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分析答案



《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分析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分析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 (2)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 (3)缺乏斗争策略(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对改革缺乏周全设计;缺乏群众基础。(任答两点)2答案:(1)措施:释放负债者方面,解负令改革政治制度方面,推行国家权力机构改革(或答“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民众)陪审法庭”) 特点:革命性、中庸性。 (2)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若照搬王安石变法所有措施,多答l点扣l分,多答23点扣2分)。 (3)政府扶植。 (4)缓和矛盾,解决社会危机;改革是富强之路;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任
2、答2点,言之有理亦可得分)3答案:(1)改革后,农民在经济、法律和生活上成为自由人。(2)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力的壮大;农民起义威胁了沙皇和农奴主的统治;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沙皇和一些开明地主具有改革意识。(3)积极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促使俄国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推动俄国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消极影响: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依然制约着俄国现代化进程。4答案:(1)理解:给埃及带来了先进的文明和技术。 影响:冲击了落后的埃及社会;有利于埃及社会的近代化。 (2)利用: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
3、发展军事力量,创办近代军队。 局限:没有进行全面改革;发展工业方面面临资金匮乏、管理不善问题;发展军事是为了侵略扩张。(任意两点) (3)该问按层次给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同意:(说明:在回答“理由”时,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 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求强求富的目标。 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 例如: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但无法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兴起,清朝统治被推翻,传统的儒家文明也受到极大冲击。(其他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 不同意:(说明:在回答“理由”时,
4、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 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西方科学能够维护中国的儒家文明。 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 例如: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为儒家文明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5答案:(1)措施:均田制。基本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 积极作用: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利于调动农民的产生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 (2)问题:改革面临很大的的阻力(或答迁都洛阳,阻力重重)。 (3)现象: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
5、了基础。6答案:(1)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促进西学广泛传播。 (2)说明: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原因:1861年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废除农奴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购买份地的赎金提供了资金。 (3)共同作用: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7答案:(1)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颁布解负令。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限制土地兼并;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2)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3)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制度保
6、障,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为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8答案:(1)材料一中的“决裂阡陌”,材料四中“坏井田,开阡陌”即废除井田制。 (2)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3)从商鞅的性格、措施及其影响。材料三“天资刻薄”(性格),材料四“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措施),“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影响)。(4)把改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运用生产力的标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9答案:(1)他认为北宋国用不足是因为缺乏善于理财者。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等。 (2)通过变法,政府的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也
7、有所增加,在一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但由于在新法推行的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更主要的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司马光主政做宰相,新法被废除。(3)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10答案:(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2)梭伦改革按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商鞅变法用军功大小划分等级。梭伦改革由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商鞅变法官吏通由国君任免。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
8、的发展,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3)对雅典: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一定程度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促进了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对秦国: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统一打下了基础。11答案:(1)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均田制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上安史之乱的破坏而逐渐瓦解。(3)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度;统一度量
9、衡。(4)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12答案:(1)后果:军队战斗力削弱;国家财政负担沉重;积贫积弱。措施:将兵法;保马法;保甲法。(2)裁汰绿营,采用西法练兵。提高军队战斗力;减少国家财政负担。13答案:(1)恩萌制度。改革措施: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考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实务策;设明法科,专考断案等;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重新编撰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2)措施:建立各类专科学校,为改革和建设培养人才;创办世俗中小学;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
10、埃及青年学生出国留学;开办语言学校:培养翻译人才。(3)作用:王安石教育放革为变法选拔和培养了大量人才,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阿里教育改革有利于埃及了解世界,加快了埃及近代化的步伐。14答案:(1)材料一认为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因为农民得到份地时要交纳巨额赎金;同时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等。材料二认为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很多好处:因为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同时改革使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2)二者的观点较为片面。要辨证地、全面地分析改革;从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改革,看到主流。15答案:(1)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推行“
11、文明开化”政策,引进西方文明改造日本的传统文化。(2)特点:以天皇及皇室为中心;努力摆脱传统,不断西化。原因:神化天皇权威,加强统治的需要;顺应“文明开化”的政策。(3)积极: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改造了日本落后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日本的近代化。局限: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神权色彩。16答案:(1)主张:仿效日本制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没有被采纳。说明:统治者与维新派的变法宗旨的根本区别。(2)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两大势力的斗争激烈,专制势力一时压倒了民主力量。(4)中国近代的民主发展道路曲折;仅靠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