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学习笔记



《经济基础学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基础学习笔记(1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愿意 而且 能够 购买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 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 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 消费选择。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 同方向变动 。 产品价格 。 价格是影响需
2、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替代品的价格 。 替代品是指 使用价值相近 ,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一般来说, 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互补品的价格 。 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 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一般来说, 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 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 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 其他因素 。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需求函数、需
3、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类别 含义: 需求函数 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 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 即价格与需求之间 呈反方向变化 的关系。也有例外,如也有钻石价格与其需求成正方向变化,钻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 需 求曲线 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 (需求曲 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 横轴表示需求量( Q),纵轴表示价格( P) , 需求数量变动: 假定 其他因素不变 ,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 需求变动: 由于 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 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5、
4、供给的含义 : 供给是 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 愿意并可能 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 : 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 6、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 产品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 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 变化。 生产成本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 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生产技术。 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 预期 。 相关产品的价格。 其他因素。 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7、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 类别 含义 供给函数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
5、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规律 即价格与需求之间 呈同方向变化 的关系 供给 曲线 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 (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横轴表示 供给 量( Q),纵轴表示价格( P) , 供给数量变动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 供给变动 :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 , 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8、均衡价格 :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 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
6、的、相对的。 9、 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最高限价 保护价格 (最低限价、支持价格) 含义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 之下 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 之上 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目的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我国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 影响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 市场短缺。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 后果 出现严重排队现象。
7、当政府监管不利时,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如果管理不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 如果没有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 措施 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 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适用范围 严重影响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行,只宜短期或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只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10、 需求价格弹性 : 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价格的相对变动 : 需求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符号相反, 因此 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 我们通常 把负号略去, 取其绝对值。 11、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点弹性
8、和 弧弹性 类型 含义 适用 点弹性 需求曲线 某一点上 的弹性 ,等于 需求量的 无穷小 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 价格和需求量 变动较小 的场合。 弧弹性 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化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 价格和需求量 变动较大 的场合。 12、 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1,表示 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如:牛肉价格上升 ,在羊肉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将导致 羊肉需
9、求增加 。)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 1,供给富有弹性 ; Es0时, TP上升; MP=0, TP 最大; MP0) ,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后下降。 劳动投入达到 L1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 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 L轴。 在劳动投入在 L1, L3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所以总产量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凹向 L轴。 当劳动投入量为 L3, 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 9、平均产量曲线图形 10 MP曲线与 AP曲线
10、交于 AP 曲线的最高点 。 相交之前, MP>AP, AP上升;相交之后, MPATC, ATC 上升 ,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 ,此时 MC AVC。 M 之前, AVC下降 ,MCAVC. 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出现的最慢 , 且高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二、消费者行为行为分析1、效用: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一种心理感觉,主观心理评价,没有客观标准。2、效用论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效用可以直接度量,存在
11、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基数效用论的分类:总效用、边际效用四、市场结构理论 1、市场结构的含义 : 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 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 市场结构就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2、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是: 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 。 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 : 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 。 一个行业内企业数目越多,其竞争程度就越高,垄断程度就越低。本行业只有一家企业,为完全垄断市场;有少数几家大企业,为寡头垄断市场;企业数目很多,为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市场。 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