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第四章表面粗糙度及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表面粗糙度及检测.(3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四章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目的: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意义及表示方法,为选用表面粗糙度打下基础。 内容:(1)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实质及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的含义及应用场合;(3)初步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正确选用,能在图样上正确标注;(4)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学习要点:学习要点:5.1 概念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第四章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5.1.1 表面特征的意义3类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轮廓波纹度轮廓宏观形状轮廓实际表面轮廓零件表面几何形状误差及其组成成份5.1 概念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5.1.2 表面粗糙粗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1)对配合性质的影响(2)对耐磨性
2、的影响(3)对工作精度的影响(4)对疲劳强度的影响(5)对抗腐蚀性能的影响5.1.3 表面波纹度对零部件性能的影响(1)对耐磨性及配合的影响(2)对密封性的影响(3)对零件振动和噪音的影响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1 一般术语及定义(1)表面轮廓指一个指定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它是评定表面结构首先要确定的研究对象。 经加工获得的零件表面的粗糙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需要进行测量和评定。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1 一般术语及定义(续)(2)轮廓滤波器把轮廓分成长波和短波成分的滤波器。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1 一般术语及定义(续)(3)取样长度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的不规
3、则特征的X 轴方向上的长度,即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规定的一段基准线长度,它至少包含5 个以上轮廓峰和谷。中线lnlrlrlrlrlr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1 一般术语及定义(续)(4)评定长度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它包含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在一般情况下以五个取样长度为一个评定长度 。中线lnlrlrlrlrlr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1 一般术语及定义(续)(5)中线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并划分轮廓的基准线。包括轮廓最小二乘中线和轮廓算术平均中线 轮廓算术平均中线指在取样长度内,划分实际轮廓为上、下两部分,且使上下两部分面积相等的线。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
4、2.1 一般术语及定义(续)轮廓最小二乘中线指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线上各点轮廓偏距 Z i的平方和为最小的线lrZi最小二乘中线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2 几何参数(1)轮廓峰指被评定轮廓上连接轮廓与X轴两相邻交点的向外的轮廓部分。最高点轮廓峰高Zp (2)轮廓谷指被评定轮廓上连接轮廓与X轴两相邻交点的向内的轮廓部分。最低点轮廓谷深Zv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2 几何参数(续)(3)轮廓单元指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组合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3 评定参数1. 幅度参数(峰和谷)(1)最大轮廓峰高Rp(2)最大轮廓峰深Rv(3)轮廓最大高度RzRz=Rp+Rv5.2
5、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3 评定参数(续)2. 幅度参数(峰和谷)(4)轮廓单元的平均高度 Rc 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元高度Zt的平均值(5)轮廓的总高度 Rt 在评定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与最大轮廓谷深之和RtRz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2. 幅度参数(纵坐标平均值)(1)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 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aZxZnZiZ1Z2dxxZlrRalr0)(1niiZnRa11近似5.2.3 评定参数(续)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2. 幅度参数(纵坐标平均值)(2)轮廓的均方根偏差Rq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的均方根值 lrxXZlr0
6、2d)(1Rq (3)轮廓的偏斜度Rsk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三次方的平均值与Rq的三次方的比值。 lrxxZlrRq03d)(131Rsk= (4)轮廓的陡度Rku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四次方的平均值与Rq的四次方的比值。 lrxxZlrRq04d)(141Rku= 5.2.3 评定参数(续)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3 评定参数(续)3. 间距参数间距参数用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衡量。所谓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元宽度Xs的平均值miiXsm11Rsm Xs6Xs5Xs4Xs3Xs2Xs1lr中线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