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童趣》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趣》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童趣?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熟练朗读文言文 ,把握正确的语气、语调 ,并进而读通文句;2、感受物外之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重点:准确朗读 ,读通文句 ,感受物外之趣。难点:背诵课文 ,读懂文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由课文序言导入课文讲述 ,板书课题及作者姓名 ,简介之:1、沈复:字三白 ,清代文学家 ,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 ,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 ,他出身于幕僚家庭 ,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 ,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 ,因遭家庭变故 ,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 ,历尽坎坷。妻死后 ,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2、?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
2、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分钟。三、一生读课文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难读字音:zhì mio n jing lì yí lì hè páng童稚 藐小 拟 强 唳 怡 砾 壑 庞四、齐读课文 ,教师指出注意点(句读、字音等)。五、学生自读课文五分钟 ,要求读通课文。六、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 ,教师提问(学生答复并说出理由):1、请简要描述这张插图的内容。2、画中的少年是谁?画中的白鹤是真的吗?这些白鹤实际上是什么?3、蚊子为什么会变成白鹤? 4、“飞蚊成鹤 ,表现了少年时期的“我的什么特点?5、用文中的语言概括“我这样做的好处?6、“我为什么能获得“物外之趣(自身具备什么条件)?7、文中除了“飞蚊成鹤之处 ,还写到了什么“物外之趣(即把什么看作什么)?8、为什么“我“呀然一惊?文中的庞然大物指什么?9、“我为什么要打癞蛤蟆并“驱之别院?七、师生共同合作 ,解答上述问题 ,了解全文大意。八、集体朗读课文 ,请一学生简述故事内容。九、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 ,布置作业:1、在自己的本子上翻译全文;2、熟读全文 ,背诵全文。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