138105105100100间隙失效:汽车越野行驶时,会出现汽车与不规则地面的间间隙失效:汽车越野行驶时,会出现汽车与不规则地面的间隙不足,可能被地面托住而无法通行的情

12、况,称之为间隙失效;隙不足,可能被地面托住而无法通行的情况,称之为间隙失效;间隙失效形式:间隙失效形式:“顶起失效顶起失效” 、“触头失效触头失效”或或“托尾失托尾失效效” 。 防止间隙失效的汽车几何通过性参数:防止间隙失效的汽车几何通过性参数:最小离地间隙最小离地间隙h h:汽车满载时,汽车除车轮之外的最低点与路面之间的:汽车满载时,汽车除车轮之外的最低点与路面之间的距离;距离; 接近角接近角 离去角离去角 纵向通过角纵向通过角 :是指在汽车空载、静止时,在汽车侧视图上通:是指在汽车空载、静止时,在汽车侧视图上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所形成的最小锐角。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

13、线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所形成的最小锐角。 12是指自车身前、后突出点向前、后车轮引切线时,是指自车身前、后突出点向前、后车轮引切线时,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3表表2-62-6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1汽车类型汽车类型驱动型式驱动型式最小离地间隙最小离地间隙C(mm)C(mm)接近角接近角( () )离去角离去角( () )轿车轿车4 42 212012020020020203030151522224 44 42102103703704545505035354040货车货车4 42 225025030030025256060252545454 44 4、6

14、 66 62602603503504545606035354545越野车(乘用)越野车(乘用) 4 44 42102103703704545505035354040客车客车6 64 4、4 42 2220220370370101040406 62020不同路面的附着系数不同路面的附着系数路面类型路面类型附着系数附着系数沥青或混凝土沥青或混凝土(干)(干)0.750.75沥青(湿)沥青(湿)0.45-0.60.45-0.6混凝土(湿)混凝土(湿)0.70.7砾石砾石0.550.55土路(干)土路(干)0.650.65土路(湿)土路(湿)0.4-0.50.4-0.5雪(压紧)雪(压紧)0.150.

15、15冰冰0.070.07总停车距离总停车距离S Sv v0 0 x x0 0 x x1 1x x2 2x3x3:停车:停车踩下制动踏板踩下制动踏板制动压力起作用制动压力起作用制动空驶时间(距离)制动空驶时间(距离)制动传动系作用时间制动传动系作用时间t t2 2驾驶员反应时间驾驶员反应时间t t1 1持续制动时间持续制动时间t t3 3tvtdvjvttvs02100)(制动时间制动时间S2S时间时间t tS3S1制动时间制动时间停车时间停车时间制动距离制动距离停车距离停车距离t1t2t3t4T T1 1驾驶员反应时间驾驶员反应时间; ;T T2 2制动滞后时间制动滞后时间; ;T T3 3制

16、动力增长时间制动力增长时间; ;T T4 4制动力达到最大值后持续制动时间制动力达到最大值后持续制动时间; ;T5制动放松时间制动放松时间制动协调时间制动协调时间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制动效能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汽车制动痕迹汽车制动痕迹A.A.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 ;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是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制动力及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是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制动力及制动协调时间;制动协调时间;制动距离是指车辆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制动距离是指车辆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从

17、脚接触制动踏板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 (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或手触动制动手柄) )时起至车辆停时起至车辆停住时止,车辆驶过的距离。它包括了制动协调时间和以最大住时止,车辆驶过的距离。它包括了制动协调时间和以最大减速度持续制动时间内汽车驶过的距离;减速度持续制动时间内汽车驶过的距离; )(92.25)21(6 . 31max20032mjVVttS制动距离公式:制动距离公式:影响制动距离因素影响制动距离因素作用在制动踏板上的力作用在制动踏板上的力 路面条件和天气情况路面条件和天气情况 制动初速度制动初速度 制动协调时间制动协调时间 )(92.25)21(6 . 31max20032mjVVttS制

18、动距离的检验制动距离的检验: :路试检验路试检验: :汽车在规定的制动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汽车在规定的制动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应符合要求性应符合要求, ,对空载距离有质疑时对空载距离有质疑时, ,按满载检验的制动性能要按满载检验的制动性能要求进行求进行. .机动车类型机动车类型制动初速制动初速度度km/hkm/h满载检验制动满载检验制动距离要求距离要求m m空载检验制空载检验制动距离要求动距离要求试验通道试验通道宽度宽度m m三轮汽车三轮汽车20205.05.02.52.5乘用车乘用车505020.020.019.019.02.52.5总质量不大于总质量不大于3500kg35

19、00kg的低速货车的低速货车30309.09.08.08.02.52.5其他总质量不大于其他总质量不大于3500kg3500kg的汽车的汽车505022.022.021.021.02.52.5其他汽车、汽车列车其他汽车、汽车列车303010.010.09.09.03.03.0两轮摩托车两轮摩托车30307.07.0- -边三轮摩托车边三轮摩托车30308.08.02.52.5正三轮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30307.57.52.32.3轻便摩托车轻便摩托车20204.04.0- -轮式拖拉机运输机组轮式拖拉机运输机组20206.56.56.06.03.03.0手扶变型运输机手扶变型运输机20206.

20、56.52.32.3GB7258-2004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7.13.1.1 7.13.1.1 条条制动减速度和制动稳定性要求制动减速度和制动稳定性要求汽车制动力是指控制汽车行驶速度和使汽车停止所需要的力。汽车制动力是指控制汽车行驶速度和使汽车停止所需要的力。制动力越大,制动减速度越大,制动距离也越短。制动力是从本制动力越大,制动减速度越大,制动距离也越短。制动力是从本质上评价制动性能的重要参数指标。质上评价制动性能的重要参数指标。影响制动力因素:影响制动力因素:一是制动系本身的结构,材料的影响;一是制动系本身的结构,材料的影响;二是制动条件的影

21、响,如路面附着条件,操纵力大小等对制动力二是制动条件的影响,如路面附着条件,操纵力大小等对制动力大小有重要影响。大小有重要影响。检验制动器的制动力需要使用专用的制动实验台。检验制动器的制动力需要使用专用的制动实验台。除了制动力大小外,左右轮制动力的差别也影响除了制动力大小外,左右轮制动力的差别也影响汽车制动性能。汽车制动性能。机动车类型机动车类型制动力总和与整车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百分比重量的百分比轴制动力与载荷的轴制动力与载荷的百分比百分比空载空载满载满载前轴前轴后轴后轴三轮汽车三轮汽车4545- -4545乘用车、总质量乘用车、总质量不大于不大于3500kg3500kg的的货车货车606

22、0505060602020其它汽车、汽车其它汽车、汽车列车列车606050506060- -摩托车摩托车- - -60605555轻便摩托车轻便摩托车- - -60605050GB7258-2004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7.14.1.1 7.14.1.1 条条12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之比,对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之比,对前轴不应大于前轴不应大于20%20%,对后轴(及其他轴)在轴制动力不小于该轴,对后

23、轴(及其他轴)在轴制动力不小于该轴轴荷的轴荷的60%60%时不应大于时不应大于24%24%;当后轴(及其他轴)制动力小于该;当后轴(及其他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轴轴荷的60%60%时,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时,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应大于该轴力差的最大值不应大于该轴轴荷轴荷的的8%8%。3某一空载货车的汽车安全性能台式检测报告之制动部分数据如下:某一空载货车的汽车安全性能台式检测报告之制动部分数据如下:请用请用-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台式中台式检验制动力要求和制动力平衡要求分析该车的制动性能是否符合国检验制动力要求

24、和制动力平衡要求分析该车的制动性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家标准要求。制动系统协调时间主要取决于汽车制制动系统协调时间主要取决于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技术状况。动系统的结构和技术状况。车辆类型车辆类型制动系统协调时间制动系统协调时间(s s)总质量总质量4.5t4.5t0.330.335t5t总质量总质量12t12t0.450.45总质量总质量12t12t0.560.56B.B.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用来评价汽车连续制动的能力,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用来评价汽车连续制动的能力,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力和抗水衰退性能。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力和抗水衰退性能。指汽车高

25、速行驶短时间内(由于汽指汽车高速行驶短时间内(由于汽车高速行驶),短时间内重复制动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引起车高速行驶),短时间内重复制动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引起制动器温度升高,制动器摩擦力矩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制动器温度升高,制动器摩擦力矩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制动器的热衰退现象。制动器的热衰退现象。 影响因素:制动器的结构和制动器摩擦副的材料影响因素:制动器的结构和制动器摩擦副的材料 ; 制动器摩擦片表面浸水后水的润滑制动器摩擦片表面浸水后水的润滑作用,降低制动器摩擦片的摩擦系数,而使制动器效能暂时作用,降低制动器摩擦片的摩擦系数,而使制动器效能暂时下降的现象。下降的现象。 C.C.制动时的方

26、向稳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制动过程中维持汽车直线行驶和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制动过程中维持汽车直线行驶和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 。 汽车制动方向不稳定现象主要表现为汽车跑偏、后轮侧滑以及汽车制动方向不稳定现象主要表现为汽车跑偏、后轮侧滑以及前轮失去转向能力。前轮失去转向能力。 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的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的现象。现象。 原因:原因:a.a.左右两车轮的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轮胎、制动器、左右两车轮的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轮胎、制动器、前轮定位);前轮定位);b.b.汽车质心位置的左右不对称;汽车质心位置的左右不对称;c.c.制动时悬架系统与转向系拉杆在

27、运动学上的不协调;制动时悬架系统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汽车在制动时某轴或多轴发生横向移汽车在制动时某轴或多轴发生横向移动的现象。动的现象。 (1)(1)汽车行驶的驱动和附着条件:汽车行驶的驱动和附着条件: (2)(2)制动侧滑原因分析:制动侧滑原因分析:a.a.路面附着系数;路面附着系数;b.b.车轮抱死车轮抱死及及抱死顺序抱死顺序;c.c.制动初速度;制动初速度; d.d.侧向力源;侧向力源;e.e.载荷及载荷转移;载荷及载荷转移;汽车制动时的受力分析汽车制动时的受力分析 当制动力较小时,车轮作纯滚动;随制动强度增大,车轮滑动当制动力较小时,车轮作纯滚动;随制动强度增大,车轮滑动成

28、分增大;到最后车轮被抱死作纯滑动。成分增大;到最后车轮被抱死作纯滑动。 当有侧向风、道路横坡引起的侧向分力当有侧向风、道路横坡引起的侧向分力或转弯离心力产生时,这些力便会使车轮受或转弯离心力产生时,这些力便会使车轮受到侧向力到侧向力F Fy y。当侧向力当侧向力侧向附着力时,车轮不会产生侧滑;侧向附着力时,车轮不会产生侧滑;当侧向力当侧向力侧向附着力时,车轮会产生侧滑,侧向附着力时,车轮会产生侧滑,使车轮的运动方向改变;使车轮的运动方向改变; 当车轮抱死时,侧向附着力接近于当车轮抱死时,侧向附着力接近于0 0,车轮产生,车轮产生侧滑;侧滑;FuT单轴侧滑单轴侧滑1.1.后轴已经抱死,前轴尚未抱

29、死的汽车受力简图:后轴已经抱死,前轴尚未抱死的汽车受力简图:B BC CO OF Fj j v vB Bv vA AF Fy y后轴侧滑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后轴侧滑是一种不稳定状态 2.2.前轴已经抱死,后轴尚未抱死的汽车受力简图:前轴已经抱死,后轴尚未抱死的汽车受力简图:前轴侧滑是一种稳定状态前轴侧滑是一种稳定状态ACOFj vAFyVB 试验证明试验证明 若前轴比后轴先抱死拖滑,汽车基本上按直线行驶,但弯道上若前轴比后轴先抱死拖滑,汽车基本上按直线行驶,但弯道上制动时汽车失去转向能力;制动时汽车失去转向能力; 若后轴比前轴先抱死拖滑,且时间间隔短于若后轴比前轴先抱死拖滑,且时间间隔短于0.5s

30、0.5s,汽车也基本,汽车也基本上按直线行驶;但时间间隔在上按直线行驶;但时间间隔在0.5s0.5s以上且车速超过某一数值时,后以上且车速超过某一数值时,后轴就会发生严重侧滑。轴就会发生严重侧滑。 制动时汽车不再按原来弯道行驶而沿切制动时汽车不再按原来弯道行驶而沿切线方向驶出,或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动转向盘仍按直线行驶的现象。线方向驶出,或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动转向盘仍按直线行驶的现象。ABS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Anti-lock Braking System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EBDEBD:Electric Brake force Distri

31、butionElectr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电子制动力分配。电子制动力分配。EBDEBD实际上是实际上是ABSABS的辅助功能,它可以改善提高的辅助功能,它可以改善提高ABSABS的效用。的效用。(3 3)制动系分类)制动系分类制动系制动系行车制动系行车制动系应急制动系应急制动系驻车制动系驻车制动系辅助制动系辅助制动系自动制动系自动制动系当行车制动系统失效时,可利用其实现车当行车制动系统失效时,可利用其实现车辆的减速或停车的制动装置辆的减速或停车的制动装置 用以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使用以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使汽车下长坡时保持一定的稳定车速的

32、装置汽车下长坡时保持一定的稳定车速的装置 用以使汽车可靠而无时间限制停住在原用以使汽车可靠而无时间限制停住在原地甚至斜坡的制动装置地甚至斜坡的制动装置 驾驶员直接或间接操纵,用以特别是在下驾驶员直接或间接操纵,用以特别是在下长坡时,稳定和减低车辆的速度,以减轻长坡时,稳定和减低车辆的速度,以减轻行车制动系统的制动负荷。行车制动系统的制动负荷。当挂车与牵引车连接的制动管路渗漏或当挂车与牵引车连接的制动管路渗漏或断裂时,能使挂车自动制动的制动装置断裂时,能使挂车自动制动的制动装置 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照驾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照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

33、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干扰时,汽车能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反应迟钝反应迟钝”、“丧失路感丧失路感”、“失去控制失去控制”; 过度转向过度转向不足转向不足转向汽车的三种稳态转向特性汽车的三种稳态转向特性)()(2121LtgtgLRRAEtg)(1RLtgtg21)(RBEtg2LR 0刚性车轮刚性车轮若若 ,则,则R=R0R=R0,称汽车具有中性转向特性;,称汽车具有中性转向特性;若若 ,则,则R RR0R0,称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称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若若 ,则,则R RR0R

34、0,称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特性;,称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特性;212121装有弹性车轮的汽车转向简图装有弹性车轮的汽车转向简图中性转向中性转向 21不足转向不足转向21具有不足转向特性的车辆是稳定的、安全的。具有不足转向特性的车辆是稳定的、安全的。过多转向过多转向具有过多转向特性的车辆是不稳定的、不安全的。具有过多转向特性的车辆是不稳定的、不安全的。21如弯道离心力、地面不平,坡度、左右车如弯道离心力、地面不平,坡度、左右车轮附着差异,横向风以及驾驶员操纵技能等。轮附着差异,横向风以及驾驶员操纵技能等。影响轮胎侧偏刚度的主要因素:影响轮胎侧偏刚度的主要因素:A.A.轮胎尺寸越大,轮胎尺寸越大,K K也

35、越大;也越大; B.B.相同尺寸的子午线轮胎比斜交胎相同尺寸的子午线轮胎比斜交胎K K大;大;C.C.帘布层越多,帘布层越多,K K值越多;值越多;D.D.气压越大,气压越大,K K越大越大 ;E.E.轮胎所受垂直载荷越大,轮胎侧偏刚度反而下降;轮胎所受垂直载荷越大,轮胎侧偏刚度反而下降;F.F.轮胎的扁平比(轮胎断面高轮胎的扁平比(轮胎断面高H H与轮胎断面宽与轮胎断面宽B B)越小,其侧偏刚度)越小,其侧偏刚度越大;越大;kFy; 汽车感觉安全性是指在汽车上设置特有装备或考虑一定的汽车感觉安全性是指在汽车上设置特有装备或考虑一定的特殊要求,如照明设备、声响报警装备、驾驶员的直接和间接特殊要

36、求,如照明设备、声响报警装备、驾驶员的直接和间接视线,便于驾驶员能掌握汽车的运行状况和道路状况,做出正视线,便于驾驶员能掌握汽车的运行状况和道路状况,做出正确判断以减少交通事故的能力。确判断以减少交通事故的能力。 汽车的照明设备分为车辆前端照明、后端照明和车辆内部汽车的照明设备分为车辆前端照明、后端照明和车辆内部照明设备三部分。照明设备三部分。 反射镜反射镜聚光作用聚光作用配光镜配光镜远近光光束远近光光束 前方驾驶视野前方驾驶视野是驾驶员在正常驾驶位置,透过前风窗玻是驾驶员在正常驾驶位置,透过前风窗玻璃和侧面的门窗玻璃所能看到的前方的道路、车辆、行人等璃和侧面的门窗玻璃所能看到的前方的道路、车

37、辆、行人等情况的能力。情况的能力。 后方驾驶视野后方驾驶视野是通过内后视镜和是通过内后视镜和外后视镜看到的车辆后方情况的清晰外后视镜看到的车辆后方情况的清晰图象,图象反映的范围,即为后方驾图象,图象反映的范围,即为后方驾驶视野。驶视野。 直接驾驶视野直接驾驶视野是指驾驶员在驾驶位置时,不倚赖各后视是指驾驶员在驾驶位置时,不倚赖各后视镜而直接透过前风窗玻璃、侧向门窗玻璃和后风窗玻璃所能镜而直接透过前风窗玻璃、侧向门窗玻璃和后风窗玻璃所能直接清晰地看到道路的范围大小。直接清晰地看到道路的范围大小。 间接驾驶视野间接驾驶视野是指驾驶员在后视镜和下视镜的反射下所是指驾驶员在后视镜和下视镜的反射下所能得

38、到的视野。能得到的视野。 。 A A前上方视区界限前上方视区界限 保证驾驶员在交叉口前看见红灯保证驾驶员在交叉口前看见红灯信号后,确保在停车线之前把车停信号后,确保在停车线之前把车停下。下。 )(tan1LShHh h驾驶员眼睛距离地面的高度(驾驶员眼睛距离地面的高度(m m););S S制动距离(制动距离(m m););L L驾驶员眼睛与车头之间的距离;驾驶员眼睛与车头之间的距离;H H信号灯的安装高度;信号灯的安装高度;前上方最小视野前上方最小视野)(92.25)21(6 . 31max20032mjVVttS为看清信号必须的前上方最小视角为看清信号必须的前上方最小视角速度速度20km/h

39、20km/h40km/h40km/h60km/h60km/h80km/h80km/h前上方最小视角前上方最小视角181830306 610103 322222 2B B汽车前下方视区界限汽车前下方视区界限 汽车前下方视区界限取决于前窗下部窗框的位置。汽车前下方视区界限取决于前窗下部窗框的位置。对于长头型的汽车,则取决于发动机罩的位置和形状。对于长头型的汽车,则取决于发动机罩的位置和形状。 汽车的间接视野是指通过后视镜看到的汽车侧后方的区域。汽车的间接视野是指通过后视镜看到的汽车侧后方的区域。 影响汽车间接视野的因素主要有后视镜的曲率,安装位置和影响汽车间接视野的因素主要有后视镜的曲率,安装位置

40、和尺寸尺寸 。 后视镜曲率:一般汽车的车内用后视镜用平面镜,车外后视镜曲率:一般汽车的车内用后视镜用平面镜,车外用后视镜用凸面镜。用后视镜用凸面镜。 一般后视镜镜面的曲率半径应为一般后视镜镜面的曲率半径应为500-600mm500-600mm左右。左右。 后视镜安装位置:后视镜安装位置:GB7258-2004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大客车和大型平头货车,在左右前各装一面后视镜;其他汽大客车和大型平头货车,在左右前各装一面后视镜;其他汽车左右各装一面后视镜车左右各装一面后视镜 后视镜应尽可能靠近驾驶者的眼睛,应方便驾驶者观察,后视镜应尽可能靠近驾驶者的

41、眼睛,应方便驾驶者观察,头部及眼球转动尽量小;头部及眼球转动尽量小; 后视镜应安装在车身上下振动最小的位置上。后视镜应安装在车身上下振动最小的位置上。 后视镜尺寸后视镜尺寸轿车外后视镜的安装位置不得超出汽车最外侧轿车外后视镜的安装位置不得超出汽车最外侧250250毫米的规定毫米的规定 汽车被动安全性是指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员和步行者,使直接损失汽车被动安全性是指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员和步行者,使直接损失降到最小的性能。降到最小的性能。 (1 1)减轻一次碰撞伤害:能量吸收式保险杠)减轻一次碰撞伤害:能量吸收式保险杠(2 2)减轻二次碰撞伤害:发动机上部)减轻二次碰撞伤害:发动机上部及前面挡风玻璃的周围

42、布置弹性材料及前面挡风玻璃的周围布置弹性材料 (3 3)减轻三次碰撞伤害:车前部设置)减轻三次碰撞伤害:车前部设置防止行人摔到路面上的救护网等接收装置。防止行人摔到路面上的救护网等接收装置。 以以42km/h42km/h碰撞碰撞以以56km/h56km/h碰撞碰撞负伤部位负伤部位 伤害的重要程度伤害的重要程度车辆造成的伤害车辆造成的伤害路面造成的伤害路面造成的伤害总的伤害总的伤害头部头部40.740.712.312.35353颈部颈部0.70.70.20.20.90.9胸部胸部7.37.34.04.011.311.3上肢上肢3.43.41.31.34.74.7腹部腹部0.30.30 00.30

43、.3腰椎腰椎0.20.20.10.10.30.3骨盆骨盆1.71.70.40.42.12.1下肢下肢25.525.51.91.927.427.4合计合计79.879.820.220.2100100HondaHonda公司电脑分析的假人行人碰撞试验公司电脑分析的假人行人碰撞试验 (4 4)GB7258-2004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总质量大于总质量大于 3500 kg 3500 kg 的货车和挂车应提供防止人的货车和挂车应提供防止人员卷入的侧面防护;货车列车的货车和挂车之间应提供防止人员卷入的侧面防护;货车列车的货车和挂车之间应提供防止人员卷入的侧面

44、防护。员卷入的侧面防护。除半挂牵引车和长货挂车以外的总质量大于除半挂牵引车和长货挂车以外的总质量大于3500 3500 kg kg 的货车和挂车的后下部必须装备符合的货车和挂车的后下部必须装备符合 GB 11567.2 GB 11567.2 规定的后规定的后下部防护装置,该装置对追尾碰撞的机动车下部防护装置,该装置对追尾碰撞的机动车必须具有足够的阻必须具有足够的阻挡能力挡能力,以防止发生钻入碰撞。,以防止发生钻入碰撞。 汽车撞在固定物体上可称为一次碰撞,乘员撞在车内结构物汽车撞在固定物体上可称为一次碰撞,乘员撞在车内结构物上称为二次碰撞。上称为二次碰撞。(1 1)安全带:为了减少碰撞对人的惯性

45、力,以防止由二次冲)安全带:为了减少碰撞对人的惯性力,以防止由二次冲撞而产生的乘员的高减速度,避免人在车内翻滚、碰撞。撞而产生的乘员的高减速度,避免人在车内翻滚、碰撞。 (2 2)安全气囊:防止乘员在事故中与方向盘、仪表板等车内结)安全气囊:防止乘员在事故中与方向盘、仪表板等车内结构物接触,从而避免因二次碰撞而受伤。构物接触,从而避免因二次碰撞而受伤。 安全气囊的分类安全气囊的分类 根据保护乘员的位置不同可把安全气囊分为驾驶员气囊、根据保护乘员的位置不同可把安全气囊分为驾驶员气囊、副驾驶员气囊和其他乘员气囊等几种。副驾驶员气囊和其他乘员气囊等几种。 根据碰撞的方式不同又可将其分为正面碰撞气囊、

46、侧碰根据碰撞的方式不同又可将其分为正面碰撞气囊、侧碰撞气囊和其他气囊等几种。撞气囊和其他气囊等几种。 安全气囊的组成安全气囊的组成 传感器、气体发生器、气囊三部分组成。传感器、气体发生器、气囊三部分组成。 智能安全气囊,分级气囊点爆技术等智能安全气囊,分级气囊点爆技术等安全转向柱安全转向柱能量吸收式转向柱:除了满足转向器的常规功能外,还能有能量吸收式转向柱:除了满足转向器的常规功能外,还能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效地吸收碰撞能量;能量吸收式转向柱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有能量吸能量吸收式转向柱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有能量吸收元件收元件安全玻璃:安全玻璃常用强化玻璃(钢化玻璃)和夹层玻璃。

47、安全玻璃:安全玻璃常用强化玻璃(钢化玻璃)和夹层玻璃。 座椅头枕座椅头枕 :头枕是一种用来限制乘员头部相对于躯干向后:头枕是一种用来限制乘员头部相对于躯干向后移动的弹性装置。移动的弹性装置。 http:/ :仪表板表面应以弹性材料覆盖。:仪表板表面应以弹性材料覆盖。 减少车内突起物减少车内突起物 油箱油管破损油箱油管破损电火花电火花防止蔓延防止蔓延 阻燃材料阻燃材料消除火源(蓄电池)消除火源(蓄电池)腐蚀、碰撞、振动、腐蚀、碰撞、振动、老化老化防止燃油泄漏:防止燃油泄漏:合理布置燃油箱位置;合理布置燃油箱位置;设计加油口时,要考虑撞车时的泄漏问题。设计加油口时,要考虑撞车时的泄漏问题。燃油管的

48、布置很重要,撞车时尽可能使其不受损伤,燃油管的布置很重要,撞车时尽可能使其不受损伤,并且有几个变形自由度。并且有几个变形自由度。采取具有阻燃性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塑料制作油箱,采取具有阻燃性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塑料制作油箱,防止因撞车而发生的燃油箱爆炸。防止因撞车而发生的燃油箱爆炸。 采用阻燃的内饰材料采用阻燃的内饰材料 :对于大客车,要设安全门:对于大客车,要设安全门: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中规定,车长大于车长大于8 8米或乘员多于米或乘员多于4040人的客车,如本身右侧仅仅有一个人的客车,如本身右侧仅仅有一个供乘客上下的车门,应设有安全门或安全出口。供乘客上下的车门,

49、应设有安全门或安全出口。排气管朝向和排气管出口设置应科学合理排气管朝向和排气管出口设置应科学合理 提高驾驶室的变形强度提高驾驶室的变形强度 加强车身前部与后部吸收冲击的能力加强车身前部与后部吸收冲击的能力 道路交通因素道路交通因素 , ,交通事故率很低交通事故率很低(a);(a); abcdef交通流饱和度交通流饱和度交通事故相对数量交通事故相对数量 当交通组成中大型车比例增加时,影响紧随其后行驶的小型车当交通组成中大型车比例增加时,影响紧随其后行驶的小型车的视距,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的视距,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当交通组成中货车比例增加时,由于客货车的动力性能存在差当交通组成中货车比例增加时

50、,由于客货车的动力性能存在差异,导致车速分布更为离散,车速方差变大,也容易导致交通事异,导致车速分布更为离散,车速方差变大,也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故的发生; 当摩托车比例增加时,导致车速分布离散,同时摩托车行驶的当摩托车比例增加时,导致车速分布离散,同时摩托车行驶的灵活性还可能导致其他车辆驾驶员措手不及,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灵活性还可能导致其他车辆驾驶员措手不及,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合理地对城市部分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合理地对城市部分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 减少摩托车许可牌照的发放;减少摩托车许可牌照的发放; 就是道路中心线的立体形状;就是道路中心线的立体形状;指道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指

51、道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指道路中心线在竖直面上的投影;指道路中心线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在与中心线垂直的面上的投影;在与中心线垂直的面上的投影; 从行驶力学考虑,汽车行驶时应安全、迅速、舒适;从行驶力学考虑,汽车行驶时应安全、迅速、舒适; 从地形、地质上应合理经济;从地形、地质上应合理经济; 驾驶员的视觉和驾驶心理上应反应良好;驾驶员的视觉和驾驶心理上应反应良好; 与交通环境及沿途景观协调和谐;与交通环境及沿途景观协调和谐; 整体的线形保持连续性。整体的线形保持连续性。表表1 1 我国某年各种道路线形的事故分析我国某年各种道路线形的事故分析项项目目平直路平直路一般一般弯弯一般坡一般坡一般一般

52、 弯坡弯坡急弯急弯陡坡陡坡急弯急弯 陡坡陡坡一般坡一般坡 急弯急弯一般弯一般弯 陡坡陡坡合计合计事事故故数数6889426889423131231312211842118413685136856108610822422242208720874407440731703170773137773137比比例例/%/%89.1189.114.054.052.742.741.771.770.790.790.290.290.270.270.570.570.410.41100100表表2 2 我国某年各种地形的事故分析我国某年各种地形的事故分析 项目项目平原平原丘陵丘陵山区山区合计合计事故数事故数58364

53、15836411187541187547074270742773137773137比例比例/%/%75.4975.4915.3615.369.159.15100100 在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与地形等条件相适应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在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与地形等条件相适应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大半径大半径 公路等级公路等级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地地 形形平原、微丘平原、微丘重重 丘丘山山 岭岭一般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10001000700700400400200200极限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650650400400250250125125)(1272fiVRR R曲率半径曲率半径(m)(m);V V设计车速设计车速(

54、km/h)(km/h);i i超高(超高(% %););f f摩擦系数;摩擦系数; 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0m100000m。 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的一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表表5 5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最小缓和曲线长度设计车速(设计车速(km/hkm/h)120120100100808060605050404030302020缓和曲线长度缓和曲线长度(m m)1001008585707050504040353525252020 最大纵坡度最大纵坡度 确定最大纵坡应考虑的因素

55、:确定最大纵坡应考虑的因素: 汽车的动力特性;汽车的动力特性; 公路的性质;公路的性质; 所经过地区的自然因素等;所经过地区的自然因素等; 设计车型:东风设计车型:东风EQ140EQ140 最小纵坡度最小纵坡度 我国和日本我国和日本标准标准规定的高速公路最大纵坡度规定的高速公路最大纵坡度设计速度(设计速度(km/hkm/h)12012010010080806060最大纵坡最大纵坡(% %)日本日本2 23 34 45 5中国中国3 34 45 55 5最大纵坡的规定: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最大纵坡的规定: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能、公路等级和自然因素,但另一方面还必须

56、保证行车安全。能、公路等级和自然因素,但另一方面还必须保证行车安全。 我国我国规范规范规定之最长坡长限制规定之最长坡长限制设计速度设计速度12012010010080806060纵纵坡坡度度(% %)2 2150015003 3800800100010004 46006008008009009007007005 56006007007005005006 6500500300300 最小坡长限制最小坡长限制 最小坡长应不小于设计速度最小坡长应不小于设计速度9 9倍的行程倍的行程vvS5 . 296 . 3min设计速度设计速度(km/h)(km/h)12012010010080806060最小坡

57、长最小坡长(m)(m)300300250250200200150150我国我国规范规范规定之最小坡长限制规定之最小坡长限制 , 设计时考虑的指标:最小半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设计时考虑的指标:最小半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3 3倍设倍设计速度行程,即计速度行程,即L Lminmin=v/1.2(m/s) =v/1.2(m/s) ););缓和冲击缓和冲击: :F=GvF=Gv2 2/gR=Gv/gR=Gv2 2/127R,/127R,当对当对离心力和车重的比值加以控制后,离心力和车重的比值加以控制后,根据设计速度就可以计算出竖曲线根据设计速度就可以计算出竖曲线的最小半径的最小半径R;R;满足视

58、距满足视距设计速度设计速度v(km/h)v(km/h)标标 准准 规规 定定 值值极限最小半径(米)极限最小半径(米)一般最小半径(米)一般最小半径(米)竖曲线最小长度(米)竖曲线最小长度(米)120120110001100017000170001001001001006500650010000100008585808030003000450045007070606014001400210021005050设计速度设计速度v(km/h)v(km/h)停车视距停车视距S ST T(m)(m)标标 准准 规规 定定 值值极限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米)(米)一般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米)(米)竖曲线

59、最小长度竖曲线最小长度(米)(米)1201202102104000400060006000100100100100160160300030004500450085858080110110200020003000300070706060757510001000100010005050总停车距离总停车距离S Sv v0 0 x x0 0 x x1 1x x2 2x3x3:停车:停车踩下制动踏板踩下制动踏板制动压力起作用制动压力起作用制动空驶时间(距离)制动空驶时间(距离)制动传动系作用时间制动传动系作用时间t t2 2驾驶员反应时间驾驶员反应时间t t1 1持续制动时间持续制动时间t t3 3tv

60、tdvjvttvs02100)(2546 . 32vtvS停设计车速设计车速(km/h)(km/h)行驶速度行驶速度(km/h)(km/h)停车视距计算值停车视距计算值(m)(m)规定值规定值1201201021020.290.2970.8+141.2=212.270.8+141.2=212.221021010010085850.300.3059.0+94.8=153.859.0+94.8=153.8160160808068680.310.3147.2+58.7=105.947.2+58.7=105.9110110606054540.330.3337.5+34.8=72.337.5+34.8=

61、72.37575L L反反L L制制L L安安S停停停车视距停车视距 会车视距会车视距S S会会L L安安S S错错 S S超超S S1 1S S2 2S S3 3S S4 4S S1 1: :加速行驶距离加速行驶距离S S2 2: :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上行驶的距离S S3 3: :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距离S S4 4: :从超车汽车开始加速从超车汽车开始加速到超车完成,在这段时间到超车完成,在这段时间内,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内,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 全超车视距全超车视距 S Sc c=S=S1 1+S+

62、S2 2+S+S3 3+S+S4 4 计算速度(超越车速度)计算速度(超越车速度)100100808060605050404030302020被超越车速度被超越车速度80806565454537.537.5303020201515全超越视距全超越视距700700550550350350250250200200150150100100最小超越视距最小超越视距5005003503502502502002001501501001007070川藏线川藏线_死亡之线死亡之线 八达岭高速公路八达岭高速公路_死亡之路死亡之路 四川四川213213国道都江堰至汶川国道都江堰至汶川映秀公路映秀公路死亡之谷死亡之

63、谷 京津塘高速路北京段京津塘高速路北京段死亡之路死亡之路 太克公路太克公路魔鬼魔鬼“U U”字弯字弯 鸡图公路鸡图公路43.543.5公里处公里处“死亡地带死亡地带 ; ;道路标志道路标志警告标志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禁令标志 指示标志指示标志 指路标志指路标志 辅助标志辅助标志 :用来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用来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十字交叉十字交叉向左急转弯向左急转弯 连续弯道连续弯道注意行人注意行人注意儿童注意儿童禁止驶入禁止驶入禁止非机动车进入禁止非机动车进入禁止通行禁止通行禁止二轮摩托车驶入禁止二轮摩托车驶入:用来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用来禁止或限

64、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 ; 向左转弯向左转弯 直行和向右转弯直行和向右转弯 靠右侧道路行驶靠右侧道路行驶 最低限速最低限速 :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 国道编号国道编号地点识别标志地点识别标志告示牌告示牌绕行标志绕行标志 ( ( 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 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边缘线左弯等转区线左弯等转区线 人行横道人行横道 中心黄色双实线中心黄色双实线 禁止路边长时停放车辆线禁止路边长时停放车辆线 四车道缩减为双车道四车道缩减为双车道 收费广场减速标线设置例收费广场减速

65、标线设置例 高级路面: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高速公路、一高级路面: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级公路 ););次高级路面包括: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表面次高级路面包括: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二级公路处治(二级公路 );); 刚性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刚性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 )中级路面包括:碎、砾石中级路面包括:碎、砾石( (泥结或级配泥结或级配) )、半整齐石块、半整齐石块、其它粒料(三级公路其它粒料(三级公路 ););低级路面包括:粒料加固土、其它当地材料加固和改低级路面包括:粒料加固土、其它当地材料加固和改善土(四级公路)。善土(四级公路)。 黄红色代表前

66、方坡陡弯多黄红色代表前方坡陡弯多 黄绿相间色代表前方是服务区黄绿相间色代表前方是服务区 红色说明前方要进入道路下坡或者是隧道口红色说明前方要进入道路下坡或者是隧道口 ; ;技术指标:路面弯沉值(自动弯沉仪技术指标:路面弯沉值(自动弯沉仪 )路面平整度路面平整度: :路面表面的平整程度路面表面的平整程度; ;路面抗滑性路面抗滑性 指标指标: :路面摩擦系数路面摩擦系数. .一般纵向摩擦系数或附着系数,水泥混一般纵向摩擦系数或附着系数,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凝土路面为0.50.50.70.7,沥青混凝土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为0.40.40.60.6; 路面抗滑性和路面的表面结构有关系路面抗滑性和路面的表面结构有关系. . 、油包、油垄、油包、油垄 、裂缝、裂缝 、麻面、滑溜;、麻面、滑溜; 我国规定大型车道为我国规定大型车道为3.753.75米,小型车道为米,小型车道为3.5m; 3.5m; 路肩是指行车道外缘到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路肩是指行车道外缘到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带状部分; 作用:增加路幅的富余宽度;保护和支撑路面结构;作用:增加路幅的富余宽度;保护和支撑路面结构;供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49592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