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秋兴八首教案三

上传者:zh****u5 2022-06-24 06:30:43上传 DOCX文件 22.80KB
秋兴八首教案三_第1页 秋兴八首教案三_第2页 秋兴八首教案三_第3页

《秋兴八首教案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兴八首教案三(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 余秋雨先生曾这样写道:“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愤怒、苦恼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其中一个,就是唐诗。”陈子昂的悲慨,王昌龄的雄浑,王维的秀丽,李白的飘逸,刘禹锡的清俊,柳宗元的简淡而这其中,有一个人更是不可或缺。他半生飘零,却始终将国家之悲高于个人之悲。他的沉郁顿挫,扩开了整个唐诗气象中悲的广度与深度。他叫杜甫,一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人。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秋兴八首(其一)。(二)古诗的相关知识1古诗介绍。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

2、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指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2律诗特点。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

3、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每首限定八句;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每句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3)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5分钟)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o w s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j x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 zh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老师范读,“系”(j );兴(xng)2.全班同学齐声朗读全诗,在朗读中发现错误的字音,并纠正。(四)具体赏析(如何鉴赏一首古诗呢? )1、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感2、抓作者:知人论世3、抓

4、诗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写? )意象/意境、技巧、情感等找出诗中的意象,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解读诗歌内涵,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抓注释:难理解的词语;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 )。诗句的字面意思、诗中出现的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1) 抓题目:题目是什么意思?“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的所谓“赋比兴”的“兴”(在四声应读去声)。晋代的潘岳有秋兴赋, 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但秋兴赋的体裁是属于辞赋类。而杜甫的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若论它

5、们创作的成就和对后世发生的影响,杜甫的秋兴八首当然不是潘岳的秋兴赋所可比拟。(2)抓作者:知人论世介绍杜甫生平及创作背景(出示幻灯片)生平: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作,因多涉及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作“诗史”。有杜工部集传世。杜甫20岁以后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读书壮游时期(35岁之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自述。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 困守长安时期(35岁45

6、岁)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3) 陷贼为官时期(45岁48岁)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 漂泊西南时期(48岁58岁)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创作背景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ku)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达到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3、 抓诗句及注释第一、写了什么:意象?玉露 枫树林

8、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丛菊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第二、表达了什么?提问: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ppt)1、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2、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问题:哪个诗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第3、 怎么写?试运用相关诗歌鉴赏的常识进行分析。 提示:如可以从本诗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炼字,语言风格等方面去探讨。)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凋伤、萧森给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35319.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