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电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5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1.1 专业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电专业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需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独立进行机电结合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是: 1) 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分析、拟定和比较的方法。 2) 对机械系统进行设计,掌握典型传动机构和导向机构等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和选用方法。 3) 掌握控制用电机的工作原理,能够对控制用电机、驱动器进行计算与选用。 4) 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掌握典型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思路。 5) 根据系统的要求,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选用方法。 6)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
2、初步建立“系统设计”的思想。 7) 训练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1.2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课程设计的内容应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仪、自动检测仪、全自动洗衣机、电子秤、自动售货机、家用智能装置等。 设计的内容需包括:机械系统的设计;执行元件的计算与选择;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选择、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的设计;传感检测的选择与电路的设计等,根据专业性质的差异,可以适当调整相应部分设计工作量。 本次设计任务是CNC二维工作台的设计,主要包括:机械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控制电机的计算与选择、驱动器的选择与接线图的设计。 1.3 课程设计的原
3、始数据 试设计一个用于在水平面内(XOY平面)进行切割的CNC二维工作平台。切割刀位于Y方向工作台上面,其受力点(X、Y方向的轴向载荷)到Y方向丝杠轴心线的距离为100mm。其它参数见下表: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2.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 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2.3 总体设计方案 通过对对象工作特点研究,发现研究对象运动规律和运动参数,提出对设计系统的要求,然后制定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是对机器的总体布局和全局的安排。总体设计是否合理将对后面的设计产生重大影响,也将影响机器的尺寸大小、性能、功能和设计质量。所以,在总体设计时应多花时间、考虑清楚,以减少
4、返工现象。在总体设计方案中,需要明确设备设计思想,主要组成,完成的功能,使用工作原理图或框图说明工作原理。 2.4 设计对象的组成、结构、特点 2.4.1 CNC工作台的组成 CNC二维工作台主要是由工作台滑板(滑块)、直线移动导轨、螺旋传动(丝杠)机构、驱动电机、控制装置、位移检测器和机体(机座)组成。如图3所示。2.4.2 CNC工作台的结构 1)按电机与机座、工作台滑板的相对位置分为三种 第一种:驱动电机与X向(或Y向)工作台滑板连成一体。这种型式简单,但造成低层驱动重量大,电机振动会影响工作台的精度,它适用于低速传动。 第二种:下层电机不与工作台联成一体,而是装在机座上,上层电动机则与
5、工作台滑板连在一起。这种型式结构复杂,但是减少了下层电机的驱动重量,适用于中、高速传动,应用较广。 第三种:将全部电机放在机座上,电机通过一套较长的传动装置驱动工作台移动,这样的结果虽然减轻了下层工作台的承载重量和电机振动的影响,但却影响了传动系统的刚度和运动速度的提高。 2)按执行器(工作台)在空间的位移方向分为两种 可分为卧式工作台和立式工作台。 卧式工作台:执行器在XOY平面内运动,即X、Y方向的丝杠均布置在水平面内。这种结构能承受大的载荷,而且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稳定,定位精度高; 立式工作台:执行器在XOZ平面内运动,即一个方向的丝杠布置在水平面内,而另一个丝杠布置在铅垂面内。这种结
6、构的缺点是Z方向的丝杠及导轨支承的刚度低,所以承载能力小。 本指导书主要以卧式工作台为例来介绍CNC工作台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2.4.3 CNC工作台的特性 1)静态性能: 工作台的几何精度:它包括XY工作台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性、垂直平面直线性、X方向与Y(Z)方向的垂直度、XY(Z)方向的反向间隙和反向精度以及工作台面与运动平面间的不平行性。系统的静刚度:工作台传动系统受重力、摩擦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相应变形,其比值称为静刚度。 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指步进电机每走一步(发一个脉冲)工作台沿丝杠轴向方向所能产生的位移大小,一般为几m几十m。 2)动态性能.包括工作台系统的振动特性和固有频率
7、,速度和加速度特性,负载特性,系统的稳定性等。第三章 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3.1 机械系统常用机构的选用与设计 机械系统包括机架、导轨、传动机构、移动机构、减速机构等。 通过对研究对象工作特点的研究,发现研究对象运动规律和运动参数,提出该机械系统所采用的机构,并提出机械系统设计的要求,然后制定机械系统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是对机械系统总体布局和全局的安排,考虑执行元件、检测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安装与布局。 如: CNC二维工作平台的结构类型确定,根据已知传动方案,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常见的结构有: (1)电机与滑动工作台联成一体 (2)下层电机固定在机座上,上层电动机固定在工作台滑板上 (3)全
8、部电机放在机座上 根据前面CNC的工作结构三种型式的介绍,对于卧式工作台(以下均以卧式工作台作为例进行设计介绍,不再说明)我们初步选择下层电机固定在机座上,上层电动机固定在工作台滑板上的结构(即选择第二种类型)。此结构适合低速运动。当速度较高时,也可以选择下层电机固定在机座上,上层电动机固定在工作台滑板上。第三种一般用于特殊的场合。 注:要求绘制装配图(二维或三维),所用构件应进行计算,包括轴、轴承、齿轮、带等。3.2 传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3.2.1 螺旋传动机构设计 CNC二维工作平台传动方案有两类: 1) 按丝杠与螺母的相对运动来分,传动方案可分为四种。 (1)丝杠转动,螺母移动; (2
9、)螺母转动,丝杠移动; (3)螺母固定,丝杠转动、移动; (4)丝杠固定,螺母转动、移动;详见张建民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P25 。例如对于卧式和立式工作台我们这里均选择第1种方案,即丝杠转动,螺母移动。 2) 按摩擦性质不同分类,传动方案可分为滑动螺旋传动和滚动螺旋传动两种: (1)滑动丝杠螺母机构(滑动螺旋传动) 滑动丝杠螺母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螺纹导程小,降速比大,牵引力大等优点。其缺点是摩擦阻力大,传动效率低,螺纹中有侧向间隙,故反向有空行程。由于动静摩擦差别大,低速时可能出现爬行现象。 (2)滚珠丝杠螺母机构(滚动螺旋传动) 滚珠丝杠就是在具有螺旋滚道的丝杠和螺母间
10、充满滚珠。这些滚珠作为中间传动件,在螺母闭合的回路中循环滚动,使丝杠螺母副的运动由滑动变成滚动,以减小摩擦。滚珠丝杠的传动效率很高,当双螺母预紧后,轴向刚度好,传动副爬行小,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启动转矩小,传动灵敏,同步性好。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较困难,价格昂贵,以及不能自锁。 根据CNC二维工作平台的要求,参看两种传动的特点,例如对于卧式CNC我们设计选择滚珠丝杠螺母传动。由于滚珠丝杠螺母机构不具有自锁性,故应增加电磁制动装置,以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 3.2.1.1螺旋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1)滑动摩擦螺旋传动的设计与计算(略) 2)滚珠丝杠副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3.2.2 减速器的设计(略)
11、参阅机械零件设计3.2.3 带的传动设计与计算 3.2.3.1 带传动的种类 1)按工作原理分: (1)摩擦型带传动: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2)啮合型带传动:靠带与带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2)摩擦型带传动 借助于带和带轮之间的摩擦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分为: (1)平带:结构简单,传动中心距大; (2) V带:应用广泛,带的侧面为工作面,承载能力 大,传递功率高,标准化程度高,传动比大等; (3)圆形带:少用; (4)多楔带:相当于平带和V带组合结构,运转平稳,尺寸小,传递功率大,结构紧凑。 3)特点 (1) 传动带具有挠性和弹性,可吸收振动和缓和冲击,使传动平稳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