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发动机原理2发动机的换气过程end

上传者:11****88 2022-06-12 01:45:01上传 PPT文件 4.50MB
发动机原理2发动机的换气过程end_第1页 发动机原理2发动机的换气过程end_第2页 发动机原理2发动机的换气过程end_第3页

《发动机原理2发动机的换气过程en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原理2发动机的换气过程end(4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换气过程换气过程排气过程排气过程进气过程进气过程 换气过程的任务换气过程的任务 排除废气排除废气充入尽可能多的新鲜工质充入尽可能多的新鲜工质 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内容换气过程的进行情况换气过程的进行情况 分析影响充气量的各种因素分析影响充气量的各种因素 提高充气量提高充气量 减少换气损失减少换气损失方向与措施方向与措施。找出找出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四行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四行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一、换气过程一、换气过程 四行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包括从排气门开启到进气门关闭的整个时四行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包括从排气门开启到进气门关闭的整个时期,约占期,约占41048

2、0曲轴转角。曲轴转角。换气过程换气过程自由排气自由排气强制排气强制排气进气进气气门叠开气门叠开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1自由排气阶段自由排气阶段 free exhaust 排气门开启到气缸压力接近了排气管压力的这一时期,称排气门开启到气缸压力接近了排气管压力的这一时期,称为自由排气阶段。为自由排气阶段。 排气提前角:从排气门开启到活塞行至下止点所对应的曲排气提前角:从排气门开启到活塞行至下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一般为轴转角称为,一般为3080曲轴转角。曲轴转角。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自由排气阶段自由排气阶段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亚临界状态亚临界

3、状态 (1)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 排气门开启时,气缸内废气压力较高(约排气门开启时,气缸内废气压力较高(约0.5Mpa),缸内),缸内压力与排气管压力之比压力与排气管压力之比1.9,排气流动处于超临界状态,可利,排气流动处于超临界状态,可利用废气自身的压力自行排出。用废气自身的压力自行排出。 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通过排气门口废气的流速等于该状态下的音速(通过排气门口废气的流速等于该状态下的音速(m/s)湍流飞机湍流飞机 340.29 m / s式中式中 K绝热指数;绝热指数; T气体的绝对温度;气体的绝对温度; R气体常数气体常数Nm/(kgK)。KRTc 在超临界

4、排气时期,废气流量与排气管内压力在超临界排气时期,废气流量与排气管内压力pr无关,无关,只与气缸内的气体状态及气门开启截面积有关。并且因排气只与气缸内的气体状态及气门开启截面积有关。并且因排气流速甚高,在排气过程中伴有刺耳的噪声,所以排气系统必流速甚高,在排气过程中伴有刺耳的噪声,所以排气系统必须装有消声器。须装有消声器。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排出的废气量决定于气缸内及排气管内的压力差。压力差越大排排出的废气量决定于气缸内及排气管内的压力差。压力差越大排出废气越多。当到某一时刻气缸内与排气管内压力相等,自由排气阶出废气越多。当到某一时刻气缸内与排气管内压力相等,自由排

5、气阶段结束(一般下止点后段结束(一般下止点后1030曲轴转角)。此阶段虽然历程很短,但曲轴转角)。此阶段虽然历程很短,但因排气流速甚高,排出废气量达因排气流速甚高,排出废气量达60%以上。以上。 (2)亚临界状态)亚临界状态 缸内压力与排气管内压力之比下降到缸内压力与排气管内压力之比下降到1.9以下时,排气以下时,排气流动转入亚临界状态,废气流速降低,产生的噪音较小。流动转入亚临界状态,废气流速降低,产生的噪音较小。 高速发动机排气高速发动机排气提前角要大一些提前角要大一些:在自由排气阶段中,在自由排气阶段中,排出废气量与转速排出废气量与转速无关。转速高时,无关。转速高时,在同样的排气时间在同

6、样的排气时间所相当的曲轴转角所相当的曲轴转角增大。但不宜过大,增大。但不宜过大,否则会使排气损失否则会使排气损失加大。加大。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2强制排气阶段强制排气阶段compulsive exhaust :活塞上行强制推出废气。:活塞上行强制推出废气。 缸内平均压力高于排气管平均压力:克服排气门、排气道缸内平均压力高于排气管平均压力:克服排气门、排气道处的阻力,一般高出处的阻力,一般高出10kpa左右。气体的流速越高,此压差越左右。气体的流速越高,此压差越大,消耗的功越多。大,消耗的功越多。 惯性排气。排气迟闭角,一般为惯性排气。排气迟闭角,一般为1035曲轴转角

7、。曲轴转角。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正常进气正常进气 :活塞下行残余废气膨胀,新鲜气体充入气缸。:活塞下行残余废气膨胀,新鲜气体充入气缸。惯性进气。进气迟闭角:一般为惯性进气。进气迟闭角:一般为4070曲轴转角。曲轴转角。 准备进气。进气提前角:一般为准备进气。进气提前角:一般为030曲轴转角曲轴转角 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4. 气门叠开气门叠开 :进、排气门同时开启:进、排气门同时开启 作用:由于进气管、气缸、排气管互相连作用:由于进气管、气缸、排气管互相连通,可以利用气流的压差、惯性或进、排气管通,可以利用气流的压差、惯性或进、排气管压力波的

8、帮助,清除残余废气,增加进气量,压力波的帮助,清除残余废气,增加进气量,降低高温零件的温度,但注意不应产生废气倒降低高温零件的温度,但注意不应产生废气倒流现象。流现象。 叠开角:进、排气门同时开启时对应的曲叠开角:进、排气门同时开启时对应的曲轴转角,一般为轴转角,一般为2080曲轴转角。在增压发曲轴转角。在增压发动机可达动机可达80160的曲轴转角。因其进气压力的曲轴转角。因其进气压力高。高。 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二、换气损失二、换气损失换气损失由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两部分组成。换气损失由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两部分组成。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1.

9、 排气损失排气损失 排气损失是从排气门提前打排气损失是从排气门提前打开,直到进气行程开始,气缸内开,直到进气行程开始,气缸内压力到达大气压力之前,循环功压力到达大气压力之前,循环功的损失。的损失。 (1)自由排气损失)自由排气损失(图中面积(图中面积W),是由于排气门),是由于排气门提前打开而引起的膨胀功的减少。提前打开而引起的膨胀功的减少。 (2)强制排气损失)强制排气损失(图中面积(图中面积Y),是活塞上行强),是活塞上行强制推出废气所消耗的功。制推出废气所消耗的功。 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减少排气损失的主减少排气损失的主要措施是:减小排气系要措施是:减小排气系统

10、阻力和排气门处的流统阻力和排气门处的流动损失。动损失。夏利消声器夏利消声器 随着排气提前角增大,自由排气损失面积增加,强制排气随着排气提前角增大,自由排气损失面积增加,强制排气损失面积减小,如图中损失面积减小,如图中b曲线,如排气提前角减少则强制排气损曲线,如排气提前角减少则强制排气损失面积增加,如图中失面积增加,如图中c曲线。所以最有利的排气提前角应使面积曲线。所以最有利的排气提前角应使面积(W+Y)之和最小。)之和最小。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2进气损失进气损失 scavenge or intake 进气损失:因进气系统的阻进气损失:因进气系统的阻力而引起的功的损失

11、。力而引起的功的损失。 排气损失与进气损失之和排气损失与进气损失之和称 换 气 损 失 , 即 图 中 面 积称 换 气 损 失 , 即 图 中 面 积(W+X+Y)。在实际循环示功图。在实际循环示功图中把面积中把面积(x+y-d)相当的负功称为相当的负功称为泵气损失。这部分损失放在机械泵气损失。这部分损失放在机械损失中加以考虑。损失中加以考虑。第二章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第二节第二节 四行程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四行程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一、充气效率一、充气效率 充气效率是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的质量与充气效率是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的质量与进气状态下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884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