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四站台电缆防护施工方案

上传者:2****5 2022-07-21 20:29:34上传 DOC文件 78.50KB
四站台电缆防护施工方案_第1页 四站台电缆防护施工方案_第2页 四站台电缆防护施工方案_第3页

《四站台电缆防护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站台电缆防护施工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长春枢纽长春站改造工程 四站台电缆防护施工方案长春枢纽长春站改造工程市政通道改造工程基坑防护方案 编制:张 福 审核:郭海航 批准:何文胜中铁三局二公司长春枢纽长春站站场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二0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19 -一、工程概况1、地质概况拟建场地由二套地层组成,上部为第四纪沉积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层和砾砂层,下部为白垩纪泥岩,根据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分为如下9层。第一层 杂填土:黑、褐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砖块,石块等建筑垃圾。稍湿,稍密,层厚0.7m-4.1m。第二层 粉质粘土:褐黄色,湿,可塑,局部为可塑偏软,略具光泽,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1.0-2.4m,层顶标高

2、213.66-214.45m,180kpa。第三层 粉质粘土:褐黄色,很湿,软塑,局部为可塑,无光泽,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3.2-4.5m,层顶标高210.91-213.29m,140kpa。第四层 粉质粘土:褐黄色,湿,可塑,局部为可偏硬,含铁锰质结核,略具光泽,振摇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3.6-5.4m,层顶标高207.66-208.79m,190kpa。第五层 土:褐黄色,稍湿,硬塑,具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层厚6.1-10.7m,层顶标高202.76-204.49m,240kpa。第六层 砂:黄褐色,局部为砾砂,饱和,密室,主要由长石、石英组

3、成,含少量暗色矿物,颗粒级配好,分选差,磨圆好。层厚1.6-4.5m,层顶标高193.41-96.83m,290kpa。第七层 泥岩:紫红色,全风化,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粘性土状,泥质结构,块状构造,手捏撒。控制层厚1.8-2.5m,层顶标高191.8-193.16m,300kpa。第八层 泥岩:紫红色,强风化,原岩结构大部分被破坏,岩芯呈块状,碎块状,略具层理,锤击声哑,节理裂隙较发育,控制层厚5-6.3米,层顶标高190.01-190.96m,450kpa。2、水文地质特征场区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埋藏于第一至第六土层中,地下稳定水位1.9至2.3米,稳定水位标高212.76-213.05

4、米。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和地下径流,粘性土层中水量不大,渗透系数约为0.48m/d,砂层为强透水层,渗透系数较大,约为30m/d,场地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6-9月份为丰水期,水位年变化幅度1.0-2.0米左右。3、疏散口防护概况长春站南北广场地下通道改造工程中,南北市政通道与西侧行包地道在四站台位置增建一疏散通道。通道施工时在通道口的南侧存在西侧行包地道四站台出入口,施工时必须对其进行加固。二、组织领导、机械材料配置、节点工期1、组织领导项目经理:张杰项目副经理:纪常永、秦斌、段芝仓技术负责人:何文胜 郭海行安全质量负责人:程佳兴驻站联络员:杨贺领防护员:杜时伦、周国碌钻机司机2人

5、、挖掘机司机2人、吊机司机2人、焊工5人、普工10人、电工1人等。2、主要施工机具、材料旋挖钻机1台、汽车吊1台、挖掘机1台、电焊机2台、钢筋弯曲机1台、钢筋调直机1台、钢筋切断机1台。三、施工防护方案1、防护桩布置原则防护桩沿四站台西侧行包地道北侧布置。采用桩长H为14米至20米、直径1.0米钻孔桩及12米长拉森钢板桩平布设,钻孔桩共计13根,每根长度之间相差0.5米。具体布置祥见“四站台疏散地道防护桩布置图”钻孔桩主筋采用直径22mm的螺纹钢,每根防护桩主筋18根;加强筋采用直径16mm的螺纹钢设于主筋内侧,每2米一道,自身搭接部分采用双面焊;定位钢筋采用直径12mm螺纹钢,每隔2米设1组

6、,每组4根均匀设于桩基加强筋四周;系梁钢筋采用直径12mm的螺纹钢及直径8mm的圆钢;钻孔桩桩身及系梁均采用C30混凝土。具体配筋详见“钻孔桩尺寸及钢筋配置图”。2、钻孔防护桩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钻孔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桩位测量及放样、平整施工场地、布设道路、设置供水、供电系统、埋设护筒等。平整场地本工程采用车载式桩机,桩机就为之前需对场地进行夯实平整、清理杂物,以免发生不均匀沉降。护筒埋设护筒用2.5mm的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内径为1000mm。上部开设1个2030cm溢浆孔,以便泥浆循环通畅。护筒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心线与桩位中心允许偏差不大于20mm,并保证护筒垂直,其周围用粘土回填夯实。设

7、置泥浆池已经做好维护,并悬挂警示牌。(2)钻进成孔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后,将钻头吊起,徐徐放进护筒内,钻机调平并对准钻孔。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桩机状态,如果有倾斜或位移,应及时纠正。开钻开孔钻进时应先轻压、慢钻并控制泵量,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逐渐加大转速和钻压。遇地下水丰富易坍孔的粉质土,宜用低档慢速钻进,减少钻头对粉质土的搅动,同时应加大泥浆相对密度和提高水头,以加强护壁,防止坍孔。成孔质量检查:成孔后应对孔径、钻深、孔底沉渣厚度、垂直度等逐项检查并记入钻孔记录和检查表中。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斜度不超过1%。(3) 清孔清孔后,孔底沉渣不大于5cm。(4) 钢筋笼的吊放与定位钢筋笼吊筋采用

8、两根10圆钢,吊筋上需设置两道吊环,在吊筋中间和顶端各设置一道吊环,吊环采用14螺纹钢筋制作。钢筋笼在起吊、运输和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起吊吊点宜设在加强箍筋位置。钢筋笼吊放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遇阻应上下轻轻活动或停止下放,查明原因后进行处理,严禁强行下放。钢筋笼全部入孔后,按设计要求检查安放位置标高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将笼固定,防止因笼子下落或灌注砼时上下串动造成错位。(5) 水下混凝土灌注灌注砼表面测深灌注水下砼时,应探测水面或泥浆面以下的孔深和初次灌注的砼面高度,以控制沉淀层厚度、埋导管深度和桩顶标高。如探测不准,将造成沉淀过厚,导管提漏,埋管过深,因而发生夹层断桩,短

9、桩或导管拔不出事故。导管的初次埋设深度应大于1m。导管埋深控制灌注砼时,导管埋入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m6m之内。当拌和物内掺有缓凝剂,灌注速度较快,导管坚固并有足够的起重能力时,可适当加大埋深,但不宜超过8m,拔管前需仔细探测砼面深度。水下砼的灌注a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在进行一次测定,如厚度超过规定,可用喷射法向孔底喷射35min,使沉渣悬浮,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水下砼。本工程要求初次灌注深度不小于1.3米。b将首批砼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c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要防止砼拌和物从漏斗溢出或从漏斗处掉入孔底,使泥浆

10、内含有水泥而变稠,致使测深不准,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砼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及时测量孔内砼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盘卡住钢筋管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移到钻孔中心。当导管提升到法兰接头露孔口以上有一定高度,可拆除1节或2节导管(视每节导管长度和工作平台距孔口高度而定)。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导管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d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砼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砼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

11、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e当砼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止钢筋骨架被砼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尽量缩短砼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砼进入钢筋骨架时砼的流动性过小,并使用缓凝剂、粉煤灰等增大其流动性。当砼面接近和初进入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往上13m处,并徐徐灌注砼,以减小砼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当孔内砼进入钢筋骨架4m5m以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长度。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砼清除。本工程超灌高度控制在800mm。有关砼的灌注情况,各灌注时间、砼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24089.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