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电子工艺演示文稿0421

上传者:9****8 2022-07-21 14:11:10上传 PPT文件 8.04MB
电子工艺演示文稿0421_第1页 电子工艺演示文稿0421_第2页 电子工艺演示文稿0421_第3页

《电子工艺演示文稿04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工艺演示文稿0421(3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1.从天线(磁棒具有聚集电磁波磁场的能力,而天线线圈是绕在磁棒上)接收到的许多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 2. 通过输入回路(为并联谐振回路,具有选频作用)选出其中所需要的电台信号送入变频级的基极 3. 同时,由本机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波信号,它的频率高于被选电台载波465KHz 4. 二者通过晶体管be结的非线性变换,将高频调幅波变换成载波为465KHz的中频调幅波信号。 5. 在这个变换过程中,被改变的只是已调幅波载波的频率,而调幅波的振幅的变化规律(调制信号即声音)并未改变。 6.变换后的中频信号通过变频级集电极接的LC并联回路选出载波为465KHz的中频调幅信号,被送到中频放大器, 7.放大后

2、,再送入检波器进行幅度检波,从而还原出音频信号, 8.然后通过低频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再去推动扬声器,还原出声音。9018-2收音机电原理图如图2所示:CaT1L1L2 2、输入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输人回路是一个由可变电容器C1、输入调谐线圈L1组成LC並联调谐回路,其作用是从天线接收到的许多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欲收听的电台信号。被选出的电台信号,再由L2耦合到第一级晶体管的基极。 输入回路选择电台信号的原理 :当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即不同电台的信号)在输入回路中感应出不同回路的电动势时,如某电台的信号频率与输入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f0(可变电容在某位置时)相同,则在回路中产生谐振,回路呈阻性

3、,电流最大,在线圈L1上产生的压降也最大,经L1、L2耦合送入晶体管基极的电压也最大;而其他不符合谐振回路谐振频率的电台信号,在L1上产生的压降很小,送入晶体管基极的信号电压也就很微弱,可以认为被输入回路抑制掉了。改变C1可获得不同的谐振频率,也就可选择出不同的电台信号。 晶体管收音机输入回路广泛采用磁性天线。将输入调谐回路的线圈L1和L2绕在磁棒上就构成了磁性天线。磁棒一般用导磁率较高的铁氧体材料,以集聚磁力线,增强感应电势,提高选择性;L1和L2的圈数比必须选合适,以使收音机获得较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一般L1取60100圈,L2为L1的110左右。 磁性天线有较强的方向性,一般中、短波电台

4、发射的是垂直极化波,其交变磁场是水平方向的,只有磁棒的轴线与电磁波传播的方向垂直,且与交变磁场的水平面平行时穿过线圈的磁力线才最多,产生的感应电势才最大。 对输入回路的要求:要有良好的选择性。即选出欲收电台型信号,抑制邻近电台信号的能力要强。要有足够的频率范围。即输入回路要能调谐到所需接收的整个频段内的各个电台信号。fmax1605 kH,fin535 kHz(二)、变频电路1、变频电路的作用: 变频电路的作用是把输入电路输送过来的高频调制信号变换为固定频率的中频调制信号。CaCbVT19018FT3C2682C1103R1200kR21.8kT2T1A(绿 点 )0.3MA2、变频电路的组成

5、和工作原理: 变频电路由VT1(9018F,=5580),T2,T3,R1,R2,C1等组成的自激式变频电路。 从输入电路选出的信号(载波频率为fs的高频信号)与本机振荡器产生的振荡信号(频率为fr)在混频器中进行混频,结果得到一个固定频率(465kHz)的中频信号。这个过程称为“变频”,它只是将信号的载波频率降低了,而信号的调制特性并没有改变,仍属于调幅波。由于混频管的非线性作用,fs与fr在混频过程中,产生的信号除原信号频率外,还有二次谐波及两个频率的和频和差频分量。其中差频分量(frfs)就是我们需要的中频信号,可以用谐振回路选择出来,而将其它不需要的信号滤除掉。因为465kHz中频信号

6、的频率是固定的,所以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始终比接收到的外来信号频率高出465kHz,这也是“超外差”得名的原因。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是: 本振回路由T2、Cb组成,它是互感耦合共基调射式的LC振荡电路。T2抽头是为了减小晶体管的输入阻抗对振荡回路的影响。本振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2从VT1的射极注入,它与输入回路耦合到VT1管基极的高频调幅信号在VT1管中混频,由集电极调谐回路(中周)选出二者的差频即465kHz的中频信号,然后再将中频信号送入中放电路去放大。 为了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兼顾变频和振荡性能,静态工作电流一般取为0.30.4mA。(三)、中放级1、中放级的组成: 中放级由VT2(9018F,

7、=80120), T3等组成。 2、中放级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中放电路的作用:A、提高接收灵敏度;B、提高选择性。 VT29018FT3C4223R3120KT4C310UFB(蓝 点 )0.5MAR430k 中频放大电路又叫中频放大器,其作用是将变频级送来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一般采用变压器耦合的多级放大器。中频放大器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收音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质量好的中频放大器应有较高的增益,足够的通频带和阻带(使通频带以外的频率全部衰减),以保证整机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频率响应特性。 中放级的工作原理:从T2次级输入的中频信号加到VT2的基极,经中放管VT2放大,其负载

8、是单调谐中频变压器T4。其中频变压器调谐于465kHz的中频频率上,以提高整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减小失真。中放(VT2)加有自动增益控制,以使强、弱台信号得以均衡,维持输出稳定。中放管采用了硅管,其温度稳定性较好,VT2管因加有自动增益控制,静态电流不宜过大,以提供检波级所必须的功率,故静态电流取得较大些在0.50.8mA范围。(四)、检波级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VT29018FT3C4223R3120KT4C310UFB(蓝 点 )0.5MAVT39018HC5223R4 *30KRp5kC60.47UF(蓝 点 )1、检波级的组成: 检波级由VT3(9018F,=80120),C5,RP等组成

9、2、检波级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三极管检波电路是利用VT3的基-射极的PN结来完成检波任务的: 检波级的作用是从中频调幅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检波级的工作原理是利用VT3的基-射极的PN结来完成检波任务的,中频调幅信号通过VT3的基-射极的PN结检波后,将得到包含有多种频率成份的脉动电压,然后经过滤波电路滤除不要的成份,取出音频信号和直流分量, 而直流分量与信号强弱成正比。音频信号通过音量控制电位器音频信号由C6耦合到低放级去放大。电位器RP是音量调节电位器兼作电源开关。3. 自动增益控制(简称AGC) 收音机中设计AGC电路的目的是:接收弱信号时,使收音机的中放电路增益增高,而接收强信号时自动使

10、其增益降低,从而使检波前的放大增益随输入信号的强弱变化而自动增减,以保持输出的相对稳定。 在本收音机中,自动增益控制电压从VT3的集电极取出,当输入信号增强时,通过VT3电流IC3增大,IC3的增大使得VT3的集电极电位降低,这又使中放管VT2的基极电位下降,从而是VT2的增益下降。调整R4使VT2的集电极电流在0.3-0.7mA范围内, 检波后的残余中频及高次谐波由C4,C3和R3组成的RC型滤波电路予以滤除。VT49014DC7223R510KC60.47UFT5C(紫 点 )2MA1、低放级的组成: 低放级由 VT4(9014,=120180),T5等组成2、低放级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低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461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