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岳阳楼记导纲反馈及答案

上传者:李*** 2022-06-30 10:55:38上传 DOC文件 81.50KB
岳阳楼记导纲反馈及答案_第1页 岳阳楼记导纲反馈及答案_第2页 岳阳楼记导纲反馈及答案_第3页

《岳阳楼记导纲反馈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导纲反馈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岳阳楼记导学提纲、简要提示1、范仲淹(989 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2年)。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 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 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 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 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 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 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

2、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陝西四路宣抚使, 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2、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 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其中的诗句“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 用较多的句子。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 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二、认知与探究:(一)知识性问

3、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谪守()属予()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浩浩汤汤()怒号()霪雨()冥冥()汀兰()樯倾楫摧()霏霏()岸芷(、皓月()2、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部分语句的正确停顿。(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属予/作文/以记之(3)、前人之述/备矣(4)、若夫/霪雨霏霏(5)、感激/而悲者矣(6)、则有/心旷神怡(7)、或异/二者之为(8) 、居庙堂之咼/则忧其民(9) )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10) 、先/天下之忧/而忧(11) 、后/天下之乐/而乐(12)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谪:(2)增其旧制(3)横无际涯(4、朝晖夕阴(5)大观(6)前人之

4、述备矣迁客(8、骚人(9)山岳潜形(10、薄暮冥冥(11、霏霏 (12)翔集(13)郁郁(14)长烟一空(15)把(16)庙堂(17)微斯人(18、吾谁与归4、重点句子:(1、第二题中的所有句子(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意思6、用原文原句填空:(1)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2、文中表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3) 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所说的那样:“ ,唯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4) 本文表明作者远大抱负的千古句子是:(5) 登斯楼也,则有“,”感极而

5、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其喜 洋洋者矣。(6) 面对人生中的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有:“”的心态。(7)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会想到范仲淹岳 阳楼记中的两句话:(8)文中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9)文中描写洞庭湖全景的二十二个字是:(10 )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11)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句子是:(12)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句子是:(13) 文章中“进亦忧”指:文中的“退亦忧”指:(二)探究性问题:7、第一段记叙的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8、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用原句回答)A、气势非凡:B、宽阔无边:C、湖光山色:9、写“迁

6、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段落是从第段到第段。10、作者登楼远眺看到的景象有和两种,“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和两 种感情,景致渲染气氛,两相对照,对比鲜明。11、第三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这种气氛因何而来?12、第四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这种气氛因何而来?13、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 “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 是什么?14、“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样的人?15、这篇文章令古往今来许多志士向往。联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主要 原因是什么?16、范仲淹借此文委婉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 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

7、话有何言外之意?17、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 而名满天下。试就此类情况再举出两个例子。三、梳理与反馈(一)梳理:1、本文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的描写,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2、本文写作特点(见课文简析)(二)反馈题:1、根据你的理解与积累,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 的古仁人?2、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思想的人?你对这一思想有何理 解?3、结合本文主旨谈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你应该有怎样的

8、胸襟与抱负反馈训练题: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 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矣。1解释加粗词:春和景明 景:波澜不惊 惊:宠辱偕忘宠: 偕:2解释下列句子加粗的多义词:而或长烟一空或: 或异二者之为或: 而或长烟一空一: 一碧万顷在洞庭一湖把酒临风把: 把问题弄清楚把:3.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4用原文回答: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选文中抒情

9、的句子是5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 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 归!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心:不以己悲以: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微:2下列句中的“异”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B.使内外异法也C独在异乡为异客D. 永州之野产异蛇3. 翻译下面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语句是。5选

10、出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居庙堂 之高C.先天下之忧而忧D.处江湖之远6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答: 。7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 退8解释文中加粗的词“以”的用法。属予作文以记之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根据要求填空:“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O“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5403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