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第九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3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第9章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道路立体交叉设计9.1 9.1 概述概述9.1.1 9.1.1 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的组成 立体交叉通常由跨线构造物、正线、匝道、出入口立体交叉通常由跨线构造物、正线、匝道、出入口以及变速车道等部分组成。以及变速车道等部分组成。9.1.1 9.1.1 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的组成1. 1. 跨线构造物跨线构造物 是立体交叉实现车流空间分离的主体构造物,设于地是立体交叉实现车流空间分离的主体构造物,设于地面以上的跨线桥或设于地面以下的地道。面以上的跨线桥或设于地面以下的地道。9.1.1 9.1.1 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的组成2. 2. 正线正线 指相交的直行车行道
2、,主要包括连接跨线构造物两端到指相交的直行车行道,主要包括连接跨线构造物两端到地坪标高的引道和立体交叉范围内引道以外的直行路段。地坪标高的引道和立体交叉范围内引道以外的直行路段。9.1.1 9.1.1 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的组成3. 3. 匝道匝道 是指供上、下相交道路的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是指供上、下相交道路的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可分为右转匝道和左转匝道。可分为右转匝道和左转匝道。9.1.1 9.1.1 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的组成4. 4. 出口与入口出口与入口由正线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为出口;由正线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为出口;由匝道驶入正线的道口为入口。由匝道驶入正线的道口为入口。9.
3、1.1 9.1.1 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的组成5. 5. 变速车道变速车道 为适应车辆行驶的需要,而在正线右侧的出入口附为适应车辆行驶的需要,而在正线右侧的出入口附近增设的附加车道。可分为减速车道和加速车道两种。近增设的附加车道。可分为减速车道和加速车道两种。9.1.1 9.1.1 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的组成6. 6. 辅助车道辅助车道 在高速道路立体交叉的分、合流附近,为使匝道与高速在高速道路立体交叉的分、合流附近,为使匝道与高速道路车道数平衡和保证正线的基本车道数而在正线外侧设置道路车道数平衡和保证正线的基本车道数而在正线外侧设置的附加车道。的附加车道。9.1.1 9.1.1 立体交叉
4、的组成立体交叉的组成7. 7. 匝道的端部匝道的端部 是指匝道两端分别与正线相连接的道口,它包括出是指匝道两端分别与正线相连接的道口,它包括出入口、变速车道和辅助车道等。入口、变速车道和辅助车道等。9.1.1 9.1.1 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的组成8. 8. 绿化地带绿化地带 在立体交叉范围内,由匝道与正线或匝道与匝道之间在立体交叉范围内,由匝道与正线或匝道与匝道之间所围成的封闭区域,一般用以美化环境的绿化地带。所围成的封闭区域,一般用以美化环境的绿化地带。9.1.1 9.1.1 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的组成9. 9. 集散道路集散道路 为了减少车流进出高速道路的交织和出入口数量,可在为了减
5、少车流进出高速道路的交织和出入口数量,可在高速道路的一侧或两侧设置与其平行且分离的专用道路。高速道路的一侧或两侧设置与其平行且分离的专用道路。 构成:构成:仅设跨线构造物一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仅设跨线构造物一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交叉方式。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交叉方式。 特点:特点:立交结构简单,占地少,造价低,但相交道路的车立交结构简单,占地少,造价低,但相交道路的车辆不能转弯行驶。辆不能转弯行驶。 适用:适用:高速道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高速道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 9.2.1 9.2.1 分离式立交分离式立交 构成:构成: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