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1

上传者:9****8 2022-07-19 11:03:06上传 PPT文件 4.55MB
《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1_第1页 《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1_第2页 《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1_第3页

《《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1(6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孔子孔子孟子孟子老子老子荀子荀子墨子墨子庄子庄子孔孔 府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庙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祭祀孔子的地方孔林孔林 孔子墓地孔子墓地(二)人物及作品简介(二)人物及作品简介 孔子(前孔子(前551-551-前前479479),名丘,字仲尼,鲁),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年轻时曾做过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年轻时曾做过“委吏委吏”(管理仓廪)与(管理仓廪)与“乘田乘田”(管放牧牛(管放牧

2、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志于学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之。”(论语论语述而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博学”。 孔子孔子“三十而三十而立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都收为学生。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

3、术文化的下移。孔子一生推行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孔子一生推行“仁政仁政”的主张,的主张,曾周游各诸侯国曾周游各诸侯国1313年,未被接受。晚年致力于教育工作和整理古典年,未被接受。晚年致力于教育工作和整理古典文献,编辑、整理有文献,编辑、整理有诗经诗经尚书尚书周礼周礼礼记礼记仪礼仪礼易经易经乐经乐经等,并编著有等,并编著有春秋春秋。后世称他为。后世称他为“圣人圣人”。 孔子原属殷族,其远祖孔父为宋国孔子原属殷族,其远祖孔父为宋国大臣,在贵族内讧中被杀,子孙流亡鲁大臣,在贵族内讧中被杀,子孙流亡鲁国。其父鄹国。其父鄹 (zu)(zu)叔纥叔纥(h)(h)是著名勇士,是著名勇士,为鲁国臧武仲家臣。

4、孔子出生不久,叔为鲁国臧武仲家臣。孔子出生不久,叔纥壮年早逝,家道中落,所以孔子自称纥壮年早逝,家道中落,所以孔子自称“吾少也贱吾少也贱”。 不过作为士大夫子弟,孔子还是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武不过作为士大夫子弟,孔子还是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武士教育,使他熟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传说孔士教育,使他熟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传说孔子从小喜欢祭祀礼仪,长大善于射箭御车。他勇武有力,子从小喜欢祭祀礼仪,长大善于射箭御车。他勇武有力,却虚心好学,曾在鲁国执政季氏手下充任委吏(管理仓却虚心好学,曾在鲁国执政季氏手下充任委吏(管理仓储)、乘田(管理牛羊)等小吏,都能恪尽职守。同时,储)、乘田(管理牛羊

5、)等小吏,都能恪尽职守。同时,孔子时时事事注意学习,通过向社会广泛求教,到三十岁孔子时时事事注意学习,通过向社会广泛求教,到三十岁左右,孔子已成为当时知名的博学大家,并开始招收门徒,左右,孔子已成为当时知名的博学大家,并开始招收门徒,传授传授诗诗、书书、礼礼、乐乐等古代文化典籍。等古代文化典籍。 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2.2.理解文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理解文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3.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中丰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中丰富精彩的语言内蕴,端正学习态度,富精彩的语言内

6、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疏通课文,疏通课文,积累词语积累词语 孔子孔子( (前前551551前前479)479), 我我国古代伟大的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思想家、教育家教育家,儒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万世师表”、“千古圣人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仁仁”孔子创立了以孔子创立了以“仁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宽厚。人物简介人物简介背景背景材料材料 论语

7、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通行本共弟子言行的一部书,通行本共2020篇。篇。属属语录体散语录体散文文,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是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

8、列为“四书四书”之一,之一,与与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孟子孟子并称并称“四书四书”,成为成为儒家儒家的重要经典。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赞颂说“半部半部论语论语治天下治天下”。(。(诗经诗经尚书尚书礼记礼记易经易经春秋春秋并称并称“五经五经”)。)。论语论语简介简介论语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行集,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全书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全书包括包括学而学

9、而为证为证等等2020篇,篇,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品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品德修养、教育原则等方面。德修养、教育原则等方面。v孔子孔子,名,名 ,字字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今山东曲阜山东曲阜市东南市东南)人。他被称为人。他被称为“孔孔圣人圣人”、“至圣至圣”,与与“亚圣亚圣”孟子合孟子合称称 。 他是我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国古代著名的思想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教育家、政治家、家、 学派学派创创始人。相传有弟子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人。丘丘仲尼仲尼儒家儒家孔孟孔孟论语论语 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

10、撰而成。以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 体体 和和 体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言行。v“四书四书”:v论语论语大学大学v中庸中庸孟子孟子对话对话语录语录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愉快吗?有志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段解:段解: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和为人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和为人态度。第一章第一章 子子曰:曰:“学学而时而时习习之之,不亦,不亦说

11、说乎?有乎?有朋朋自远方来,不自远方来,不亦亦乐乎?乐乎?人不知而人不知而不不愠愠(yn)(yn),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 (?” (学而学而) )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字词解释: : (1) (1) 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时也泛称男子。论语论语书中书中“子曰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 (2) 而:连词,表顺接。时:名词做状语,时常而:连词,表顺接。时:名词做状语,时常 。之:代所学知识。之:代所学知识 (3) (3) 说:通说:通“悦悦”,音,音yuy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1299.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